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历史与心理现象|心理咨询

2020-04-10     心之爱心理咨询


  • 早在公元前2600年前,古埃及文献中就出现了抑郁症这一术语。在公元前4世纪,抑郁症和躁狂曾被希波克拉底描述过。在他的抑郁症概念中包括躁狂和抑郁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公元1世纪,古希腊的内科医生Aretaeus 观察到躁狂与抑郁症状有时会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由此推测,它们可能属于同一种疾病。到了公元6世纪时,Trallianus 提出,躁狂是抑郁发展到狂乱的状态,是抑郁的严重阶段。
  • 实际上,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感到哀伤、沮丧、悲观甚至是绝望。抑郁情绪本身不足以使心境障碍诊断成立。与此相反,在遇到悲哀的生活事件后能够尽快地从抑郁状态中走出来,生活没有受到过度的困扰,那就不需要寻求干预。

    情绪本身并没有正常或异常之分,可以说,抑郁、恐惧等情绪是负性的,高兴等情绪是正性的。但不能就此认为负性情绪就是异常的。抑郁的积极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抑郁症的历史与心理现象|心理咨询


    轻度的抑郁从长期来看有适应性的功能

    抑郁可以使人面对一些平常试图避开的思想和感受。

    因此,抑郁应该和其它负性情绪一样,是从正常到异常的一个连续体,而且在正常和异常之间没有绝对界限。大体上当抑郁达到了某一特定的严重程度,严重影响到了人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时,我们说这是异常的,需要治疗的。但这种界限有时连有经验的精神科医师和临床心理学家也不能完全区分清楚。科学和严格的区分需要临床医生通过临床观察、病史采集、精神检查,根据统一诊断标准才能做出。



    在全世界范围,有3.4亿抑郁症患者,在全世界的十大疾病中,抑郁症排到第五位,预计到2020年它将跃升到第二位。在世界上十种致残或使人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疾病中,有五种是精神病,它是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酗酒和强迫性神经症。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调查了9500名从都市和乡村随机挑选出来的被测试者,预了解在他们一生中发生了多少次严重的抑郁。结果发现:在20——25岁人群中,5%-6%至少有一次发作,在25-44岁人群中为8%-9%。也就是说一个人活得越久,发生抑郁的机会越多。但在70岁以上的人群中,抑郁症的发生率只有1%。



    抑郁症对人的劳动能力的损害也日益得到重视,经历了一次或多次的抑郁发作,期间没有躁狂发作,被称为抑郁症,它也被称之为单相障碍。这种疾病是最严重的心理障碍之一。它的发病率很高,在美国,一年中的任何一个月,其男性发病率为4%,女性为6%,终生患病率大约是17%。抑郁症的另一个特点是容易复发,大约80%的病人(包括抑郁症、恶劣心境和坏性心境障碍)会在经历了第一次发作的一年内经历第二次发作:大约15%的抑郁症会转为慢性,即病程长达2年,在被送进精神病住院治疗的病人中,抑郁症仅次于精神分裂症,排在第二位。



    其中独居和离婚的人对抑郁症具有更高的易患性,而女性的抑郁症患病率较男性高1.5倍——3倍。研究发现从激素差异到妇女的社会角色的改变来试图解释这种现象。其中一种理论认为,差异的原因在于男性与女性对抑郁心境的反应不同。当女性情绪低落时,她们趋向于关注自己的抑郁情绪,思考为什么自己会抑郁,抑郁会怎样发展。而男性则采取相反的方式,他们会试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有证据表明,对抑郁症状的关注会延长病程,而忽视它则会减轻抑郁,因此女性会出现更长更严重的抑郁。


    曾经我认为抑郁症的易患性与年龄有关,中年人和老人是高发人群。现在看来,易患性最高的人群是青年人。抑郁症的女性高发期是15-19岁,男性是25-29岁,并且在人生的第一阶段都会发生抑郁症,甚至包括婴儿期。



    一般认为大约50%的抑郁症病人的第一次发病也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发病,但也有专家认为这样的说法并不可靠,因为所作的随访研究不够充分。


    授权转载自:治愈系创伤心理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aCca3EBrZ4kL1ViePg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