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发布230项行业标准,其中两项涉及电动自行车领域:《电动自行车用电动机及控制器》、《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充电器》。
《电动自行车用电动机及控制器》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用电动机(包括含减速器的电动机)及控制器的产品分类、一般规定、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充电器》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组充电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充电器。
之前的电动车自燃事件,充电不当等原因,让人们对于“锂电”产生了恐惧的心理。此次标准的完善淘汰掉不合格的产品,提升电动车的安全等级,这也会让电动车在交通工具中的地位提升。
2019年4月15日,《GB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也就是新国标实施,电动车的定义被重新划分,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车速、整车重量、电动机功率、电池电压、外形尺寸、防火阻燃等关键指标都有了明确的规定。
自新国标实施以后,电动车行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这个号称“史上最严”电动自行车国标,对于规范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巨大的电动自行车市场具有重大影响。而这一切,也只是刚刚开始。
首先开始进行电动车标准细化的是2020年4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发布的《电动自行车用塑料零部件通用技术要求》,塑件是电动自行车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到车子70%甚至80%以上的面积。
紧接着是“一盔一带”的实施,甚至一度引发了“头盔热”,使得头盔卖出了天价。头盔的实施也让电动车上路有了更多的保障,不会让电动车继续无规矩不成方圆,谁都可以随便骑的现象。
标准化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高标准可以淘汰掉一些浑水摸鱼不顾用户生命安全的企业。各项细节的不断完善让整车的质量越来越有保障,行业也渐渐在脱离野蛮生长的状态。接下来,还会有哪些方面可以即将完善,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