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志愿军重创美军,立功营长被降班长,师长:不枪毙就不错了
“师长!彭总为啥要撤贾庭玉的职?作为他的团长,我不理解!”
1950年11月5日,志愿军115师344团团长徐鹏,气呼呼地给师长王良太打电话。
原来在这之前的11月3日,云山战役中龙渊洞之战刚刚结束。这场战斗志愿军39军11师344团大获全胜!他们在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就将号称“不败”的美军骑1师打的落花流水。
这一仗是志愿军入朝之后跟美军的第一战,对手还是美军大名鼎鼎的骑1师,极大地鼓舞了我军的士气,可以说是打出了一个“开门红”!
彭老总对这一战的成绩也非常满意,对参战的部队都进行了嘉奖。徐鹏的344团下属2营,战斗非常勇敢机智,以己方牺牲41人,18人受伤的代价,击毙美军346人,俘虏112人。2营也因此被授予“英雄营”的荣誉称号,其中战斗最英勇的4连,更是被授予“龙渊洞英雄连”的荣誉称号。
然而2营在获得这些荣誉的同时,担任2营营长的贾廷玉不但有被论功行赏,还被一下子从营长撤到了侦查班长。
徐鹏作为贾庭玉的团长,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所以专门打电话给师长王良太发牢骚,对彭总的决定表示质疑。
可王良太师长在听完徐鹏的牢骚之后,不但没有顺着他的话替贾廷玉叫屈,反而严厉地说:“你有什么不理解的?你该感谢彭老总,撤贾廷玉的职都是轻的,不枪毙他,就算不错了!”
为何王良太师长会如此评价贾庭玉?贾庭玉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少年从军
相信看过电视剧《亮剑》的人都记得,主角李云龙很早就参加了红军,却因为能打仗的同时也能闯祸,升迁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多次升职之后又被降级。
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贾庭玉将军,比之李云龙那是有过之而不及,甚至人生经历比之李云龙也更加传奇。
贾庭玉的出身,跟《亮剑》电视剧中李云龙的自述很像,他15岁那年在湖北黄麻加入了徐东海将军的红25军,跟着部队南征北战辗转多地,而且还参加过长征。
1935年红25军攻打天水的时候,贾庭玉担任军部侦查员。
当时红25军在徐东海的指挥下,攻破了天水县城的北关,可是却有一个排的敌人躲在一座碉楼里负隅顽抗。身为侦查员的贾廷玉化装混进天水县城,然后趁天黑时放火烧掉了碉楼,为我军扫清了一大障碍,因此被记了一功。
这是贾庭玉第一次被记功,也像是他之后从军生涯的预告。
抗日战争时期,徐东海担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这时候的贾庭玉也升任为侦查排的排长。
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之后,我军把平型关转交给了国民党军队,可国民党军队畏日如虎,不久之后平型关就又落入了日寇手里。
“平型关大捷”时344旅由于洪水的阻隔,大部队没能按原计划到达预定区域,徐东海只好率领687团参战,没有分配到主攻任务,只负责阻击敌人援军和增援友军,这让344旅上下都觉得挺憋屈。
平型关得而复失之后,当时担任侦查排长的贾庭玉,带着人到平型关一带进行侦查活动,发现了日军一个大队,一个后勤供应分队押送着大批的物资前往前线。
旅长徐东海收到情报之后,于1937年10月13日率部清理掉日军的据点,着手在平型关附近的高地设伏。
10月15日,日军500多名步兵,架着6门大炮在前方开路,后方130多辆拉着军用物资汽车,浩浩荡荡地从灵丘方向开往平型关。
早已埋伏好的344旅在徐东海的一声令下,长枪短炮齐上,打了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经过和鬼子一天的激战,毙伤日军一百多人,缴获日军单筒炮两门、步枪一百多支、机枪4挺。剩余的日军眼见无法突破我军的防线,只好狼狈地退回了灵丘城。
徐东海趁机进攻平型关,不但再度收复了平型关,还采取围点打援的策略,伏击了前来增援的日军,击毁了日军20多辆军车。
“二打平型关”一战,344旅击毙日军1300多人,还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打仗的那几天,344旅的战士连生火做饭都免了,天天都吃日军的肉罐头。
344旅这一仗打十分精彩漂亮,连毛主席都赞不绝口,把它作为战例收进了《毛泽东选集》。
客观地讲,344旅这一仗能打的这么漂亮,贾庭玉这个侦察排长还是功不可没的。“二打平型关”之后,贾庭玉随344旅调往新四军3师7旅,担任侦查队长一职。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贾庭玉已经是一名相当重要的军官了,行动应该谨慎一点。可贾庭玉却依旧胆大包天,丝毫不在乎自己的军官身份。
当时被日军占据的河北阜城县,有一个日军特务机关课长,带着一帮爪牙残忍迫害抗日军民,在当地很有凶名。
贾庭玉在听说了他的所做所为之后,孤身一人化装潜入阜城,将这个罪行累累的日军课长当场击毙,随后全身而退。
经此一事后贾庭玉在当地名声大噪,简直成为了日军的噩梦。
相信这时候已经有人反应过来了;贾庭玉抗日战争的时候就这么厉害了,怎么到抗美援朝的时候,还是一个营长?
