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1923年10月31日—2002年5月31日),女,出生于北京,物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1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
1944年毕业于广西大学。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2年5月31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李林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温超导的研究,195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集体奖三等奖。
人物生平
1923年10月生,生于北京。原籍湖北黄冈,李林出生时,父亲李四光在北京大学任教,母亲是学钢琴的,是北师大附中的教师。科学与艺术结合,使李林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她4岁时已能读书写字,5岁开始弹钢琴,常跟父亲爬山和野游。父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忠诚朴实的思想作风对李林影响很深。李林从小就立下志向,学科学、搞科研,幻想着将来也像爸爸一样成为一名科学家,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34年,李四光偕家到英国讲学。11岁的李林在伦敦和英国小朋友同堂学习,2年后回国。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李四光一家由北京迁往上海,之后落脚广西桂林。李林在桂林没有读完高中,便以同等学历考入广西大学机械系。
1944年,她大学毕业后,到成都航空研究院工作,任机械组助理员。2年后,李四光在李约瑟夫妇的介绍、帮助下,为李林争得英国文化协会的奖学金,她漂洋过海到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金属物理专业硕士学位。面对全新的金属物理学科,李林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祖国学好本领,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为祖国开辟一条通往科学殿堂的振兴之路。
1946年7月,李林获得了英国文化协会奖学金,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在伯明翰大学,李林师从金属位错的发现者考垂尔博士,开始在金属物理这个新的领域内探索。由于在国内学的是机械工程,李林在物理、数学方面的基础与考垂尔博士所要求的还有一定差距。
1948年,李林的论文《高纯铝的蠕变》通过答辩,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物理冶金硕士学位。经科托尔博士推荐到剑桥大学冶金系试验室做试验员。李林申请到英国金属学会奖学金,于1949年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习金相学和电子显微镜。李林在纳丁教授的指导下,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金属材料的显微结构。1950年她带着《电子显微镜科学》的论文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国际电子显微镜学会。
1951年11月,李林博士论文《低碳钢的时效硬化》答辩的第二天,没等拿到毕业文凭,便踏上回归的旅途。同年10月,27岁的李林来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所。她在冶金所的工作主要是研究包头铁矿的高氟炉渣腐蚀问题、球墨铸铁等课题。
1958年,李林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祖国核事业,她毅然离开爱人和独生女来到京郊401所,出任6室副主任。她忘我地投身到艰辛和危险的热室试验工作中,特别是从事了大量原子反应堆材料的辐照实验。这是项放射性强、技术要求高、工作艰苦的行业;而且会影响生育,通常不让女性参加,但李林总是坚持到生产第一线,组织协调各项生产任务,哪里最危险、最艰苦,李林就出现在哪里。
1964年,李林由401所调入194所,参与08、09工程的研制工作,对其核心部位的金属铀和二氧化铀的腐蚀性进行热室考验分析,研制新型材料和特殊元件,指导和参与各种元件的生产和检查工作,最后组装和技术把关。
1973年,李林调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从事新的科研工作——超导。
1973年,李林来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从事超导磁铁和超导线材的研制工作。于1978年到物理研究所与超导物理学家赵忠贤合作,从事探索高临界温度超导体的研究。赵忠贤研究超导体物理,李林研究超导薄膜的制备工艺和成相规律。
1978年10月,李林调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9室,任室主任,开始进行超导研究工作。在国际超导研究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1980年,李林用自己设计的吸气溅射仪第一次在中国制备出了临界超导转变温度最高(23K)的A15相铌三锗薄膜,这在当时国际上也是为数不多的。同年,李林和邹承鲁双双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这样,在华夏大地上,出现了一个拥有三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家庭。
1980年,曾得到Tc=23K的A15NB 3Ge薄膜并提出成相规律,获得国际同行的好评。
1986年,李林用直流磁控溅射及后热处理法获得了Tc=27K的锶镧铜氧超导薄膜。
1987年至今开展了高温超导薄膜与器件的研制,达到国际水平,发表论文百余篇。
1987年,李林和她的研究组在国内首次采用溅射方法制备出高临界温度钇钡铜氧超导薄膜。
1988年,她制备出了Tc=90k,临界电流密度Jc=1.34×106安培/平方厘米的钇钡铜氧超导薄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她后来发表的文章看,所采用的是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同样的后热处理工艺。李林从事的超导薄膜制备就是架设着一条由基础研究通向工业化应用的金桥。
1991年又指导学生用原位直流磁控溅法制备出多层超导薄膜。
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5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