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运用意义疗法在逆境中完成自我救赎

2020-03-09   二丫的小窝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堪称电影史上的经典,上映20多年来,在影迷心中的口碑节节飙升,拥有大量铁粉,它是IMDb《史上250部最佳影片》和豆瓣电影排行榜的双料第一,曾给予无数人勇气和希望,去度过人生中那些灰暗的时刻,时至今日仍是众多影迷心中的希望之光。

影片讲述的是20世纪40年代末,小有成绩的青年银行家安迪因涉嫌杀害自己的妻子和情人而锒铛入狱,在一座名为肖申克的监狱,等待他的将是终身监禁的惩罚。尽管是误判,但面对强有力的政府,安迪无能为力。从大家眼中的有为青年、人生赢家到背负两条命案的杀人犯,安迪的人生可以说陷入了彻底的黑暗,他是如何面对漫长的牢狱生活的?他20年如一日地在墙上挖越狱的隧道,对自由的渴望让他将一切痛苦忍受下来,他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证明了人在逆境中如何靠自己的力量重获光明。

安迪的经历让我想到了意义疗法的创始人维克多·弗兰克尔,他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在纳粹期间,被关进了集中营,面对集中营里极端、恶劣的环境,他不仅依靠自己顽强的生命力活了下来,而且利用集中营生活的经历,观察那些被关押的人在各种情境下的心理状态,作为研究自己学术的资料,给自己找到了活下去的动力,并以此发明了意义疗法,给绝望的人找到了生活下去的意义。

什么是意义疗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丰富,我们常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人活一辈子,到底是被什么东西驱动的。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心理学界两位大师弗洛伊德和阿德勒提出过不同的看法,弗洛伊德认为人生就是要追求快乐,内在推动力是性;而阿德勒认为人生就是要追求财富和权力,内在推动力是自卑。然而弗兰克尔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发现生命的意义,而意义疗法就是帮助精神崩溃的人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篇幅不大,但却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被美国国家图书馆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十本书之一,在全世界销量达到了千万册。说这本书有特点,是因为它并不是一本表现集中营痛苦的回忆录,而是一本在心理学上有重大意义的著作。

在纳粹时期,弗兰克尔全家都被关进了集中营,他的父母、哥哥、妻子都死于毒气室,而他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且在这种极端的生命体验中,开创了一种创伤疗法,就是意义疗法,简单地说,意义疗法就是给处在痛苦中的人找到一个生命的意义。

在集中营死去的人中,有些并不是被杀死的,而是自杀或者病死的。弗兰克尔发现,那些知道自己还有某项使命没有完成的人,最可能活下来。

对弗兰克尔而言,他的意义是什么呢?在他进入集中营后,没人在乎他叫什么,没人在乎他的身份地位,他只是一个号码为119104的囚犯。他的一部未完成的书稿也被没收了,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正是重写这部书的渴望支持着他战胜了严酷的环境,这也是他在集中营生活中找到的生命意义。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帮助人们找到了绝处逢生的意义,这样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

意义疗法是怎样起作用的?

1 对意义的追求能使人们产生精神动力,度过艰难的日子。

可能我们身边很多人认为,保持内心的平衡很重要,但弗兰克尔认为,适度的紧张感对于人的精神健康才是必要的。这个认知有点反常识,但是细想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比如刚刚退休的人,没有工作压力之后,反而一下子整个人都没有精神头了。再比如你忙碌了一周后,到周末终于可以休息了,反而会觉得有点空虚和厌倦,这还有个专有名词来形容,叫做“星期日神经官能症”,所以上班能抵御抑郁。那为什么说紧张有利于精神健康呢?因为当下状态跟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能够唤起人们潜在的斗志,召唤着人们去完成还没有完成的任务。人对意义的这种追求,就会让人的内心产生一股精神动力。不管是正常人,还是处在极端状态下的人,这种精神动力都是人们生活最好的支撑。

可能你会不相信,在集中营的人就是靠着这唯一的精神动力,才活下来的。有一个在集中营的犯人,梦见1945年的3月30号,战争就能结束,因为这个梦,他充满了希望,他相信这个梦正是上帝对他的启示。但是随着这个日子的临近,并没有战争结束的消息,到了3月29日,他突然发高烧陷入了昏迷,结果第二天就死了。突然失去勇气,导致他免疫力急剧下降,结果引发了潜在伤寒的发作。你看,精神力量居然可以左右着人们的生死。

