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老人被送养老院,坦言生男生女真不一样,网友:那是养的问题

2020-04-02   母婴说

人到老年,最希望的就是儿孙绕膝,老有所养。很多国人的传统思想就有一个叫"养儿防老",这个还能理解,因为人老了都要需要照顾的时候,为人子女在此时照顾年老病重的父母都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还有一个传统思想叫"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让很多父母和女儿之间有了很深的隔阂,甚至会给彼此心中伤害。

年老的父母如果躺在病床上,儿子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不能照顾,而女儿因为前期给予太少,关系产生隔阂,无法开口。

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我们常觉得,这些老人家非常可怜,新闻上出现的案例也非常多,但是纵观各种评论,网友们,多数得出来的结果是:不管生儿生女,都是教育的问题。

生男生女为什么不一样?

第一、老一辈的观念根深蒂固

如果农村家庭孩子中多的情况下,一般优先家中的儿子去读书受教育。而女儿则出去打工或嫁人。从小生活在缺爱的家庭里,很难再去爱别的人。

所以现实生活中,樊胜美这样的女生找男朋友也会相当的难。可以说,樊胜美不止那一个,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个。

几千年的男尊女卑的文化,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维,让很多老年人一直都保留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对自己的女儿如此,对自己的儿媳如此,甚至有时,有些女性在心底里会看不起自己。

第二、现实社会对女性的不平等待遇

除了思想的原因,不是重男轻女,是现实。我们农村人如果只生了一个女儿,是必然要嫁人的,等老了怎么办?

没有医保,没有养老保险,不可能搬去女儿家住吧。女儿也不可能天天往你家跑吧,就算女儿能顶住婆婆,老公的压力天天伺候你,她的日子真能过下去?不离婚才怪。

说个真实事情。有个亲戚说她认识一个朋友,那个家庭可生两个儿子,一直想要女儿,结果第三个是儿子,还没生就打算转让别人养。

这样的事情,换做有钱人家肯定高兴的翻天。但是对于条件不好的家庭却很苦恼。

家有儿女的父母应如何养育孩子?

第一、个性化教育

家中有男孩女孩,父母如何做到一碗水端平呢?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其实重点是个性化教育。虽然很多人认为一碗水端平就是对三个孩子一样好,给出一样的教养方法,我觉得这是不太全面的。

我们所以为的真正的公平是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天生条件进行个性化的教养,大孩子活泼好动就多带她运动,小孩子天生安静就多创造他喜欢的环境等等,顺应每个孩子的天性,而不是只做一个模子去复制。

第二、孩子在家中平等的权力和待遇

不论男女,首先要享受同等的权利,比如说同样的新玩具,或者同样的零花钱,父母一定不要偏心。

切记不要在孩子面前有明显的重男轻女的行为,现在的孩子心理和身体都比之前父母辈要成熟,思维也更加的开放,所以我们家长也要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国家在执行独生子女政策的时候,其实也无意中抬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无论男女,每家都只有一个,父母老后不管是儿是女都得赡养。

这是独生子女脱卸不了的责任,也让很多父母改变了养儿防老的观念。独生子女父母在婚前也会给女儿买房买车,做到和家里有男孩子的一样。

只有你在养孩子的时候一视同仁,孩子才能言传身教,复制你的省所做所为。如果你在孩子童年当中给他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阴影,可能很多孩子在长大以后都不愿意面对原生家庭的父母。

因为每一次面对都是对她心灵的再一次创伤。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如果你在孩子小的时候尽心尽力的照顾他,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男孩女孩都应该照顾父母,让父母在生前,感受到家庭的爱,子女的爱。所以我们现在的父母,更应该学会,一些育儿之道,孩子从小就在健康的观念和思想中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