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鱼刺就能要人命,这几起“鱼刺案”告诉我们,吃鱼需谨慎

2019-12-11   母婴说

鱼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食物,它具丰富的蛋白质,即是妈妈们补身体的好物,也是孩子辅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况且鱼肉软嫩,对于牙齿没有长全,和咀嚼功能退化的老人来说更是补充营养的首选。但是鱼肉中的鱼刺,却是一个隐形的杀手,很多人会因为一个小小的鱼刺丢掉性命。

2013年12月,湖州的李女士在吃饭的时候被一个长2.5厘米的鲫鱼刺戳在了她的食管上,并且刺破了紧贴食管的主动脉,但是就血流不止。


家人把李女士送往医院的时候她都已经休克了,这时候医院的各大科室联合抢救,才把李女士抢救了回来。但是就是这样让李女士也是丢了半条命。

2015年1月,四十岁出头的张先生因为吃了红烧鲫鱼时鱼刺卡喉,导致了严重的喉头水肿,睡到半夜时导致了窒息的情况出现,被家属紧急送往医院,虽然医生们抢救了多天但还是没有抢救过来。

2017年9月,杭州的陈女士因为吃鳊鱼时,因为吃了几口鱼背上的肉,没有注意鱼肉中的鱼刺,而导致了颈动脉破裂出血。

据陈女士的表妹说,自己的姐姐被送往医院的时候跟个人都已经昏迷不醒,医生在检查的时候是看见鱼刺的。


但是手术的时候却找不见鱼刺,因为陈女士的出血量是在事太多了,几乎全身的血都被换了一遍。但是经过医院的四次手术抢救仍然没有救回陈女士的性命,她的生命终止在了28岁这一年。

不止是这些大人,孩子吃鱼其实是最容易被鱼刺卡喉的,因为孩子吃饭会比较的急,不像大人一样会细嚼慢咽。家长有的时候不留神把孩子照顾不周时,就会造成孩子被鱼刺卡住。

再加上孩子在被鱼刺卡喉后,不知道正确的急救方式,很多情况下会导致后果更加的严重。

关于鱼刺卡喉的事件想必我们已经听过不少了,可以说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这么几起事故,轻则住院治疗下来花费了高昂的医药费,重则就会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为什么一根小小的鱼刺就能致命,我们在面对鱼刺卡喉时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紧急救助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鱼刺都喜欢卡在什么地方

人体的食管有三个狭窄处,这就是鱼刺容易卡的地方:

1. 食道的入口出,从这张图中我们应该能很清晰地看到,鱼刺卡在这个地方是最容易的就是引起我们的吞咽困难,但是这个部位对于我们却不会致命。

2. 食道入口处的七厘米左右的位置,由于这里的食管是紧贴着主动脉弓,是最危险的地方,一旦鱼刺刺穿主动脉,就会造成大出血,我们文章中说道的陈女士就是大出血的原因造成了她死亡的后果。

3. 食管与胃连接的地方,这个位置容易引发感染,所以如果是卡在这个位置一定要赶紧就医,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我们小的时候都多多少少被鱼刺卡过,但家里的老人就会让我们用各种各样的偏方,比如说喝醋,说是醋能软化鱼刺,还有就是吞米饭。


说是让鱼刺进入到肚子里面就好了,亦或者是大量的喝水。

但是今天就要告诉大家,我们被这些所谓的“常识”“经验”骗了好多年,其实鱼刺卡喉后,只要是有“吞”这种动作的都是最危险的。

首先我们不能确定鱼刺在那个位置,是什么样的状态存在着,盲目的吞噬就导致鱼刺卡得更深,这样就会损伤我们的咽喉引起感染化脓、发炎红肿。

而所谓的喝醋就更不具有科学性了,喝醋不仅不能软化鱼刺、鱼骨等,有些醋因为浓度太大的原因,反而会烧伤口腔、咽喉、和食道黏膜,导致食管狭窄粘连。


那喝水呢?水没有腐蚀性吧!虽然说水没有腐蚀性,但是老人让喝水的原因就是想把鱼刺冲下去,但是如果鱼刺是比较小,且竖着存在的,那么或许还有点用。

但与此若大,且横着存在那即使病人喝再多的水都不起任何的作用。

当我们被鱼刺卡喉时,首先要判断的是鱼刺的大小,如果鱼刺小,且感觉鱼刺卡的位置不是太深,就可以通过呕吐的方式来吧鱼刺逼出来,。

但是如果鱼刺较大,且位置较深时,就一定要去医院,找专业的医生来取鱼刺,一定不能让家属或者旁边的朋友帮忙取这样很容易加重患者的病情。


这里还是要建议大家吃饭的时候要少说话,吃饭的速度也不要太快,细嚼慢咽才是王道。小编不知道你们以前有没有被鱼刺卡过,反正我小时候后被鱼刺卡过一次,那滋味真的是一言难尽啊!导致我现在长大了都不喜欢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