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03年的SARS以后,国内市场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停摆。
因隔离带来的休市,不但接连引发美国股市触发熔断机制。
看看内地,迟迟进不来钱导致企业赔本乃至破产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夹缝之中,公司尚且如此,个体户当然也无法幸免。
可以说,此次疫情,让人们深刻感受到“唇亡齿寒”的含义。
回看人类历史,病毒在社会贫富分化上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否则,就不会有“一病回到解放前”一说。
最近,毒药君在网上看到一部由美国国家地理打造的纪录片。
影片通过精妙而合理的论述,让观众看到了病毒和其他因素,对人类当下财富分布不均起到的负面作用。
虽然影片的调子偏学术了点儿,但看完还是不得不佩服发现这个观点的人。
So niubility。
枪炮、病菌与钢铁
如果你是一个阅读爱好者,应该不会对片名感到陌生。
它的同名著作在豆瓣阅读专区拥有相当良好的口碑。
书中以种族文化差异为基础,从人类史的角度,剖析了我们社会贫富差距的由来。
因为观点独到,该书于1998年获得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书奖。
并在当年的《纽约时报》,拿到畅销书榜单的其中一席。
为了让影片能充分还原原著精神,摄制组特意请来这本书的作者——贾雷德·戴蒙德,作为影片的旁白和叙述人。
有趣的是,在展开自己针对书中命题的研究以前,戴蒙德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科生。
他真正从事的,是演化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地理学之类的工作。
换句话说,他原本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科生。
因为自己的专业属性,他经常到海外进行考察、研究。
而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北部岛国),就是他长期进行科研的地方。
在这里,他遇到过一个土著。
对方的疑惑启发了戴蒙德,这个问题是这样的:
为什么你们白人的货物总是比我们多?
在美国本土长大的戴蒙德,一下子意识到两国的经济差距。
从取得的成果来看,美国是一个物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而新几内亚不过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小国。
一些自负的白人,很容易把这种成果归因于人种论。
即,白人天生就比其他种族聪明。
可根据戴蒙德在新几内亚的长期观察来看,当地的聪明人大有人在。
排除物质方面的差距,实际上,这是一群非常有智慧的人。
如果不是,他们将不可能在条件复杂的热带雨林延续至今。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一直贫穷,且没有发展出和西方持平的文明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戴蒙德认为,得从人类的发端寻找答案。
让我们先把目光转到中东。
时间退回到12500年前的远古时期。
那时候,地球气温还不像现在这么高。
相反,冰川期的到来,让全球变得异常干冷。
这样的气候,导致的最直观后果是食物短缺。
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人类的祖先必须不断迁徙,才能找到新的生存之道。
而中东,就成了他们繁衍生息的伊甸园。
考古学家在该地区,找到了人类远古时期的活动遗址。
通过勘查发现,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了储备粮食的习惯。
能让他们这么做,说明一定有某种食物被他们认为值得长期保留。
这种食物,就是我们如今习以为常的谷类作物(大/小麦)。
不光将谷类储存。
为了形成可持续发展,专家发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还会有意识地对其进行栽培。
后来,我们习惯将这个行为笼统称为——农业。
农业的其中一个特性,是人类根据自身需求,批量培育有利于自己生存的作物。
一旦作物产量上来了,吃饭的问题就不再成为人类主要关心的问题。
当吃饭没问题后,从务农中抽离的一部分人,便开始把注意力转向狩猎等更需要智力的活动。
伴随这类活动的增加,社会分工催生的文明雏形也应运而生。
此后,对野生动物的驯化,除了丰富人类的饮食来源。
让其代替自己进行一部分劳作,更是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让古中东人有更多时间从事高级劳动。
当古中东人已经从农业中获利,并开始以此建立文明之际。
新几内亚却因为严苛的地理位置和有限的岛上物资,至今仍旧重复着祖先千万年以前的生活方式。
是他们不够聪明吗?当然不是。
天然环境,决定了他们没办法像古中东人那样选择。
换句话说,仅地理位置这一块儿,古中东人就赢在了竞争的起跑线上!
再看看新几内亚的人民。
肚子都填不饱,哪里还有心思去发展上层建筑?
当然,地理位置和资源种类只是贫富分化的一个先决条件。
由此伴生的文明等级,才是拉开人类内部生活层次的关键。
可以看到,尽管后来因为气候原因,导致中东人再次迁徙。
但同纬度的相似气候,能让他们在横向迁移中,很快找到类似的地方再次定居,并把此前积累下来的经验保留、传播。
当这类经验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欧亚文明才有了往更深层次蜕变的基础。
随着蜕变的不断进行,接下来就牵扯到一个我们都熟悉的词:拓荒。
来到拓荒季,相较依旧落后的新几内亚,欧洲人已经从农业文明过渡到了一种更高级的文明。
伴随这种文明的发展,人的欲望也开始膨胀。
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财富的追求,就成为这种欲望的外化符号。
历史上,西班牙人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为了找寻新大陆和黄金,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了陌生的南美地区。
用自己研发的利刃与枪炮敲开对方国门。
至今,南美大部分地区使用的西班牙语,即是对这段侵略史的最好印证。
在入侵外族的过程中,除了研发出来的黑科技。
西班牙人的马匹也发挥了不小作用——
由于当地人对该类物种的陌生,和随之产生的畏惧心。
西班牙在海外征讨期间,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奇迹。
另外,从西班牙人身上带过去的天花病毒,也让此前对这类病毒毫无抗体的南美人毫无招架之力。
也许你会问,欧洲人为什么不会被天花打败?
其实,中世纪的欧洲也曾深受天花和各种瘟疫的困扰。
尽管一轮又一轮流行病曾夺去了大量欧洲百姓的生命。
但优胜劣汰,还是让那些躲过劫难的人得以幸存。
此外,细胞免疫系统的学习功能和可遗传性,也帮助欧洲人间接改良了自身体质。
相对“幸运”的欧洲人。
此前尚未接触过这类病毒的南美人,面临病毒忽然来袭时,当然会无所适从。
另外,部分南美国家极端的地理分布特征(比如智利),也让他们不可能像欧洲人那样,拥有学习异地文明的机会。
无独有偶。
被病毒击垮的不止南美。
时下的赞比亚(非洲国家),同样因为病毒扩散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而陷入连年赤贫之中。
前面讲农业文明进化到高阶文明时说过,地方富裕只有通过解放生产力来实现。
可赞比亚却因为瘟疫肆虐,不得不将更多精力放到医治疾病的过程中……
由此看来,病毒是拉开贫富差距的元凶之一吗?
答案是:yes!
可以说,正是这些先天方面的原因,才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发展差距被越拉越大。
最终,经由历史百般锤炼而拥有了枪炮、病毒和钢铁的种族,向那些不曾有过类似经历的种族发起征战和奴役。
而那些先天占优的人,却错误地以为这是“天赋”使然。
诚如戴蒙德所言,如果大家互换一下地理位置,今天造出直升机的,将不再是白人。
这部影片最有趣的部分,在于它给人类的贫富差距带入一种新视角。
以往我们固有认知的“原始资本积累”,说到底,其实是“出生决定一切”。
这种更符合逻辑的视角让人看到了贫富诞生的根源,也让人看到为解决贫困盲目套用西方模式的诸多问题。
有兴趣的话,大家不妨去找来一看。
你所认知的病毒和文明,也许比你想象中的还要更深地参与了这场财富分配的游戏。
恐怖的是它没有成为过去。
片中的悲剧,仍在继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