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被捕之后,1942年是否曾与周公秘密见面,为何成了历史之谜?

2023-12-23     历来现实

原标题:叶挺被捕之后,1942年是否曾与周公秘密见面,为何成了历史之谜?

叶挺被捕之后,1942年是否曾与周公秘密见面,为何成了历史之谜?

1942年8月,陈诚收到一封信,信是一位女子写来的,来信情深意切,深深触动了他,让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

1941年初,在江南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作为新四军军长的叶挺,经受严峻考验。危急关头,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下山跟国民党谈判。之后便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非法扣押。

从这时起,这位领导新四军坚持华中敌后抗战的爱国将军失去自由,时间长达五年。

叶挺被扣押后,党中央为他的安危而担心,他的夫人李秀文更是心急如焚。她不顾自己有几个月的身孕,为营救丈夫而多方奔走,她深深知道,叶挺将军绝不会做出危害国家和民族的事。

1942年12月,李秀文从别人口中得知叶挺被关押的具体地点——湖北恩施之后,心中大喜。因为刚好陈诚在那里,而他跟叶挺的关系非常。

陈诚和叶挺都毕业于保定军校,二人互相欣赏,很谈得来。

黄埔军校成立之后,二人又到了那里,担任教官。刚好军校的总队长严重(字立三)也是黄埔生,三人惺惺相惜,义结金兰。

严重年长,被尊为大哥;叶挺小严重一岁,居中;陈诚年纪最小,是三弟。

1936年12月中旬,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捉,陈诚等高级将领也一同被扣。叶挺闻讯后心急如焚,他连夜从上海赶往南京面见何应钦,提出愿意率军前往西安营救。陈诚得知后感动落泪,回南京之后当即约见叶挺,表示感激。

如今叶挺落难,作为兄弟的陈诚,不可能坐视不管。李秀文提起笔,给陈诚写了一封信:

“我夫叶挺被捕,无法相见,身带创伤,囚禁在狱……我本欲奔赴辕门面向你陈哀苦,怎奈待娩之身不能成行,我夫如有不测,则一家妇孺怎么办吗?”

最后,李秀文表示,愿意与叶挺团聚,如果丈夫一定要坐牢,那么自己选择陪丈夫一起坐牢。

信写得情真意切,任何一个人看后都难以无动于衷,陈诚读后也为之动容,感慨万千,当即“法外开恩”,在当年答应了李秀文的请求,在当年10月安排这对夫妻团聚。

李秀文陪夫坐牢期间,还为叶挺传递书信件,《囚歌》一文就是通过她的手传递出去的。

由此可见,陈诚虽然是蒋介石的走卒,也曾犯下反共反人民罪行,但是人性都有复杂的一面,他也做过一些值得肯定的事。

除了让叶夫人前往监狱,陪伴将军,他还安排周恩来跟叶挺进行过一次会面。

周恩来跟叶挺的交往,开始于黄埔军校,二人不但意气相投,还有共同的信仰。1927年8月,叶挺又在周恩来领导之下,参加了南昌起义,革命友谊进一步增强。

十年之后,即1937年8月,周恩来在潘汉年的安排下,在上海新亚酒店会见了叶挺,告诉他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南方的红军即将组成新四军。

周恩来还对叶挺说:“让你来只为一件事,希望你出任新四军军长。”

“你也知道,我已经不是党员。”叶挺为难地说。

“正因为你不是党员,才这样决定。”

“此话怎么讲?”

“蒋介石认为,新四军军长只能由国民党的人担任,我党本来是坚决不同意,但是为了抗日大局,我党退了一步,提出由无党派人士担任,老蒋也同意了。”

听了周恩来的话,叶挺全明白了。出于对周恩来的信任,让已经脱党十年的叶挺很是感动,当即表示同意。

“你也可以利用和陈诚的特殊关系,让对方在蒋介石跟前推荐你担任军长一职。”周恩来又补充说。遵照周恩来指示,叶挺见到陈诚,说了自己的想法。

陈诚自然十分乐意配合,在蒋介石面前大包大揽表示,叶挺出任军长,对党国有益无害。陈诚是蒋介石的心腹,蒋的八大金刚之一,说话自然很有分量。果不其然一个月之后,蒋介石宣布,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

在这之后,因为新四军的指挥权问题,叶挺跟项英发生激烈冲突,期间叶曾几次辞职。这时候,又是周恩来亲自出面,斡旋调解,劝说项英尊重叶挺的意见,给予其应有的军事指挥权。

