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步枪重新现身 或表明国产新枪列装已经提速

2019-11-07   小飞猪的防务观察

81-1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

近日一张图片引起外界注意,国产81-1自动步枪重出江湖。由于81-1自动步枪早就退出现役,所以外界普遍推测81-1自动步枪应该只是一个过渡,为国产新一代自动步枪装备打好基础。

81自动步枪是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研制国产自动步枪,当时部队主要装备56系列步枪,它的性能已经落后,新一代小口径步枪研制短期内无法画上句号,所以有关单位研制一种过渡性步枪,换下56系列步枪,为部队装备补充新鲜血液。这就是81式自动步枪,该枪1981年设计定型,1983年装备部队,成为我军80、90年代主力步枪。

81自动步枪采用了短行程导气活塞自动原理

AK-47是长行程导气活塞原理,精度不如81自动步枪

尽管从外形上来看,81自动步枪与AK-47看起来非常相像,考虑到制造工艺、勤务保障等方面因素,81自动步枪仍然保留了后者下机匣结构。不过技术人员也进行了创新和探索。81自动步枪采用了短行程导气活塞原理,并且可以进行气体调节,而AK-47采用长行程导气活塞方式,不能进行气体调节。短行程导气活塞与长行程导气活塞相比,活塞行程小,重量轻,动能低,有利于减少射击振动,提高射击精度,实际运用也表明81自动步枪射击精度明显优于AK-47,达到了预期目标。

95步枪优势并没有想像那么大

不过81自动步枪只是一种过渡型装备,仍然发射国产7.62毫米枪弹。而上世纪70年代中国相关单位就确定发展小口径步枪,上世纪90年代国产95自动步枪研制成功,它是第一代国产小口径步枪。考虑到部队机械化建设,95自动步枪用了无托结构来降低全枪长度,以便适合载车携行。进新世纪95步枪全面替代了81自动步枪。不过从实用情况来看,部队发现无托步枪似乎并没有显现出预期优势,缺点倒是非常明显。实际上新世纪无托枪发展也陷入低谷,许多原来装备无托枪的国家和地区也改弦易辙,重新装备有托枪。加上95步枪研制年代较早,对于模块化、扩展性等要求不够,发展潜力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有关单位又新一代国产步枪。

国产新一代步枪已经重返有托结构

新一代国产步枪最大特点就是摈弃了无托结构,重新回归有托结构。为了便于乘车携行,它采用了可收缩枪托,以减少全枪长度。在自动原理方面,新一代国产步枪应该保留了81自动步枪短行程导气活塞方式,还采用了精锻枪管等技术提高精度。新一代国产步枪还将模块化、扩展性放在重要位置来考虑,为此采用了上下机匣结构,上机匣布置有全长战术导轨,可以方便安装瞄准镜等战术附件,护木下方和两侧也可以根据需要加装战术导轨,以进一步提高模拟化和扩展性。

由于新一代国产步枪采用了有托结构,它的战术动作与无托步枪存在一定区别。由于95自动步枪装备部队已经超过20年,部队官兵已经习惯采用无托步枪,战术动作也是根据无托步枪特点制订的。这样就必要让官兵再次熟悉有托枪,重新制订战术动作,为新一代国产步枪列装积累经验,打好基础,所以我们看到81-1步枪退役近20年之后,又重新回到人们视野之中。

因此81自动步枪重新回归,让官兵能够提前熟悉有托步枪

此前有消息说我军特战部队已经用新一代国产步枪替代了95自动步枪,开启了95自动步枪退役序幕,现在野战部队换装81-1自动步枪,标志新一代国产步枪列装工作正在提速,95自动步枪即将功成身退,离开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