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草是“丑书”的鼻祖?张旭、怀素、徐渭表示“这个锅我们不背”
当今书坛乱象丛生,“以丑为美”“标新立异”之人多了去了,有的写字靠“吼”,有的发明“射书”,有的发明“盲书”,还有的干脆把书法和行为艺术结合起来,创造出“即兴书法”。坦白来讲,有的人确实挺有想法,但大部分都是为了“博人眼球”而已。
“盲书”
看了这些人的作品,有网友提出,“丑书”乱象的主要责任者就是古代那些狂草大师,正是他们的不拘常法,给如今这些“大师”提供了“合法性”,他们把矛头指向了三个人,他们是“草圣”张旭、怀素和明代大才子徐渭。
“射书”
首先,“吼书”的发明者就是怀素,史籍记载怀素创作时“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他与张旭都在京城达官显贵家中“表演”过即兴草书:先是喝酒,酒后忘性便开始挥笔,一边长啸一边创作,只需要很短时间,一幅洋洋洒洒千百字的作品就完成了。
怀素《大草千字文》
至于张旭、徐渭,创作时也不拘小节,要么“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要么“墨汁淋漓,狂放恣肆”。他们的行为给了当代书法大师灵感。另一方面,对于不了解书法的朋友,张、怀、徐的狂草和如今的“丑书”都一样,满目狼藉,一个字也看不懂,而且他们三个也都致力于创新。
怀素《圣母帖》
事实果真如此吗?当今书坛的乱象还真怪不到狂草身上,张旭、怀素、徐渭表示“丑书的这个黑锅我们不背”!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如果真要给“丑书”找个古人当替罪羊,那也应该是柳公权,毕竟他是米芾钦点的“丑书恶札之祖”啊。
怀素《自叙帖》
张、怀、徐三人有着深厚的古法基础,他们精研古人笔法,由楷起家,进而学草书,并在狂草上有所成就。张旭能“得右军之法”,怀素受张旭影响,也直追“二王”,而徐渭“颠覆古人笔法”的前提也是得先悟透古人的法度。
张旭《古诗四帖》
张旭、怀素合称为“颠张狂素”,前者着重在草书中抒发情意,从他的《古诗四帖》《肚痛帖》中能看到情感起伏决定书写的节奏,他的笔画质量极高,中侧锋并用,点画粗细、墨色浓淡、结构轻重和起承转合、提按顿挫、圆转方折既狂放又不失法度。
《古诗四帖》
而怀素更注重法度,他的《自叙帖》《小草千字文》笔笔中锋,善于使用圆笔,即使狂草也能感受出运笔的刚劲平稳、从容不迫。徐渭的狂草受明代心学影响,再加上其本人精神状态的癫狂,其狂草个性是三人中最强的。
徐渭《白燕诗》
他更注重在狂草中灵活运用提按、绞转,结字更为奇宕跳跃,用墨的枯润对比也更洒脱,还打破了书画界限。这些看似狂放,但也有法度可循,所以学者形容怀素是“法度中的狂放”、徐渭是“狂放中见法度”,而张旭介乎两者之间。
《白燕诗》
反观当代的“丑书”,笔画线条无任何质量可言,找不到任何法度可循,点画连带、结体、节奏和用墨也都无任何法度,简而言之“没有技巧,全是感情”,这怎么跟这三位狂草大师相比呢?
《白燕诗》
大家对狂草和“丑书”有何想法,欢迎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