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一趟自我觉醒的旅程|心理咨询

2020-03-30     心之爱心理咨询

从唱着“Some day my prince will come”的白雪公主,到无需王子也能抵达自我的Elsa,迪士尼公主已在世界舞台上活跃八十余年。

花木兰,是其中唯一的中国公主。

电影《花木兰》主题曲《Loyal Brave True》

3月10日,真人版《花木兰》举行全球首映。1998年唱响《Reflection》的Christina Aguilera,再次演唱了《花木兰》全新主题曲《Loyal Brave True》。

跨越22年,“自我觉醒”与“自我实现”仍是主题曲坚持传达的概念。

预告片中,花木兰父母为花木兰择婿婚配,媒人教育花木兰女德:一位好妻子需要有四种品质——“娴静,沉着,淑雅,守礼”。孝顺的女儿、优秀的妻子、贤慧的母亲,花木兰身上被封建父权社会强加着难以摆脱的性别身份。

父亲告诉花木兰:“这对我们家族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她对着镜头留下一句:“我会为家族带来荣耀”。

电影《花木兰》

替父从军,不止于孝。

22年前动画版中花木兰对镜自省的一幕已成经典,她思考自己决定替父从军的动机:也许我并不是为了父亲,我这么做也许只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每当我看到镜子,就觉得对得起我自己”。花木兰终于从自我认知的困惑中解脱出来。

后面的故事我们再熟悉不过: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经受了种种考验。利用自我内在的力量,接纳自己真正的潜能,经历了一场一场史诗般的旅程——女孩成为战士,战士成为领袖,最终领袖成为了英雄。

她兑现了诺言,用她自己的方式为家族带来了荣耀。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和觉醒的电影,花木兰突破女性身份的桎梏,勇敢投身于时代的宏大命题之中。

电影《花木兰》

而关于女性的觉醒,无数文学作品中的情节都在现实世界真实上演着。

去年12月18日,日本备受关注的性侵案正式判决——伊藤诗织胜诉,前后历经4年的案件,终于有了结果。

2015年,伊藤诗织就工作签证问题与当时TBS电视台华盛顿分局长、首相晋三传记作者山口敬之相约进餐会谈,却遭对方性侵。之后的一年,面对媒体、社会、司法的重重壁垒,伊藤诗织不断诉诸法律。

“在日本,女性公开承认遭受性侵不可想象,我并非勇敢,只是别无选择。”

——伊藤诗织

BBC纪录片《日本之耻》-伊藤诗织

在亚洲文化中,女性接受的教育更容易让她们将一些道德层面的东西放在前置位,例如公开被侵犯的羞耻感优先于受侵犯本身。伊藤诗织是日本首位公开长相和姓名控诉性侵的女性,从迷茫无助,到勇敢发声,以坚韧之姿打破了日本队与性侵话题的沉默。

2017年6月,110年不曾改动的日本刑法中有关强奸罪的部分也被修订:更改了两项罪名,男性受到的性侵害也被承认,并增加起刑点。在此之前,日本强奸罪的起刑点比盗窃罪还要低。

同年,支持性犯罪受害者全国性的基金会成立。

伊藤诗织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写进了《黑箱》一书,这是女性的力量,也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这番觉醒的力量足以拨动社会的命脉。

BBC纪录片《日本之耻》-伊藤诗织

3月初联合国妇女署发布题为《北京之后的25年,回顾妇女权益》的报告显示:近20%的妇女在一年内遭受过伴侣施暴;全球目前约有1.9亿妇女希望能够避孕却无法获取计生用品。

联合国妇女署发布的另一份名为《2019-2020年世界妇女进展:变动世界中的家庭》的报告则显示:绝大多数单亲家庭(占家庭总数的8%)都是由女性主导的,她们经常要努力在带薪工作、育儿和无薪家务之间取得平衡;有约30亿妇女和女童生活在对“婚内强奸”不会明确定罪的国家;在五分之一的国家,其女童无法享受与男童相同的继承权;有19个国家,法律规定妇女要服从她们的丈夫;在发展中国家,约有三分之一的已婚妇女表示,她们对自己的医疗保健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发言权......

女性的自我牺牲与自我实现,不仅是历史和公共叙事对女性的埋没,更是在家庭的亲密关系中,每个人对女性的忽视。

作家玛莎·巴塔莉娅在《我的隐藏人生》讲述了上世纪三十四年代的巴西,尤莉迪丝和吉达这对姐妹面对社会传统的桎梏,仍一生追寻自我的故事。

如同马丁.路德.金在美国民权运动时所说:“我们一定要挺直腰杆,为自由而战。没有人可以骑着你,除非你自己弯下腰”。惟有女性自身才能成为克服内在性的主体,主动谋求自身解放则尤为重要。

于尤莉迪丝而言,婚姻只是特定阶段的任务,尤莉迪丝真正向往的是环游世界,吹奏竖笛;进工程系深造,天天和数字打交道;把父母的果蔬店改造成杂货店,再努力做到特许经销商,最后扩张为大型集团企业……

婚后的尤莉迪丝通过烹饪、创作、做衣服找回对生活的热情,在照顾家庭的妻子与母亲这两个身份之前,她找回了重要的——尤莉迪丝自己

小说改编电影《看不见的女人》

3.8妇女节当天,中国格斗运动员张伟丽成功卫冕UFC女子草量级冠军,随后被不少网友提名为最适合演花木兰的女性。

花木兰征服了以男性为主导的战场,张伟丽在八角笼中央释放女性力量。追求个性解放,实现自我价值,是张伟丽与花木兰跨越千年的相似性。

张伟丽12岁进入武术学院学武,拿到全省散打冠军却因伤退役。退役后的她,做过酒店前台、幼师等多种工作,因格斗梦想又重回擂台。

这样的人生轨迹与传统观念中对女孩“理想人生”的期待相差甚远,但张伟丽认为:女性不应该被定义。

我觉得女性可以做很多事情,而且我觉得女性不能被定义为是什么样。假如说女性就应该温柔,就应该相夫教子,到一定年龄就应该结婚生子,就应该怎么样,就像我现在做的职业一样,也可以在这种男性林立的拳台里面去做很好,而且也得到了大家认可。所以我觉得女性不应该被定义,就是她可以有很多面,她可以是温柔。

——张伟丽

女性能够绽放在任何领域,如果你愿意继续战斗;女性的力量足以打碎每一块天花板,如果你愿意继续战斗。

张伟丽成功卫冕UFC冠军

花木兰的故事自北魏时期传诵至今,延续千年依然熠熠闪光。影视文学作品通过自由、独立、勇于抗争的个体形象,鼓励更广泛的女性群体寻找自我、勇敢生活。

今天我们谈论女性觉醒的力量,仍然是希望以此带给你力量:“若你感到绝望,请记住此间的洪流。”

正如去年夏天Nike为美国女足推出的短片《Never Stop Winning》所言:“我们将继续战斗,不仅要创造历史,而且要永远改变它,This team wins ,Everyone wins。

来源:公众号“言几又文化”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f3XLnEBfwtFQPkdYWJ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