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但提起理财,很多月光族第一反应就是:赚的钱刚够过日子,哪还有钱理财啊!对于害怕去接触理财的人来说,理财似乎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
很多人总习惯在还没开始做一件事之前就去否定自己,还没有开始了解,就认为理财产品投资门槛太高。这是因为本身对理财的概念,就有错误。
从民间出现了炒股热潮一直到现在,很多人都在“割肉”、“被套”的学费中意识到了股票是一个高风险产品。的确,投资股市会面临经济周期、公司经营、通货膨胀以及政策带来的风险。
所以在互金流行之前,很多人眼里,理财=炒股、炒房、贵金属原油等等,带着一种赌博心态。所以在做风险测试的时候,这类人不能给自己做出正确的评测结果,导致最后心态无法放平,损失惨重。
过了几年,民间的理财投资风向转为购房,但想要购房,首付随随便便几十上百万。就算省吃俭用凑齐了首付,之后迎接你的就是漫漫月供路。
再加上国家对于房产行业越来越严格的政策管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9)第16号公告,公告中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房贷利率即将上涨,各大银行的放贷额度急剧缩减,征信门槛越来越高,炒房时代也一去不复返。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9)第16号公告
再比如还有一些其他高风险产品,比如外汇投资。外汇市场风险在于,24小时运转且没有涨跌幅限制,所以波动幅度可能非常剧烈。且外汇的走势受众多因素影响,没有人能确切地判断汇率的走势。再加上外汇保证金交易采用的高资金杆杆模式,很容易超出提前设置的止损线。
除了对理财产品的陌生,还有很多没有理财的人一直认为自己还没有足够多的财富积累,殊不知理财其实是一种保值方法,也是一种生财好习惯。
女生小刘22岁,大学刚毕业,生活在三线城市,毕业后顺应父母的意愿参加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公务员,月薪3000。
小刘虽然没有在大城市生活租房的压力,但是22岁正是交朋友,爱打扮,爱玩的年纪,周末和闺蜜出去喝个下午茶,看看电影,逛逛街,买买护肤品,小刘一个月3000的工资远远不够,还需要依靠父母每个月救济。小刘看着身边的朋友们都已经经济独立,不再需要父母的帮助,觉得自己不能一直这样下去,于是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严格的“存钱+省钱”计划。
1.每月存钱:
开一个固定账户,发工资的第一时间转1000到固定账户存起来。
2.不点外卖:
一分外卖随随便便就20-30元,小刘开始每天带饭去上班,自己家里做的饭,不仅干净卫生还是妈妈的味道。
3.定期囤日用品和生活必需品:
比如卷纸,洗衣液,洗发水之类的,这些东西等打折时在网上多囤一些货,不要等着没有了火急火燎去超市买,在网上买还会有很多小样,赠品,优惠。
4.关于化妆品:
不跟风,今天这个网红推荐了口红买了,明天另外的网红又安利了那个粉底液也买了,其实真的可以用完的很少很少。
5.区分适合网购和专柜买的衣服:
比如一些打底,袜子,衬衫这种就可以选择网购;大衣,西装,鞋这些就可以去专柜购买。
6.做一些兼职:
小刘利用平时周末和下班的时间,会兼职挣一些外块。
现在小刘已经不再依靠父母,并且固定账户的存款慢慢累积,小刘也会购买一些银行短期定存,简单的理财产品,让闲置资金流动起来。
其实理财并没有所谓的门槛,月入3000元照样能理好财。所以说!掌握正确的理财方法,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才是理财的真正门槛。
理财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增加自己的固定收入,克制冲动消费,有良好的储蓄投资习惯,慢慢了解更多金融知识。不管是有钱人还是普通上班族,都要未雨绸缪,用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规划人生。
对于理财小白,有以下几点理财建议:
1.不做高风险投资:
对打工一族来说,挣的起,亏不起。所以当自己对风险不确定的时候,不要轻易尝试做高风险的投资。
2.不断学理财知识:
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对理财的理解,在投资的时候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盲目跟风。
3.不能过于分散或者过于单一:
大家应该都听过“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一旦这个篮子漏了,那么所有的鸡蛋都有可能摔碎,所以要分散投资,分散风险。但资金过于分散,会让人打理起来非常费劲,而且放在那么多篮子里,你也不确定到底哪些篮子不会漏。
4.不能盲目追求高收益:
大家之所以会理财就是为了获取收益,并且都想尽可能拿到更高的收益,但是投资理财不能光看收益不顾风险,我们能看到很多理财骗局或者亏损的例子,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因为投资者盲目追求高收益所致。所以大家在投资前一定要分析风险,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