安迪入狱后,没有悲观认命,他始终怀有对自由的渴望,在安迪还在监狱的时候,他告诉瑞德,等他出狱了,他要去太平洋边上的一个小地方——芝华塔尼欧,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为此他彻夜不眠地用一把小锤子在墙上挖越狱的洞,整整坚持19年,正是靠着对理想生活的渴求让他有了支撑,熬过了漫长的牢狱生活。

2 对意义的追问使人们在任何境况下都不放弃选择的自由。

在1944年的圣诞节到1945年元旦之间,集中营中的死亡率是最高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多数犯人天真地以为能在圣诞节前回家,但是希望的破灭,让他们越来越绝望,这严重削弱了他们的抵抗力,导致许多人死亡。相反,在集中营里,有些身体虚弱的人,比看似强壮的人生存能力更强,就是因为他们把恶劣的外部环境转化成了丰富的精神生活,这给了他们无限希望。所以即便是在集中营这种极端环境下,犯人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仍然主要取决于他自己内心的决定,而不单单取决于集中营生活的影响。

在监狱的播放室,安迪给所有狱友播放《费加罗的婚礼》,对于门外狱卒的撞击、恐吓,安迪全然不顾,将自己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那一刻,他让自己获得了自由。当瑞德告诉他,音乐在牢里没有意义时,他说:“就是在牢里才有意义,有音乐你才不会忘记,世上有些地方是石墙关不住的,在人的内心,有他们管不到的东西,是完全属于你的。”

正如《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所说的:“生命的艰难和困苦可以剥夺人类的其他一切,但唯独剥夺不了人类最后的一点儿自由,即人类无论在何种境况下都有选择处世态度的自由和选择自己行为方式的自由。”正因为安迪没有放弃这最后的自由,所以不同于老布鲁克出狱后的自杀选择,安迪如愿以偿地过上了向往的生活。

尼采说:“人类的高贵在于自身有决定价值的能力,不需要别人同意,他懂得自己给事物以荣耀。”尼采的思想中有三大命题:人生虚无,理论虚假,生命强健。尼采认为面对虚无的人生我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尼采用两个词来形容这两种人生选择:奴隶道德和主人道德。

奴隶道德,就是放弃自己生命的激情,用虚假的思想来约束自己、安慰自己,把人生希望寄托在虚妄的观念之中。

主人道德,就是放弃一切幻觉,直面虚无和荒谬,用生命的激情去自我创造,做一个勇敢、荒谬的英雄。这是尼采口中的“超人”,也是弗兰克尔所倡导的“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人”。

不得不说,人们一直拥有自我选择的自由,是选择抛弃生命,还是把苦难当成磨刀石,把忍受痛苦转化成对内在力量的考验,不同的选择,使人生具有了不同的意义,而那些能够将困苦的环境看作使人道德完善的机会的人,通过自我超越,使自己达到了人生意义的新高度。弗兰克尔认为,想要恢复人内在的力量,就必须让他们看到未来的某个目标,而对于当下的困境,自己是有不同的选择权的,这一点,对于任何遭遇厄运的人都适用,这就是意义疗法的内涵。

有哪些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中提出了三个帮助我们找到人生意义的途径:

01找到生命之意义的第一种方法是从事某项事业,取得成功,这个事业一定是让你觉得有意义的。

可以说支撑安迪度过漫长的牢狱生活的因素,除了他对于自由的渴望,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找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他不仅自己坚持相信希望,也在不断地感动狱友,让他们不要放弃。他为狱友们争得啤酒,把破败的牢房改造成干净的图书馆,他教愿意悔改的人学问知识,他鼓励年轻人上进求取学历,他还送给瑞德一个口琴,希望瑞德重拾爱好,安迪用自己的积极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人,这也让他在不幸的命运面前,找到了一丝慰藉,再次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意义。

