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斯巴甜的安全性成为热点,市场从来没有空穴来风,许多下游用户已经开始寻找更安全的代糖产品,甜味剂市场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
从整个代糖品类而言,总共分为三大类:
(1)高倍甜味剂:多为人工合成,主要为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纽甜等。其中糖精、甜蜜素已经逐渐被各国限制使用;阿斯巴甜目前安全性还有待考证。
(2)天然甜味剂:目前使用较多的主要为绵白糖、甜菊糖、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等糖类物质。这些甜味剂大多属于人们耳熟能详的植物提取物,安全性已经经过千百年来的检验,但因热量高,易导致肥胖等多种健康隐患,故怕糖人群来讲并不友好。
(3)功能糖醇:主要包括木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等。这些糖醇类添加剂甜度与蔗糖相近或相似,有的入口有清凉感,同时可以宣称低糖或无糖,如赤藓糖醇就是“某林”饮料的主要甜味原料,因有官方文件,可以说明“0糖、0脂、0卡”。这些糖醇大多为化学合成或生物酶法发酵制得,广泛应用于代糖市场,目前并未有证据证明其不安全。还有一种低聚糖类产品,虽然也可以作为甜味剂,但因其有益生元功能,过量服用可能导致腹泻,故一般不单独作为甜味剂使用。
从未来的趋势来看,真正的代糖还是以糖醇与高倍甜味剂复配为主,但这部分份额在代糖的大品类里占比不太高,虽然在饮料里看到很多零糖零卡零脂的宣传,但是在更多焙烤、零食里面这种低糖和减糖的应用还存在相当大的空白。所以从代糖产品的品类上来看,1.0时代我们用果葡糖浆来替代蔗糖,市场份额很大。替代蔗糖的品类里果葡糖浆是最大的,但是果葡糖浆还有很多问题如有热量,造成肥胖、龋齿等。用零糖或者低卡的糖醇取代的份额占比仍然较少。 虽然后面延续出来一些功能型低聚糖,功能型膳食纤维和甜味剂复配也可以达到代糖的效果,现在主体代糖还是以低倍糖醇和高倍甜味剂复配为主,从前景上来看还是趋向于更加天然健康的一个大方向。
从天然方向来讲糖醇里最具代表的仍然是赤藓糖醇,其他的木糖醇、麦芽糖醇等是人工合成的糖醇,且除赤藓糖醇外其他糖醇都存在热量,其他方面无论是安全性还是耐受量包括整个的代谢通道上,还是和赤藓糖醇存在较大差异。
阿斯巴甜事件之后,甜味剂和代糖产品市场如何走向,您有什么见解可以留言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