“闯祸”将军
贾庭玉作战勇敢又聪明机警,上级肯定不会埋没他这个人才的。实际上在四平战争时期,贾庭玉就已经被升为二纵五师的副师长了。
在攻打锦州的时候,正是贾庭玉率部攻坚,炸开了锦州的城墙,为我军打开了局面。
然而贾庭玉作战勇敢的同时,他闯祸的本领也不小。著名的塔子山战役中死守塔子山的,指挥员也是贾庭玉。他率部死守塔子山为我军争取了极大的主动,可是为了守住阵地,他竟然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用大豆做工事。
后勤部门看着地上浪费的大量粮食,气得直掉眼泪,随后就报告到了林总那里。结果守塔子山的部队,获得了“塔子山英雄营”的荣誉称号,贾庭玉本人却被全军通报批评。
攻打锦州的时候,战士们长期作战饥渴难耐,贾庭玉私自下令让士兵摘老乡的苹果吃。这事儿看起来虽然不大,但却严重违反当时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贾廷玉理所当然地又受到了处分。
1948年的平津战役中,贾庭玉率部参与解放天津,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可是进城之后,由于天气寒冷部队缺乏棉被,贾庭玉当即下令征收附近老百姓的棉被,用来给伤病员御寒。事后的结果,不用说,打了胜仗的贾廷玉又被处理了。
之后贾廷玉率部南下广西剿匪,广西多山地,土匪活动极为猖獗。而且当时反动派接连失利,那些负隅顽抗的匪徒们为了恐吓群众,手段往往极为残忍。
贾廷玉率部剿匪的时候,亲眼看见土改工作队的同志,被匪徒残忍杀害后还把尸体示众。看到匪徒的恶行的贾廷玉怒火中烧,在攻下匪巢之后,擅自做主不留俘虏,把几十名放下武器的匪徒全部就地正法。
由于当时的斗争形势比较复杂,我党的政策是“优待俘虏”,以瓦解敌顽匪徒的反抗之心。贾庭玉公然枪毙俘虏,造成的影响非常不好,所以贾庭玉又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严厉的处分。
总体上来说,贾庭玉打仗是一把好手,敢打敢拼也会用脑子;可是在纪律方面他却极为不注意。往往是这边领导刚表彰完他,那边政治部对他的处分就下来了。
以至于贾庭玉一边打胜仗,却又一边被降职,到了抗美援朝时期,本来是副师长的他已经被连续降级,连营长都是战前刚“晋升”上来的。
那么龙渊洞战役当中,贾庭玉又为啥会降成班长呢?
孤胆英雄
1950年贾庭玉以志愿军2营长的身份入朝之后,听说是要跟美国打仗,心里十分的兴奋。但当时我军情报工作相对落后,还没有弄清楚对方的兵力部署。这时候侦查兵出身的贾廷玉,又耐不住寂寞了。
他觉得如果不搞清楚敌人的兵力部署,火力情况,甚至连对方是南朝鲜军还是美军都不知道的话,一旦糊里糊涂的打起来肯定会吃亏。
于是贾庭玉就挑选了两名侦查员战士,跟他一起摸进敌人的军营,去抓两个“舌头”回来审问一下,摸清敌人的情况。
说来也是巧了。贾庭玉定好计划的当天晚上,就下起了大雨,更加适合展开他的潜入侦查计划了。贾庭玉说干就干,当天晚上带着两名侦察兵战士,趁着夜色和大雨的掩护便向敌军的营地摸去。
当时敌军的营地在一个朝鲜村庄里,贾庭玉和两名侦察兵战士,从一人多高的野草丛中慢慢靠近村庄。
贾庭玉他们刚靠近村口的时候,突然听见“哒哒”一阵机枪响声,把三个人吓了一跳,还以为被敌人发现了。
然而机枪声只是响了两声就停了,贾庭玉探出去头一看,原来村口处有四辆敌军坦克。这一阵机枪声,是坦克上的士兵胡乱打来壮胆的。
贾庭玉见状觉得好笑又好气。好笑是觉得敌人太过胆小;好气是敌人真是“败家”,机枪子弹居然就这么胡乱打!
