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崇福(1918-2011),超声学家,中科院院士,1918年6月15日生于中国宁波。1940年毕业于华中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44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195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40年-1941年以及1943年-1948年任教于华中大学物理系,1951年-1955年在布朗大学应用数学系进行超声学研究工作,1956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继续超声学研究,先后在物理所、电子所、声学所任研究员,曾兼任室主任、副所长。199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在超声学范围,对超声在固体中的散射、超声压电换能器的行为、压电晶体中和人体软组织中的超声传播、功率超声、激光超声等等方面,合作发表论文约百篇,其中对固体中声散射的早期论文是国际上本领域的奠基之作。 [1]
应崇福院士是著名物理学家、超声学研究奠基人、声学领域著名教育家,中国声学学会第一届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创建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1] 应崇福院士50年代在美国发表的有关固体中超声散射的论文,是国际上该领域的开拓之作。他在固体中超声波散射、电压换能器瞬态特性、功率超声、晶体声学等超声学的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在组织推动中国对超声学的研究和技术应用以及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1940年毕业于华中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士学位。1940年-1941年以及1943年-1948年任教于华中大学物理系。
1944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
1951年-1955年在布朗大学应用数学系进行超声学研究工作,
195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
1956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继续超声学研究,先后在物理所、电子所、声学所任研究员,曾兼任室主任、副所长。
199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在超声学范围,对超声在固体中的散射、超声压电换能器的行为、压电晶体中和人体软组织中的超声传播、功率超声、激光超声等等方面,合作发表论文约百篇,其中对固体中声散射的早期论文是国际上本领域的奠基之作。
应崇福长期从事超声学的研究,涉及超声学的多个方面。其中50年代发表关于弹性介质内球形障碍物对超声散射的理论性论文,开拓了国际上超声在固体中散射领域的现代研究;80年代独创地用显示方法系统地观察了玻璃中多种障碍物对超声散射的连续过程,并部分进行了理论分析。对超声压电换能器提出了几项新的理论,包括换能器辐射超声的新的第二机理;对压电介质中和表面上的超声产生和传播,发现了压电介质内的电磁,声头波。在超声应用方面,曾主持承担几项国家任务和由于两项发明获得国家奖。对超声学在中国的普及和推广,起过一定的作用。
主编《超声学》和与人合写《超声在固体中的散射》专著、出版《应崇福论文选集》,存于宁波市图书馆“地方文献,甬籍名人名作库”。
1993年担任中央电大大学物理课程"声学"专题主讲教师并主编教材《大学物理--当代物理前沿专题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任《应用声学》期刊主编至今、美国《波动》及英国《超声学》的国际编委。指导硕士生及博士生20余名完成学业。获国家奖4项及中国科院奖2项。曾任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事长等职务。
学生时代
应崇福生于宁波长于武汉的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中。小
应崇福笔迹
的时候他上的是私塾,老师不教纯中文以外的课程,自己的英语和算术全靠父亲和干爹来教授,正因为如此,为他的英语成绩奠定了好的基础。1938年武汉沦陷后,20岁的大学生应崇福跟随(武汉)华中大学搬迁到中国的西南边陲,云南大理。1941年,应崇福到西南联大研究生院攻读物理学硕士学位,这一年的物理专业只招收了3名硕士研究生。他描述那是“苦中充满魅力”的岁月。考上名师云集的西南联大,让年轻的应崇福既兴奋又倍感压力。尽管此时中国国内环境动荡不安,但西南联大的师生仍然坚持研究学术、教书育人,战争反而坚定了他们的信念:自己所学、所研究的成果将来定会在中国的土地上有用武之地!作为学生,应崇福的生活过得相当艰难,上课之余靠做家教来赚取生活费。谈到联大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应崇福说:“在联大,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科学的学术思维方法,学会了怎么思考问题,对学术、对真理的追求,研究学问切忌浮躁,做人更不能斤斤计较。各位名师的传授使我的知识面扩大了,极大地加强了各方面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一种精神,一种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两年联大时光,为应崇福打下非常坚实的人生和学问底子。1943年他又从昆明回到了大理,在华中大学教课。1945年抗战胜利,华中迁回武昌,他又在武昌继续教书直到1948年。
留学美国
1948年,应崇福依靠华中大学提供的路费补贴和
应崇福
美国布朗大学提供的助学金,到美国布朗大学攻读博士。当时,布朗大学物理系是国际上超声学研究方面实力最强的机构之一,但1951年应崇福的博士论文却是电子物理方面的,发表的也只是很短的两页。因为提出和过去几年不同的机理和观点,仍然得到老师的赞同,以全A成绩拿到了博士学位。应崇福准备博士一毕业就回国,但正值抗美援朝,美国当局禁止全部中国在美留学学生离境,只得在美国滞留下来,在布朗大学研究生院职工的帮助下,在应用数学系的金属研究所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应崇福说:“这个临时工作让我同超声学结下了半辈子的情缘”。
超声研究
应崇福从此闯进了超声领域。此时正是研究所的初创时期,他在接触了最前沿的超声学研究的同时也很快拿出成果。其间,他作出的最有影响和最为突出的重要成就是“固体中超声散射理论”,在当时,对固体中的单体散射还没有人作过系统的研究,这是因为固体中既有纵波又有横波,加之由于当时关心这一问题的人不多。随后,应崇福发表在JAP上的论文逐渐被公认为固体中散射领域的奠基之作、经典之作,成为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超声定量检测的理论基础,一直被国外大量引用。仅SCI检索到的从1980年开始到1996年期间的引用次数就有14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