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得胃气则生,失胃气则亡。养胃其实很简单!

2022-04-13   上医仁家

原标题:人得胃气则生,失胃气则亡。养胃其实很简单!

春季是胃病的高发季节,一方面,由于春季气温多变,人体胃酸分泌旺盛,就容易引发胃炎;另一方面,进入春季后昼长夜短,人们的食欲往往也会出现减退,经常就是随着食欲来,饥一顿饱一顿的,导致肠胃功能紊乱。

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的来源。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生病了,但他能吃能喝,胃口不错,那再严重的病都不用过于担心;相反的,如果一个人,吃不下东西,那就要引起重视来了,这就是所谓的“人得胃气则生,失胃气则亡。

今天来推荐5个养胃小方法。

1、开心一点

春天是孩子长个子的关键时期,很多宝妈都在问,为什么春天都快过完了,我家孩子一点没长,反而肠胃不好了呢?

在进一步沟通中发现,很多家长要么喜欢在吃饭时讲评孩子,比如今天学校表现欠佳,比如不该再买这个玩具……还有一些人,会因为孩子饮食习惯不好而训斥孩子,这都是不对的。

吃饭时不要批评孩子,不要给孩子压力,古代早就有明确的记录,所以,吃饭时开心一些,对胃好,自然长个也不愁了。

2、少一些

古人常说“饭吃八分饱,少病无烦恼”。在现代,美国著名医学报刊曾发表过一项耶鲁大学的研究项目,得出结论:坚持八分饱的饮食习惯,能有效增强记忆力,提高生活质量,对于人体心理健康也有着良好的积极作用,可降低患儿心脑血管疾病概率平衡,氧化应激水平对于调节炎症也有着正向的参与作用。

3、暖一点

我们的胃,喜温热怕寒凉。所以,要想养胃,就要少吃一些生冷寒凉之物。

如果吃很多的寒凉食物,这些食物进入胃部后,会给胃部温度造成了很大刺激,干扰肠胃的正常蠕动,导致消化功能失调,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使免疫力下降。

4、慢一点

慢一点,就是不要狼吞虎咽,而是要细嚼慢咽。吃饭时细嚼慢咽就相当于你的牙齿先做了一部分消化的工作,给胃减少了一些工作压力。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一些进食过快的人,肠胃总是不太好。

而且细嚼慢咽比较容易增加饱腹感,控制八分饱更容易哦。

5、时间点准一点

我们经常叮嘱别人会说“按时吃饭”。因为我们的胃也需要有规律地工作。胃的活动,包括蠕动和胃液分泌,都是有节律的。饮食不规律时,饥一顿饱一顿的,会造成消化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障碍,使胃酸分泌和蠕动不协调,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相应的胃病。

这也是为什么,不能按时吃饭的上班族,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病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