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怎么才能进步快,沈鹏启功总结出这一方法,比问王羲之都靠谱

2023-12-19     书法网

原标题:书法怎么才能进步快,沈鹏启功总结出这一方法,比问王羲之都靠谱

书法怎么才能进步快,沈鹏启功总结出这一方法,比问王羲之都靠谱

学书法的朋友一定期盼自己不断进步,能有所成就,但很多人也会经历一段痛苦的“瓶颈期”,此时会产生绝望感,怎么也看不到长进,甚至有的人从此就不再写书法,丧失了这一乐趣。陆游曾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度过了这段“瓶颈期”,个人书艺就有小成了。

这说得容易,那有没有能提高进步速度的方法呢?虽说欲速则不达,但在勤学苦练基础上,有一种方法或许能算得上一种捷径,当代书法家沈鹏先生称之为“三上法”,启功也曾经对它表示认可。何为“三上”,它指的是“桌上”“地上”和“墙上”。

当我们写完一件作品时,先放在桌子上观看揣摩,再放到地上进一步欣赏,最后再钉到墙上观察,如此一番就能够看出自己有哪些需要改进地方,自然也就进步的快了。其实这种方法是古往今来,众多书法家的经验之谈。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尤其是王羲之作品,临摹得非常刻苦,他说:“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于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理,然后可以临摹。”除了放桌子上,还要挂起来看。北宋黄庭坚也是如此:“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随人意”。

有人请教当代书法家启功,问他怎么把字写好,启功先生直言:“问我不如问墙壁,掌握了这种方法,哪怕是王羲之活着,颜真卿没死,问墙壁也比问他们强”。为什么从桌到地再到墙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呢?

首先,书法放在桌子上看,总体会是一种俯视的视角,我们的眼睛与作品会形成一定的错位与倾斜,如此一来,字的结体、布局等方面的问题很容易看不出来。而且,每天低头临帖、低头写字再低头欣赏,容易产生视觉上的惯性,一些问题变得不容易被发现。

其次,放在地上看。这样做会使得自己观看时必须弯腰或跪地贴近,整体上专注度会有所提高,而且视野会集中在卷面的某一部分,比较容易看出一些细节上的问题。而当站起身时,眼睛与作品的距离拉长,还能将整幅作品尽收眼底,从整体上把握。

最后,上墙观看。当我们把作品钉在墙上合适位置时,目光与卷面呈正视视角,角度垂直,这种角度比之仰视、俯视更精确、更到位。更利于我们去打量整幅作品的宏观与微观,而且这种状态下,卷面与光线、周围环境最自然,如果大家去博物馆、美术馆看展,会发现书画作品都是这样布置的。

通过这三种方法,如果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优秀之处,就要发扬,不足之处马上改正,进步自然就变快了。能尽快发现问题、改正问题,进步变快,水平自然越来越高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c6f0f044a31badf264ef4049fbbb1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