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水蛭,可能很多人都比较陌生,但要说起它的俗名——蚂蟥,很多朋友应该会恍然大悟并且心有余悸吧。
咱们都知道,有些水蛭是会吸血的,而且它们的叮咬一般是没有感觉的,也就是说,水蛭如果趴在你身上吸血,你都不一定能知道。
看到这,不免让人产生了一丝疑问,有些水蛭会在人体表面吸血,可水蛭如果被人不小心吃到肚子里了,那还能在肚子里存活吗?
曾有个5岁的小男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经常出现喉咙疼、呼吸不畅、睡觉打鼾等情况,后来带到医院检查一看,医生发现男孩的气管内竟然有一只长约7-8厘米的活水蛭。
另一则报道,一位40岁左右的农民,曾因在劳动中先后多次饮用小溪生水,他先是感觉口腔牙龈处刺痒,然后用手在牙龈处拨出了一条水蛭。
可这还没完,一段时间后,他的鼻腔又反复出血,去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他的双侧鼻腔内有活物,医生用钳子夹出活物,才发生是水蛭,关键还不止一条,竟然有3条之多。
通过这两则报道,咱们可以得知,水蛭如果不小心被人吃到肚子里了,是可以在人体内存活的,但存活的位置好像有所讲究,不是在气管内就是在鼻腔内,这是为什么呢?
水蛭,俗称水蚂蟥,属于环节动物,它的种类繁多,在全世界很多地区都有分布,在我国就分布着100多种。
水蛭一般生活在各种湖泊、池塘、水田之中,以有机质丰富的池塘或无污染的小河中最多。
水蛭的生长适温为10-40℃,北方地区温度低于3℃时,水蛭在泥土中进入蛰伏冬眠期,等到了次年3-4月份温度高于8℃左右时出蜇活动,而6-10月则是水蛭的产卵期。
为什么水蛭叫水蚂蟥?
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水蛭只是蚂蟥的一种,而蚂蟥主要分为水蛭和旱蛭,蚂蟥的俗称是蛭,而不是水蛭。
那水蛭和旱蛭有什么区别?
(1)生活环境的区别
水蛭终生生活在水中,而旱蛭则主要生活在潮湿的草地或者竹林之中。
(2)外形的区别
水蛭的前后粗细一致,身体呈黑色,比较细长、匀称,所以在水里游动时呈波浪形,像一条黑色的带子。
而旱蛭的前后部差异较大,整个身体从前到后是逐渐变粗的,前面往往不及后面一半粗,旱蛭的体呈黑褐色,并且它们的表皮与肌肉层之间有一层纤维结缔组织,所以只要用手去触碰它们,它们的身体就会迅速地收缩成一个球,弹性十足。
大多数人都觉得水蛭具有吸血的特性,其实这只是我们对于水蛭的刻板印象,因为绝大多数水蛭都是杂食性动物,常以水中浮游生物、昆虫、软体动物为食,只有少量水蛭以吸食动物的血液或体液为食。
比如医用蛭就是其中之一,医用蛭体狭长稍扁,略呈圆柱形,体长3~5厘米左右,主要生活于水田及沼泽之中,以吸食动物的血液为生。
因为吸血的特性,所以水蛭也被划分为“有吻蛭”和“无吻蛭”两种。
有吻蛭是指水蛭咽部有肌肉质的口器,这也被称为:吻部;无吻蛭则没有这个器官,但它们却有锋利的半圆形颚片。
有吻蛭平时的吻部都隐藏在咽部,只有在吸血的时候,吻部会直接从口中伸出来,并刺入到宿主的体内,吸食血液;而无吻蛭在吸血的时候,会用其口中锋利的颚片切开宿主的皮肤,让血流出来吸食。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有吻蛭”还是“无吻蛭”,它们都无法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内,因为它们头部的吸盘只是起到了一个固定的作用,真正用来吸血的是吸盘中的口结构。
水蛭的吸血量是十分巨大的,一般情况下,水蛭能够吸食自己体重2-10倍的血量。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主要是因为水蛭在吸食血液时,其唾液腺中会分泌出一种名为水蛭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抗 凝 血的作用,会让被吸食者的伤口持续流血,这样水蛭就可以一直吸血;此外,水蛭在吸食血液时,被吸食者一般没有感觉,所以水蛭才可以一直吸血。
那为什么水蛭吸食我们的血液,我们却没有感觉呢?
