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不养心,秋冬易病!来看看你的手掌,你该怎么养?

2023-05-13   上医仁家

原标题:夏不养心,秋冬易病!来看看你的手掌,你该怎么养?

这才刚入夏,就有很多人来反馈诸如:失眠心悸、便秘、口腔溃疡等问题了,其中有很多属于心火旺盛,所以中医养生讲究的"四季五补"之道(即春补肝、夏强心、秋润肺、冬固肾、长夏健脾)是十分有道理的,心通于夏气,夏季是养心的最佳时间

《医学源流论》记载:“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一旦心脏"罢工",人就会面临死亡的威胁。有资料表明,随着生活水平和卫生条件的不断提高和改善,过去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传染病已渐渐减少,而因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人数却在不断增加,由此可见,养护心脏是十分重要的。

01 从大鱼际,观察心脏健康

心脏不好的人,若突然出现心悸、心绞痛、胸口憋闷等症状时,可以用大拇指的指尖用力掐揉大鱼际几下。这个方法还可以用来缓解人在紧张焦虑下心跳加速不能自制的情况。这是因为,手掌的大鱼际区域,是心肺功能的反射区,是临床心脏的手诊部位。

1、该位置有红色斑点,或有红血丝但尚未抱团,多为最近心火较为旺盛,易有心烦心悸、气短乏力头晕等症。

应对方法:首先,用左手按压右手心区有红点的位置,寻找有明显酸痛感的点,找到敏感点后,按住不动,待酸胀感产生再向指尖方向推,反复推揉几分钟。按摩完右手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左手。在心烦或疲劳时,可以按压缓解。

2、若双手心区同时出现红色血丝团,就可能心脏有缺血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3、该位置有青筋,多与心阳虚有关,或全身血液循环存在问题,一般老年人居多,可能存在三高、心脑血管疾病等。而冠心病患者的青筋则多突出在拇指根部位置。

应对方法:可用薤白30克,与粳米100克,熬煮成粥。薤白宽胸理气、通阳散结,当存在胸脘痞闷、胸痹心痛彻背等情况时,可以饮用。

注意:以上仅作为参考,不能代替临床诊断。

此外,夏季养心还要注意以下方面:

02 睡子午觉,宁心静气

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夏季作息应符合夏季日长的规律,晚睡早起、晨练午休,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若碰到特殊情况,睡眠相对不足时可以用“夏打盹”或者“闭目养神”式的午休来适当补偿。

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中午11~13时,人体血气流注于心,此时小憩15分钟(不宜过久),有滋养气血、缓解疲劳、增强下午记忆力的功效,故午觉又被称为“养颜觉”。如果没有条件午休,在这个时间段,闭目养神也是极好的。

03 正确出汗,排寒湿郁热

夏季天气炎热,正常微微出汗有利于血液净化、调节体温、排出身体的积寒和郁热。

现在很多坐办公室的上班族,一年四季吹空调,吹得风寒束表、经络不通,发不出汗来导致:湿气重、气血瘀以及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皮肤病。癸卯年还是阳气不足的一年,所以大家(尤其是女性),不要老待在空调房,多出去走走,借助大自然旺盛的阳气打开毛孔,排出寒湿邪气,平常喝茶时可以加点生姜,或者喝姜枣茶。

不出汗是虚,那多出汗是不是排毒?错!不顾养护,长期大汗淋漓是大耗

中医有“汗血同源”之说,汗为心之液,故汗与心的关系最大,长期出汗过多,不仅易耗津伤血,而且也能伤及阳气,导致气血两伤、心失所养,出现心慌、气短、失眠、神疲乏力、烦渴、尿少等症状。

《黄帝内经》记载“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冬至重病”。夏天,人们要借助这个季节散发的特性,把春季的郁滞恼怒情绪宣泄出去,保持情志调畅,心神和缓,不然秋冬季节就容易患病。所以,这个夏天要多到户外活动,欣赏自然美景;要适当娱乐,身心愉悦;要大胆去爱,不要束缚自己……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若有相关症状请先咨询中医师,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治疗效果更佳。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刘剑锋.《心病多反映在大鱼际上》.【M】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项青.《三个坏习惯,夏天最伤身》.【M】季节养生.

【3】金迅.《入夏养心守则》.【M】健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