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财富调查:家庭人均财产超20万

2019-11-01   微笑书写青春

据经济日报发布的《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9》显示,

2018年我国家庭人均财产为208883元,比2017年的194332元增长了7.49%,增长速度高于人均GDP增速(6.1%)。城镇居民家庭房产净值占家庭人均财富的71.35%,农村居民家庭房产净值的占比为52.28%。93.03%的居民家庭拥有1套住房。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单一,依然集中于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占比接近九成。医疗、养老和子女教育等预防性需求是家庭储蓄的重要因素。超过六成受访者属于风险厌恶型。

调查报告中的数据,看着是涨了,但为何我们感觉不到富足,甚至是觉得自己拖后腿了呢?

01、国人的财富结构非常不合理

在我国居民家庭财产结构中房产占七成,其中城镇居民家庭房产净值占家庭人均财富的71.35%,而农村居民家庭房产净值占比为52.28%。可以说城镇居民家庭财产的构成更依赖于房产,但无论城乡房产都是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我们都知道房产是不动产,流动性差,当房产占据了大部分的家庭财富,我们手里可支配的钱就少了。手里没钱,自然没有富足感。

02、金融投资结构单一

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分布依然集中于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占比高达88%,接近九成。单一的金融资产结构不利于居民家庭平衡资产风险,而且难以实现保值增值。一个人要想有富足感,还要有被动收入,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睡后收入。对于一般人来说,被动收入主要就是理财。如果仅靠存钱的方式,财是越理越少的。

03、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并不高

除了财富之外,家庭如果能够承受高风险往往也会给人带来富足感。报告中,从风险态度自评和风险承受能力来看,持风险厌恶态度的居民占多数。风险承受能力低,顾此失彼,不能游刃有余地作出投资决策。在居民家庭以风险厌恶为主、具有较强风险规避动机的情况下,不难理解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呈现单一化特征。

从整体来看,当前中国人虽然有钱了,但离真正的富足还有一段路要走。对于不同的家庭来说,应当选择适合的资产配置方式,这样才能够适应家庭需要。

更多金融趋势分析、投资技巧讲解、理财知识,理财课程,请关注公众号“亚洲财经商学院”

想深入了解“股权投资项目”“固定收益投资项目”,可以私信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