1941年初,由于决策上不果断,导致江南新四军被顽军四面包围,形势危急。

当时指挥顽军包围新四军的,是上官云相,此人是保定生,同样是叶挺的校友。

而上官云相的顶头上司顾祝同,也是保定生。在饶书记的一再要求下,叶挺在请示中央之后,不得不凭借着自己的特殊身份,下山与顽敌谈判,以救全军。

可是因为蒋介石的缘故,上官云相和顾祝同也不敢徇私,不但没有放新四军一马,还将叶挺扣押。

1942年1月3日,叶挺从江西上饶转押到了陪都重庆,在军统的秘密看管之下。

陈诚与叶挺的关系人所共知,蒋介石也不可能不知道,于是他产生一个想法,让陈诚出面劝说叶挺,希望他发表一份认错声明,改变立场,为自己所用。

毕竟叶挺不是共产党员,有动摇的可能。

陈诚对叶挺这个结拜兄弟知根知底,知道他的倔脾气,劝说没有把握。可是蒋介石的命令,又不能不执行。为了完成任务,陈诚想到了周恩来。

陈诚对周恩来说:“兄弟我不赞成上官云相在皖南做的一切,但委员长的专断你是知道的,兄弟我有苦衷。”

他顿了一下说道:“事情已经过去,现在我只想拯救希夷,他只要发表一份声明,兄弟我可以担保他性命无忧。”

周恩来郑重表示:“首先我党不赞成这样做,毕竟新四军没错。”

陈诚一听,显得很尴尬,在屋里不停踱步。

“其次,希夷的脾气你也知道,他是不会向蒋先生认错的。”周恩来又说。

陈诚无奈,只好亲自跟叶挺摊牌。不出所料,叶挺断然拒绝向老蒋认错:“我们新四军奉命北移,何错之有?”

得知周恩来来了,叶挺表示,希望与周公会面。

叶挺也很想见到周恩来,向他报告皖南事变的详细经过,诉说自己的苦衷和革命的坚定信念。可是没有蒋介石的许可,陈诚不敢做主,叶挺愿望落空。

陈诚对此也心怀愧疚,老是在寻找机会弥补。1942年12月3日,陈诚参加了蒋介石主持的军事会议,委婉表示,希望把叶挺交给第六战区看管。

“为什么,他在军统不是好好的吗?”蒋介石眼睛一瞪,感到不满。

“外界有传言,说希夷在军统受到虐待,如果到了我的第六战区,别人就无法再说什么。”陈诚小心翼翼地说。

蒋介石一听,觉得有理,也算是给陈诚面子,随即写下一道手谕,准许将叶挺转到第六战区关押。

拿到手谕,陈诚如获至宝,第二天一大早就派自己的副官去见戴笠,办了移交手续,把叶挺带到已经停泊在江边的同德兵舰。

为了实现叶挺夙愿,陈诚又通知在重庆的周恩来和郭沫若在黎明的夜色中秘密登舰,与叶挺夫妇会谈。

他们见面后说了些什么,外人不得而知。对周公与叶挺的这次会面,周公传及其年谱中,都未曾提及,因此鲜为人知。但是这一切,却没有能瞒得过军统特务的眼睛,戴笠很快知道,向老蒋作了汇报。

12月6日,蒋介石收到戴笠递交的一份秘密报告,核心内容只有一个:“周恩来在陈长官安排下,曾经会晤了叶挺”。

对此,陈诚在当天的日记中也有记述:“12月4日……周恩来郭沫若均来船晤谈.”

由此可见,周恩来似乎确实与叶挺见过面。周公跟潘汉年不同,他是一个组织观念极强的革命者,是不会私会叶挺的,事前肯定请示,事后还会汇报。可偏偏,他的年谱里没有片言只语提及此事。

是保密的需要,还是编者的疏忽,或者此事并不存在?不管怎么说,此事至今成谜,没有确切答案。

资料来源 :《骁将的坎坷》作者: 李杞华 辽宁人民出版社《严重、陈诚、叶挺三个金兰兄弟的际遇与纠葛》湖北文史 湖北人民出版社《钩沉:周恩来和叶挺》作者 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童自强 上观新闻 2018年4月5日

资料来源 :《骁将的坎坷》作者: 李杞华 辽宁人民出版社《严重、陈诚、叶挺三个金兰兄弟的际遇与纠葛》湖北文史 湖北人民出版社《钩沉:周恩来和叶挺》作者 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童自强 上观新闻 2018年4月5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e62d62a78f3c826a81972b8161600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