一般来说,蚊子在吸食我们血液时,我们可以感受得到,可为什么水蛭吸食血液时,我们却没有感觉呢?
对于这种奇怪的现象,此前也有科学家给出解释,那就是水蛭在吸食血液时,可能会从唾液中释放出一种麻醉因子。
但经过后来的研究发现,水蛭的唾液中并没有任何的麻醉成分。
因此,对于这种现象,目前还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但也有观点是这样认为的:
蚊子是在空气中对我们进行叮咬、吸血,而水蛭则是在水里对我们进行叮咬、吸血的,而人在水中的时候,皮肤本身就受到了水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会分散我们腿部对细微伤害的感知能力,所以当水蛭吸食我们的血液时,我们几乎是感觉不到的。
这种观点虽然言之凿凿,但目前还没有得到相关的证实。
首先,水蛭确实是雌雄同体,它可以当爸爸,也可以当妈妈,但它的繁殖还是需要有异体,一个水蛭是无法完成繁殖的。
所以水蛭如果钻进了人体,在人体内是无法寄生出一堆小水蛭。
其次,水蛭虽然可以靠吸食血液生存,但它们并非寄生虫,所以它们的生存是需要依赖氧气的,如果长时间在无氧的环境中,水蛭也是无法存活的。
因此,水蛭如果不小心被人吃到肚子里了,在肚子里是没法存活的,因为人体的肠胃中几乎没有什么氧气。
此外,人体的胃中含有胃酸,而胃酸是一种腐蚀性较强的酸性溶液,它可以将胃里的大部分食物都消化掉,也就是说,水蛭要是进入肚子里,很快就会被胃酸消化了。
不过,虽然水蛭不能在肚子里存活,但在人体的其他部位,却是可以存活的,就比如气管或者鼻腔等地。
这主要是因为气管和鼻腔等地有气流经过,这不仅给水蛭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氧气,而且还提供了吸血的环境,所以水蛭才可以存活下来。
总之,如果不小心把水蛭吃进肚子里了,但水蛭并没有直接进入到胃里,而是附着在了体内一些有气流经过的地方,那水蛭就有可能存活下来,并且久而久之,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定得危害。
而一般能寄生在人体内的水蛭,个头都比较小,不容易被肉眼所发现,比如鼻蛭、颗粒牛蛭等等,它们一般在泉水或者溪水中活动,如果有人不小心生喝了这些水,水蛭就有可能进入人体内。
所以咱们在野外的时候,尽量不要随意饮用泉水或者溪水,就算里面没有水蛭,也可能有其他寄生虫,一旦进入人体内,同样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水蛭一般只吸食裸露在外的皮肤,所以在野外的时候,咱们尽量穿长袖、长裤,如果要下水,最好穿长靴,并将裤脚塞进靴子里,把靴口绑住,这样才能让水蛭没有可乘之机。
如果发现水蛭正在吸血该怎么办?
如果发现水蛭正在吸血,切记不要用手强拽,因为这样做,它们反而会吸得更紧,而且如果强行拽掉,水蛭的口结构也有可能会留在我们的伤口内,可能会引起感染。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轻轻拍打水蛭叮咬部位附近,或者将洗衣粉、盐撒在水蛭身上,这样水蛭很快就会脱落了。
而当去除水蛭后,我们需要用肥皂水简单地冲洗一下伤口,然后贴上创口贴就可以了。
大多数水蛭都生活在溪流、河流等区域,离开了水,水蛭基本上就无法对我们造成任何威胁。
所以我们在野外游玩的时候,尽量不要去溪流、河流、水库等陌生水域游泳、玩水;也不要随便喝未经消毒、煮沸、过滤处理的生水。
水蛭如果不小心被人吃到肚子里,虽然无法在胃里面存活,但还是可能在人体内有气流的地方存活的,比如鼻腔、气管等地,因此,咱们在野外的时候,千万不要直接喝泉水或者溪水,这样才能防止水蛭或其他寄生虫被误食进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