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农村父母的养老金

2019-09-09   我的名字叫丑石

几年前,父母满60岁时,正好赶上国家发放第一拨养老金,母亲激动地给我打来电话:“闺女啊,俺和你爸可以一起领养老金啦,国家政策真是好啊,农民也可以领养老金了。”

也许他们这辈子都不会想到,在他们年老时可以像市里吃商品粮的工人一样有退休金。

在老家,不叫退休金,而是叫养老金。很多老人辛苦一辈子不停歇,就是为了给自己攒养老金,因为他们总是怕连累儿女。

最开始就60块钱,我心想:这么少,能够干什么啊?母亲却高兴得不行,她说:60块钱可以买一大袋面,有国家给这一袋面,我和你爸就永远饿不着。

她一说这话,自己眼泪差点掉下来,心想:母亲有三个孩子呢,好像她们老了我们不管她们一样。

父母一辈子的农民,从小就告诉我们,一定要跳出农门,上班挣工资,等老了国家给退休金,不干活国家也养着,可别做个农民,辛苦一辈子,到头来还是自己养自己。

小时候,在老家,最让人羡慕的老人是教师,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德高望重,而是他们每个月有退休金,生活无忧。

从小在农村长大,见过太多的兄弟姐妹为了父母养老问题吵架,他们一吵架甚至动手,引来全村人围观,最后还要叫上村干部才能解决。那时候穷,家家钱都是算计着花。关于父母养老,生病花多少钱,有些不懂事的孩子,他们总认为自己付出的多,把钱掰扯的一清二楚。

母亲有时也去看热闹,我也跟着她去,每次回来,母亲总要感慨一下:钱啊钱,你看看要是老人都有退休金,不伸手管孩子们要钱,也许就会好过点!儿女吵架最受罪的是老人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们会自责是自己无能没本事挣来钱拖累了儿女啊!

养老金是父母最羡慕别人的地方,他们总怕老了给自己儿女带来麻烦,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伸手换孩子要钱,一辈子舍不得吃穿依然热衷于攒钱。

父母在我们都成家之后,依然在农田上忙碌,农闲时父母还打零工,做手工编花。

自己回老家,看过他们做手工编花,那是纯手工,做一个几毛钱,母亲在那里手不停歇地做,我也饶有兴趣做几个,最后问起,一天能挣多少钱?母亲漫不经心的回答:二三十块钱吧。

“咋这么少啊?这么麻烦挣这么一点钱?”

母亲倒是乐乐呵呵:自己给自己攒点养老金,闲着也是闲着,等我和你爸都彻底干不动了就不干了,你们到时候就过来伺候伺候俺们就行,俺们手里有钱踏实,能攒点就多攒点。

几年前,我与姐姐买房需要钱,父母早早就和我们说,趁着年轻,赶紧把房子买了,也趁着他们手里攒着养老钱,还能帮衬我们。

父母给我们每个人拿来三万块钱,这对于他们来说是笔巨款,需要好几年才能攒下,因为种地一年到头刨去成本也就剩几千块钱。当自己攒够了钱还给父母时,父母说什么也不要。

我对父母说:你们的养老金我是不会要的,还给你们心里踏实,你们手里有钱儿女也放心。父母百般推脱才拿到手里。

我记不清多少次,父母把养老金看得特别重,在每次谈话时,他们总是有意无意聊起。每次兴奋告诉我,国家给的养老金又涨钱了,像个孩子一样。

前些日子回老家,和父母唠嗑,父亲说:自己一辈子种地,现在不错,身体硬朗,马上快70岁了,也许70岁以后就不种地了。

母亲在一边掰着手指头一边欣喜说道:我和你爸爸早就盘算好了,现在每个人每月领100多养老金,俩个人加起来一年有3000块钱,国家还给了土地补贴,到时候把家里这几亩地再租出去还有1000块钱,一共4000多块钱就够我们老两口零花了。房前屋后在种一些蔬菜,俺们也不用买菜……

一旁的我静静看着他们,看着父母早已经花白的头发与微驼的背。一时却不知该如何和他们说,只能拼命笑着,点头……

父亲与母亲不知多少次都在盘算着他们的养老生活,总是怕给他们儿女带来任何负担,总想着能多给予孩子,从来没有想到任何索取与回报。

父母始终关心着国家政策与新闻:土地三十年承包制不变,农村养老金上调,农村医疗保险报销……关于农村改革的新闻他们会研究很久。他们庆幸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有了养老金,解决了他们很多后顾之忧。

农村父母的养老金,也是所有儿女的牵挂与祝福,希望我们每个人的父母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