贾庭玉还发现,村子里的人员十分混乱,有南朝鲜军人,也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见敌人防备如此松散,贾庭玉决定索性也不伪装了,直接带着两名侦察兵大摇大摆地进村。一路上他们经过敌人的岗哨,还大方地跟敌军打招呼。
岗哨里的美军以为他们是南朝鲜的军人,居然也叽里咕噜地回应他们。就这样,贾庭玉带着两名侦察兵战士,光明正大地摸进了美军的军营。
进了军营之后的贾庭玉,带着两名侦察兵战士找了一个装饰非常漂亮,地方又比较清静的帐篷。他觉得这个帐篷这么特殊,里边住的人级别一定不低,而且帐篷里还传出来哼哼唧唧的声音。
于是,贾庭玉就让两名侦察兵战士在外边警戒,他一个人悄悄摸进了帐篷。
进了帐篷之后,贾庭玉发现行军床上一名美国军官,正抱着一个金发碧眼的女人激烈缠斗。贾庭玉见状,趁美国军官战斗的正投入,悄悄走到他身后,一枪托打晕了那名美国军官。
随后贾庭玉把美国军官捆起来塞到了行军床底下,他又在里边忙了好一阵子,才带着被打晕的美国军官出来,和两名侦察兵战士一起,成功把美国军官带回了我军的军营。
贾庭玉他们把美国军官带回来之后,用冷水泼醒了他。开始对他展开审讯工作。奈何这个美国军官叽里咕噜的全是外语,贾廷玉的部下都不懂英文,根本就没法跟他沟通。
没办法的贾廷玉,只好把这个美国军官送到344团团部,团部的翻译简单审讯一下这个美国军官之后,立刻就把他押送到志愿军司令部进一步审讯。
原来贾庭玉这次,真的抓到了“大鱼”,这个美国军官竟然是一名中校军需官,和他激战的那个女人是他的老婆。这个美国中校知道美军的很多机密,而且由于被俘虏的经过太神奇,他的心理防线早已崩溃,几乎是问什么答什么。
志愿军司令部通过这名美军中校军需官,充分了解了美军的番号,兵力部署,火力分布等重要信息。
在了解这些情况之后,志愿军司令部立刻做出了调整部署,调来两个团和344团一起包围了这股美军。
天快亮的时候,美军发现他们已经我军被包围,立刻向南方的龙渊洞方向逃窜。但二营长贾庭玉本就是侦察兵出身,早就把附近的地形摸透了,他断定敌人一定会往南逃,所以提前派4连占领了龙渊洞隘口周围的高地,像铁板一样把敌人堵在了一公里长的坡道里。
本来被包围的美军难逃被消灭的命运,只可惜我军配合歼灭的部队没能按时抵达。再加上美军的设备确实先进,他们发现无法从隘口突围之后,立刻在云山西南方的宁江架设浮桥突围。
当时我军缺乏远程炮火支援,无法对敌人的浮桥进行有效打击,只能任由敌军从浮桥上逃窜。
尽管如此,这一仗344团2营歼敌346人,俘敌112人,击毁敌坦克五辆、汽车二十二辆、火炮二十四门,各种枪枝弹药不计其数。我2营牺牲41人,负伤18人,而牺牲同志多集中在防守隘口的4连。
战后2营荣获“英雄营”称号,4连被授予“龙渊洞英雄连”称号。
为什么身为贾庭玉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志愿军司令部不但没有嘉奖他,反而要把他一撸到底,派去当了侦查班长呢?
其实原因有两个:
一是贾庭玉身为营长擅自离岗,冒险前往敌营,万一有个闪失,2营群龙无首了,怎么办?
二就是贾庭玉在美军帐篷里的时候有违规现象,传出去的话很是影响我军形象。这事儿把彭老总气得不行,要不是看在贾庭玉功勋卓著的份儿上,恐怕就要开除他军籍,要他的脑袋了。
不过贾庭玉本人对撤他职的事情,并不是很在意,只是嘿嘿一笑说:“这回好了!我又干回老本行了。”
在后来的战争中,贾庭玉又连续立功,不久之后就又“升”回了营长,80年代的时候从某师副参谋长的位置上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