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幕后:将未来技术融入艺术表达

2022-02-04   广电独家

原标题:走进《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幕后:将未来技术融入艺术表达

八大平台不仅集中回应了大众之于精品内容的喜爱与热情,还让科技感渗透到晚会的各个细节当中,让“网感”有了切实的表现形态。

“你越过星海,携着光而来,我心若尘埃,不忍染裙摆......”在 《中国梦·我的梦——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上,杨洋 、迪丽热巴携手演唱电视剧 《你是我的荣耀》片头曲《烟火星辰》。致敬最可爱的中国航天人员,在舞台呈现上,利用XR技术模拟太空环境,从室内到室外场景转换间,两人彷佛置身在星辰大海之中,甜蜜对视间让人不由得梦回《你是我的荣耀》的追剧时光。

“集中展示网络视听行业一年来的精品创作成果、创新发展成就。”作为科技驱动的网络视听行业,对于一场晚会的首要解题思路便是将未来科技融入艺术表达。这也使得《中国梦·我的梦——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显得格外特别。

《中国梦·我的梦——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指导,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和八大视频平台联合承办。技术流的网络视听年度盛典长什么样,便更加引人注目了。

腾讯视频演播技术中心总监常树磊介绍,导演组对于晚会的技术呈现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执行上,安全为第一要素,安全制播为首要任务;在设计上,要具备新颖、科技及未来感的元素;在视觉呈现上,要具备多维度呈现舞台表演者风采的技术能力。

为此,腾讯视频演播技术中心为此次盛典针对性地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 通过运用多维度的特种设备拍摄系统,如轻型轨道、升降轨道、天眼、摇臂、斯坦尼康、大型三维索道等,为盛典的舞台创新设计效果提供更多的呈现手段。

从以舞台技术与跨屏互动的形式展现《山海情》,到以红色水墨视觉营造氛围感的《点睛》再到融合了AR技术的相声《逗笑对春联》,可以看出,通过多项技术和制作支持,年度盛典现场的科技氛围可谓拉满,在扩充艺术想象空间的同时成就了一道差异化的内容景观。

多平台融合,准直播录制

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芒果TV、快手、抖音、哔哩哔哩、咪咕……晚会上,出现了多达8家视频平台的身影。

谈及此次技术上最大的挑战, 腾讯视频演播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彭帅认为,“对于技术团队而言,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解决8家平台不同节目差异化的技术需求。”

为此,技术团队需要先行汇总各方具体技术诉求。以AR渲染系统为例,演播技术中心提供AR渲染系统以及多机位的跟踪系统, 团队需要根据不同节目的AR需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虚拟机位的调整,以及完成对应虚拟工程场景的读取和调试。这对于以往的节目制作而言,在流程把控和技术实施上都是极难的。对于自带渲染系统的视频平台,演播技术中心本着共享高复用的原则提供完善的链路接口和数据协议,让节目之间形成无缝的接驳,从而支撑起整场节目内容的无缝链接。

不止于此,除去系统技术层面的考验,还需要保证舞台的效果呈现。据悉,此次年度盛典,各家平台都有定制的艺术或者舞美装置。

腾讯视频的《飞天》节目更是融入了知名艺术家设计的艺术装置, 而这个“小小的艺术装置”自重高达1.2吨。“怎么解决装置的运输、拼装、快速进场等,我们都需要提供合适的技术解决思路。而如何在舞台上完成与灯光、拍摄系统的融合,从而实现完美的视觉呈现效果,这些都离不开前期完善的技术规划。整体来说,累计的项目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合适的解决方案。”彭帅说。

据介绍, 此次年度盛典采用360度圆形舞台,对于机位的布设要求极高。就此,演播技术中心运用了轻型轨道系统、天眼系统、摇臂系统、升降轨道系统、斯坦尼康拍摄稳定器、大型三维索道AR拍摄系统、无线控制传输系统等特种设备,为视觉创新提供了实验空间。尤其是对于特殊机位的拿捏,常树磊直言绝对是技术实现上的一大挑战, “要保证不穿帮,要保证机位都给得到装置、演员,还要保证内容的精彩性,这里面难度还是有的。”

尽管类似节目的现场操作极为繁琐,但演播技术中心全程以准直播的标准进行制作。据常树磊介绍,即便整台晚会涉及平台多,艺人、嘉宾的时间需要协调,录制仍采取直播标准,争取“一遍过”。而考虑到录制结束离播出只剩一周,演播技术中心还要留出时间,为后期制作争取更大空隙。

