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动车上牌工作的全面推进,各地相关部门多措并举,通过增加设立集中上牌点、主动进社区等方式,加快推进电动车上牌工作。而为了方便消费者,很多电动车商家也会提供“包上牌”等一条龙服务。然而,对于一些无法上牌的超标电动车,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达到“包上牌”的目的,居然弄虚作假、蒙混上牌。
在福州,就有这样一个案例:
陈某是一家电动车专卖店的经营者,因担心自己店内的超标电动车无法上牌而滞销,便对外宣称他出售的超标电动车手续完备,可以上牌。陈某从一废品收购站购买了大量旧电动自行车的车牌,并联系相关部门的合同工任某,以每条信息60元的价格,要求任某帮忙查询旧车牌的车辆、车主等相关信息。
随后,陈某指使员工张某通过打印机将获取到的信息,套打到通过网络购买的空白发票、空白行驶证上,伪造电动自行车报牌所需的行驶证、发票等证件材料提供给消费者。
近日,仓山区法院对这一案件依法作出判决,被告人陈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5000元;被告人任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被告人张某犯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同样发生在福州,日前,有媒体曝光,台江区一家汽修厂内停满了电动车,现场有人在对车辆进行装卸,这些电动车就是不符合福州换牌条件,被退回的车辆。而这些车辆,将在在此地通过补开假发票、套用其他人的证件信息等手段,重新办个新身份,好顺利换牌。
目前,该媒体已经向有关部门报案,而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此前有电动车门店承诺包办上牌,只需车辆到场,其他信息均可造假,这样的“生意”络绎不绝。
小编要提醒广大行业商家,如此歪门邪道,还是不做为好。多行不义,终究会自尝恶果。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千万不要购买来源不明、无安全性能保障的电动车,否则自身的合法权益将无法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