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溪村,位于江西金溪县双塘镇,其古称莲溪里,在村西边依然保留有古代“莲溪里”券拱门坊,遥对青山,恰如一道天然屏障。《金溪县地名志》载:“莲溪,处双塘岗西偏南2公里的双陈河西南畔象山脚下。44户,247人。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周氏由本邑麻山周家迁此。因村边溪中盛长莲藕,故名。”如今村庄主要有胡、周、王三姓聚族而居,以巷道为界将莲溪里分成三个板块,西边为胡家,中间为周家,东边为王家。
莲溪里
姑媳节孝牌坊
双龙戏珠、丹阳双凤、鱼龙变化、海水瑞兽、人物场景等石雕
在距离“莲溪里”门坊右侧不远的地方有一处牌坊遗址,仅剩四根石柱和额枋,字板等构件不知去向,双面均有雕刻图案,诸如双龙戏珠、丹阳双凤、鱼龙变化、海水瑞兽、人物场景等,虽然残缺亦是精美之作。有学者研究表示这是一座姑媳节孝牌坊。同治《金溪县志·卷二十九之五·节孝》载:“九都……国朝……两吴氏,莲溪周孟祥妻年十九归,二十五而孟祥死。子伯谦甫一龄,备历荼苦,抚孤成立,娶妇吴氏,生一孙而伯谦殁,妇年二十一,姑媳茕茕孑立,苦节数十年,闻者钦叹。乾隆十年。旌表建坊。”
莲溪胡家门楼
胡家
从“莲溪里”门坊往东行不远则是胡家门楼,外立面造型为四柱三间贴墙式牌坊,大气洁简,穿过门楼有一水塘,赣派风格民居面水而建,由于这些民居早己无人居住,水塘年久未加清理,已是杂草丛生淤塞。
山辉川媚
莲溪周家门楼
旗杆石群
六边形旗杆石
胡家东边是周家,亦有门楼作为界面标志,其正面为三间开的门廊,檐柱对联曰:宗侍姬旦,学绍濂溪。濂溪是指周敦颐,表明莲溪周氏与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同宗同源,现在村中仍保留爱莲书院,“爱莲”一词亦是出自周敦颐《爱莲说》。爱莲书院位于村南,其侧有一座荒废宅院门匾题刻“芝兰启秀”四字,前款为“顺兴兄台雅属”,落款“丁亥仲春吴达垒书”。《金溪县地名志》载: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周氏由本邑麻山周家迁此。在门楼前有为周翔凤而立的三座旗杆石,分别刻有“已丑恩科举人”、“庚寅恩科进士”、“钦点内阁中书”,尤其是“钦点内阁中书”旗杆石造型独特罕见,由六块长方形石板围成的六边型柱体,上盖由两块石板拼接而成的六边形,中间设有圆孔用于插旗杆。据载,周翔凤(1864-1910),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科三甲34名进士。光绪二十五年四月补授内阁中书,同年遵新海防例,捐同知,分派四川,次年二月到省。二十九年三月任叙永直隶厅同知。三十年三月,以“年强才裕,于洋务番情均称熟悉”调补雅州府靖西关同知。三十二年任参议,为驻藏大臣张荫棠僚属,主管文牍。紧邻门楼的左侧是“山辉川媚”宅,从其内部抬梁式结构来看,原为祠堂之类建筑,其侧券拱门内有周氏家庙遗址,三门均已封堵。
青石板街巷
赣派民居
劵拱门
土坯房
院落
鱼池花架
青石板墙裙
如意纹饰石雕花窗
从周家门楼入内,巷道均是由2米长石板铺列,至今仍十分平整,有一道券拱门上刻“瑞霭里门”,在巷道两侧排列十余栋赣派风格建筑,莲溪周家建筑组团规模最大,品质最高,种类最齐,如在村北斜坡上残留由高达七层石板砌筑而成的石屋遗址。另有一宅院内天井位置用栏杆围成四方形鱼池,中间设置高低两排花台,栏板双面均有雕刻纹样,亦是不多见,让人叹为观止。
莲溪王家三槐第门楼
在莲溪最东边有“三槐第”门楼则是王家,三槐为王氏堂号,故称三槐王。
总之,莲溪曾经的辉煌是你无法想象的,虽然如今目之所及皆是残垣断壁、人去楼空的景象,但至少还能看见赣派建筑文化在此艰难地传承,尚未到最不堪的拆除或新建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