正是这一幕后的技术舞台,以整合、梳理、串联、协助的能力,完美服务于前台的内容呈现,也让行业看到了八大平台在晚会共创上的更多可能。

科技感、未来感、定制化

打破春节晚会满屏红色的传统套路,沉稳且有科技感的蓝色是此次年度盛典LOGO的主色调。据彭帅介绍,针对导演组提出的超现实、未来感的概念,演播技术中心从盛典属性和宣发层面两方面出发,最终选择了代表互联网属性的蓝色和代表未来感的银色,这样具有高级感的色调搭配,呈现出极具互联网特色的科技感,也为晚会内包装的风格奠定了审美基础。

AR、VR技术实现了虚实之间的零秒切换、无缝融合,视觉体验极具未来感。

盛典片头以星际穿越为创意灵感,融合了八大舞台上的手机、电脑、高铁、珠港澳大桥等代表性元素,在输出未来城市概念的同时,也营造出“网络视听平台一家亲”的氛围。这一概念也延续到了串场AR以及相关字幕中,将飞碟、投影、无人机等元素进行有机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晚会所展示的剧综元素涵盖了八大平台之多,却也并非简单穿插相关内容。“针对整台晚会的(剧综)内容,我们都是重新量身定制、精心打磨的。尤其是在XR呈现上,经历了精细制作、反复彩排。”常树磊告诉“广电独家”。

杨洋、迪丽热巴所带来的《烟火星辰》便是量身设计的典型代表。在舞台呈现上,二人漫步在xr技术下的宇宙太空,在浅吟低唱间实现虚拟时空的梦幻与现实世界无缝转换,在虚实相接间拉满整个表演的沉浸感。

据悉,为了达成虚拟与现实完美结合的视觉效果,技术团队针对灯光系统、音频系统、LED屏背景融合系统、视频切换系统定制开发了综合控制软件,能够实现一键触发、一键切换,最终达到声光电协调统一的效果。

“AI、5G这些的技术都可以拿来做艺术创作,未来的艺术创作是更多的依托于技术实现的。”常树磊感慨道。的确,此次年度盛典的成功离不开技术的精准赋能,这亦是视频平台在内容创作上的一大特色。

双向奔赴,效率加速

“大概1月初的时候,我们拿着以往完成的大小型项目案例,向导演组展示了我们团队具备的转播系统硬实力,以及虚拟、包装、数据开发等软实力,最终促成了本次合作。”谈及腾讯视频演播技术中心与此次年度盛典的结缘,彭帅回忆道。

这样一拍即合、双向奔赴的合作,为后续工作的顺利推进埋下了伏笔。“我们这一次做的整体设计,导演组比较满意。从思路到方案基本上都是一次过,后续的成品也大多是细节上的调整。”他说。

以视觉设计为例,在与导演组敲定视觉方向之后不到一周的时间,演播技术中心的设计团队便交出了初稿。收到修改意见,大概两天左右就能有一个新版本。“导演组的反馈效率和我们的修改效率都非常高,前前后后改了不下10版,每一次改进的效果都是超预期的。”常树磊说。

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也得益于演播技术中心早期搭建的渲染池能够让设计师们在素材库跨时段、跨地域协同工作,有效保证设计产出的效果与效率,实现了与时间赛跑。

凭借丰富的制作经验和人才储备,才有创作效率上飞跃式的提升。 “如此大体量的晚会我们用了20来天的时间,可以说是一次巨大的突破了。正是由于过往沉淀的经验,才能为有效率的提升提供基础保障,也少走了很多弯路。”常树磊说。

对于演播技术中心团队而言,时间逝者如斯。“在兼顾其他项目正常筹备、运行的同时,我们集中精力,抽调出精兵强将,着力推进音视频制作、特种设备的架设与布置、信号与网络传输、AR的设计与渲染。”这支同时推进平台项目及冬奥转播工作的团队,有的显然不只是经验,还有实力。 “前前后后一共有60多位经验非常丰富的小伙伴参与到了年度盛典的核心设计、技术工作中,为晚会的顺利落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常树磊告诉“广电独家”。

当下,越来越多的文艺作品得益于科技的加成,在艺术表达上有了更丰富的想象空间。八大平台不仅集中回应了大众之于精品内容的喜爱与热情,还让科技感渗透到晚会的各个细节当中,让“网感”有了切实的表现形态。这场属于广大网民的文艺之夜,正是长、短视频平台携手带给观众的一份新春贺礼。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透视影视热点,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长按二维码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