存在主义治疗大师欧文·亚隆在他的书《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中提出“波动影响”的概念,就是你扔一块石子进水塘里,涟漪一圈圈荡开的那个过程,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中心,在有意无意之间影响着周围的人,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很多年甚至很多代,还会通过其他人再传递给更多的人,就像池塘里的涟漪一样不断扩散,所以虽然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可以通过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举动将生命以另一种方式传递下去。这个观念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的无意义感。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有死亡焦虑的患者,在参加一次中学聚会时,有位老同学激动地抱着她,感谢她在十几岁时给出的指点,这些指点不但改变了她自己的人生,还让女儿也从中受益。这位患者说她已经不记得给过什么指点了,但听到这番话,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有意义,而对死亡的焦虑也大大减轻,这其实就是波动影响的效力,而当你能投入到某种事业中时,更能体会到它的存在。

02找到生命之意义的第二种方法是通过体验某种事情——如真善美——通过体验自然和文化或体验另一个人的独特性——就是说去爱某个人。

在集中营时,有一次弗兰克尔在一个寒冷的早晨,被看守拿着枪托驱赶着前往工地,脚上的冻疮让他每走一步路都非常艰难。但这时,他想起了自己的妻子。他唯一的希望是妻子可以在集中营中比自己过得好些,不会经历这些事情。就是这个时候,他突然领悟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对一个人的爱是可以远远超过爱她的肉体本身的。无论爱人是否在场,是否健在,都不影响爱在精神层面的含义。在集中营这种生活极端匮乏、人们高度紧张并且一无所有的时候,哪怕是对爱人片刻的思念,就可以让人领悟幸福,获得精神的满足。弗兰克尔对妻子的爱和思念,也是他在集中营中生活意义的一部分。

弗兰克尔把爱定义为是人类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所以它自然也是人们找到生命意义的一个方式。他是怎么赋予爱意义的呢?弗兰克尔认为,只有在深爱着一个人的时候,你才能完全了解这个人,了解他的本质,了解他的潜能。可以说,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所以通过爱,你能够帮助对方认识到他的潜质,从而实现他的全部潜能。

03找到生命之意义的第三种方法是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即便是面对不可改变的厄运,人们也能找到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尔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名年迈的、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全科医生向弗兰克尔咨询,他无法接受妻子的死亡(她在两年前去世,他爱她胜过世上的一切)。

弗兰克尔对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医生,如果你先她而去,而你太太在你死后还活着,那会怎么样?”

医生回答:“那她可就受苦了,她怎么受得了啊!”弗兰克尔告诉他:“你看医生,她免除了这样的痛苦,你替代了她的痛苦——当然,代价是你现在还活着,并且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

在一定意义上,一旦找到了意义(比如牺牲的意义),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

隆冬带来严寒,我们必须颤栗。夏天带着溽暑回来,我们必须出汗。在某些地方我们可能遭遇野兽,或者比野兽危害更大的人……我们无法改变事物的秩序……我们根据这一自然规律调整自己的灵魂,使它们顺应它,服从它……凡是你不能改变的,最好忍受来。

——塞内加

意义疗法教给我们的不是控制生命中发生的事,而是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的情绪和行动。在面对人生必经的苦难时,它也在提醒我们,人性只有借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升华。

结语: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人类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存在方式,一种是非本真的存在,这是一种日常生活模式,你完全沉沦于周围的环境中,被身边事物支配,追求那些转瞬即逝的东西:财富、地位等;另一种是本真的存在,你关注的是存在本身,对生死有清醒的认识,也因此更热切地追求人生的意义,并勇于承担对自己和他人的责任。毫无疑问,有意义的人生一定是本真的存在模式。

中国学者周国平很赞同弗兰克尔和他关于苦难的精神价值的观点,他说:“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因为它来之不易,所以绝不会轻易丧失。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其实意义疗法强调的是非常简单的道理,那就是用积极的态度看事情,积极不是假装开心,而是在困难出现的时候依然自由选择自己的心境,就像在集中营选择有尊严地活下来的幸存者,就像被误判入狱依然坚信希望的存在的安迪。但简单的道理真正践行起来却很难,好在我们可以在遭遇人生逆境的时候可以多想想弗兰克尔,想想安迪,想想他们的遭遇以及所采取的态度,相信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