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挡的风携湖音唤(童年往事之十二)

2021-01-21   奎先达坂西

原标题:难挡的风携湖音唤(童年往事之十二)

作者/牟维列

二姑父在县城供销社工作,为省下每天来回车费钱,每个星期只回家一趟。二姑天不亮就在饭棚里蒸干粮,待到日头爬上天,蒸好的干粮摆在桌上晾着。吃着饭的姑父说:编完这十几领席,就让咱爹回永安,他人在这儿心挂着家。

二姑应着往包袱布上拾干粮,爷爷说不着忙,再有两天就编完。赶早班车的姑父,挎上沉甸甸的包袱,叫了声爹,说着俺走了。送到院门口的二姑说别省着吃,不够去食堂买,从嘴里省不出几个钱。望着姑父远去的背影,每次回来见他都这么瘦,可干起活却有使不完的劲。身旁的表弟庆幸地笑了,他又躲过一顿揍。

吃饭时,二姑严肃地说着谁也不能出院子,就在天井里玩,热了回屋。你爹留的作业做了吗?表弟低头吃饭不吭声。其实二姑最明白,指定没抄几行字。姑父虽是个初小,也是在几天私塾的基础上再入小学,接受的教育旧少新多。听奶奶讲,你二姑父的心气高着呢。他想把狄华送进高小,毕业后能吃上公家粮,拿工资。狄华这种达从一落地,算命先生就说这种大了有出息,天门亮痦生,官位不大孝父母。

自知得到母亲护佑的表弟,听话地吃完饭回了屋。从橱里拿出姑父留给他的作业,照着笨拙地写。那笔中的字划和俺一样,歪歪扭扭,只不过写得比俺还吃力。表弟还没上学,俺已小学二年级。一个字重复写,半张方格纸没写完,就央求俺替他写。

白露妹见俺要替他写,喊着娘欲出屋,吓得表弟一把抢过铅笔,嘴里嘟囔着喂不熟的一撮蓝(家鹅脖颈上有一撮蓝毛)。

树荫下,爷爷和二姑各编一领席,边编边聊拖坯盖房的事。白露妹坐在门槛上,时不时回头看看他哥,是在做作业还是偷着玩,俨然成了二姑的眼睛。俺骑在凳子上,看着二姑和爷爷编席,听着他爷儿俩唠盖房材料的事。

爷爷编席是老手。一条条席子,在他双手指操作下,不一会就编好尺把长一段。眼瞅爷爷身旁的席子捆在渐渐缩小,俺从几条湿麻袋盖着的山里,拖出捆席子,爷爷夸俺有眼力劲。爷爷说过,席子泡软了才好用,半干不湿,不仅不好用,还会弄断席子。断了的席子不能编,费工又瞎材料,还得重新泡芦苇削苇瓤。断了的席子,只能编成篮子、锅盖垫,签子。

又一捆席子用完,二姑刚好也用完。俺两只手各拖捆席子,虽只有几米远,却有意停下来,只为让腾出手的爷爷,歇歇吸袋烟。

爷爷说,天刚放亮,就在院外走了一遭,拖坯的土蛮够用。过几天,白露她爹从县城回来,让他趁着天好,抓紧把坯拖完。晾干的坯不能过冬,过了冬的坯就没有劲。最好小暑里打好房地基,大暑十五天里把房子盖好,里外墙挂上白泥灰,干透后的房子不怕风吹雨打。留下门和窗,来年小麦返青后,再请木工师傅做好安装上。

俺也这么想。眼下房梁和椽子还缺不少,幸亏您来了。这几十领席,一个曹王集就能卖完,再说还有点积储,买梁和椽子的钱就凑够了。缺就缺房顶上的麦桔梗,没有它,盖好的房子还是漏着天。早就给你准备好,上梁前,指定送过来。

爷儿俩说着编着,俺听着看着,见谁的席子快用完,就拖一捆接上。没编好的席压着编好的,一上午摞了两寸多高。爷爷仍在编着,二姑按着腰慢慢站起,朝饭棚走去。俺怕席子风干了不能用,便拖起几条麻袋到水塘里淹透,湿漉漉地盖在席子上。

二姑做好晌午饭,连喊加催的让俺三个孩子出来吃饭,洗过手的爷爷正在桌前吸着烟。吃着饭,二姑问表弟作业写了多少,满嘴菜窝窝的他说不清话,边吭边伸出三个手指头。

爷爷看着笑,白露妹欲语又止,俺隔着桌上的饭菜,疑惑地看着他,他却朝俺挤挤眼。你甭挤眼,三张也有一半是瞎话,糊弄娘不识数。今儿写不完十张,等你爹回来,连同你去西塘下鱼篓,和到湖里捉鱼,一块端给他。

表弟紧忙央求二姑,承诺下晌一定写完。收拾碗筷时,二姑又发话,俺表兄妹三人,可以到院外放放风,但不许走远。尤其是表弟,只能玩半个时辰,回去写作业。他听话着呢。端起盛碗筷的盆,饭棚里和二姑抢着洗,还不忘出院子前,给他姥爷捶捶背。

然而,跑出院门的他,却变了脸。不去西塘玩,咱去芦苇荡里找野鸭蛋,列儿哥还没吃过烤焖的野鸭蛋呢。白露妹说着刚吃完饭,你能吃几个,反正我吃不下。

吃不了带回来,藏在塘石下,啥时饿啥时摸出来就吃,只要你不偷着告状就行。我可没告你的状,是娘问我你写了几张,我说写了两张,还有半张没写完。

俺在一旁笑着不出声,表弟斥责地说着你这还不是告状?哥,你别凶我,俺回去拿火柴还不行吗?用不着你,帮娘洗碗时,就把火柴揣进兜了。

作者简介:牟维列,山东济南市人,生于1956年,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中区作协会员。已在报刊、网络平台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余(首)篇。

编辑:李勋修《青烟威文学创作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