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影响咖啡味道的四大因素分别是比例、水、研磨和新鲜度。其中比例指的是咖啡粉量和水量的比例,SCA推荐的比例在1:14到1:18之间,比例越小,咖啡味道越浓郁厚重,比例越大,咖啡味道越寡淡乏味。
但是细心或者已经尝试过调整比例的小伙伴可能发现,“比例”这一因素有两个变量,一个是“粉量”,一个是“水量”。
今天我们先来关注粉量这一变量,通过增减粉量来调整比例,会如何影响手冲咖啡的味道呢?
设计实验
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粉量,分别冲三组手冲咖啡,分别为A、B、C三组。冲煮完后进行分别测取浓度值。
粉量 | 比例 | |
A | 10克 | 1:22.5 |
B | 15克 | 1:15 |
C | 20克 | 1:11.25 |
使用以下冲煮参数进行实验
粉量 | 上表 |
水温 | 90摄氏度 |
研磨程度 | BG #6s |
滤杯 | v60 |
冲煮过程
注水量 | 注水后间隔时间 | |
第一段 | 30克 | 30秒 |
第二段 | 95克 | 10秒 |
第三段 | 100克 |
实验使用前街咖啡的黄金曼特宁,详细信息如下
咖啡产区 | 苏门答腊,塔瓦胡 |
处理法 | 湿刨法 |
海拔 | 1100到1600米 |
品种 | 铁皮卡 |
风味 | 香料、松木、草本、焦糖 |
实验结果
浓度值 | 萃取率 | |
A | 1.11% | 22.755% |
B | 1.31% | 17.03% |
C | 1.84% | 17.02% |
借由萃取率的计算公式:
萃取率= 浓度 × 咖啡液重 ÷咖啡粉重。
以及萃取率的定义:
萃取率表示“萃取出的咖啡物质”占咖啡粉重的比例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A组与B组相比,因为粉量少导致浓度降低,也因为粉少水多,可以萃取出咖啡里物质的介质增多,所以萃取率比较高。
C组与B组相比,因为粉多水少,导致浓度偏高,以及水量太少无法充分萃取出咖啡里的物质,还有值得一提的是BC两组在数据上萃取率都约为17%,但是B组代表的是在15克咖啡粉中萃取了其中17%的物质,而C组代表的是在20克咖啡粉中萃取了其中17%的物质。
还有一个原因是增减咖啡粉也导致了咖啡粉床的厚度不一样,A组B组C组三组粉床厚度一次增加,粉床对水流的阻碍也不一样,A组粉层最薄,对水流阻力最小,过滤速度最快,接着B组C组次之。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咖啡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