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做家庭教育时间越长,越意识到,孩子真的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什么样,看父母就知道了。
如果,父母有素质、有涵养,不斤斤计较,不小肚鸡肠,接人待物有礼有节的,那么,孩子也必定开朗、阳光、积极向上,与人相处随和礼让;相反,如果父母凡事都从自己出发,总考虑自己吃亏还是占便宜,那么,这样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也自私自利、霸道任性。
以下这三种父母很招人烦,自私自利,不受人欢迎,孩子也不讨人喜欢!
网报,一妈妈把女儿送到幼儿园,保健老师发现孩子手足口症状,让她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妈妈告诉老师:她已经知道女儿得手足口了,但是,儿子手足口住院还没好,她没空照顾女儿。既然已经幼儿园交了学费,幼儿园必须接受孩子。然后,就把孩子丢下,去医院照顾儿子了......
还有一个类似的妈妈,弟弟水痘,姐姐被传染,妈妈带着弟弟去上海,把姐姐送来幼儿园。打过疫苗后发作的水痘初始的症状一般都很轻,等老师发现时已经一天多了,最后,班上三个孩子被传染,整个班停课一个多月。
孩子患传染性疾病,却隐瞒病史,非要上学,传染其它的孩子的家长不在少数。有的虽然没去上学,却去了公共场所,淘气堡或饭店等,也会导致其它孩子被传染。
这样的家长,遇到后,让人气愤又无奈。虽然被传染不是百分之百的,但是,只要有可能,就不应该让得了传染性疾病的孩子隔离,不要出门。
所谓道德,就是心中有他人。只想自己不顾他人,别说公德心,连“德”都没有。这样的自私自利,与故意伤害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学校老师有偿补课,是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可是,有些家长一边谩骂举报,一边却找教师为孩子补课。
对这样的家长来说,在校老师有偿补课实在无法忍受,愤怒之余,就会举报,让相关部门来抓、来制止,而这,常常针对的是自己孩子的老师。也就是说,自己孩子老师在外有偿补课,家长就受不了。
但是,家长又担心孩子不补课成绩落下,不补不行,于是,又千方百计找老师给孩子补课,尤其毕业班的孩子,家长觉得文化校的老师不行,没有一线实战经验、信不过,于是,花重金找一线的在职教师,要知道,稍微有些名气的老师就开价不菲。
拿我所在地区为例,今年,一线初中毕业班有名气的公办校老师,一对一补课,一小时2000块!要知道,孩子哪有补一次两次就ok的?起码得十节课,还要看孩子自己的领悟程度,可想而知,家长要为此花多少钱?
《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补课费成了普通家庭的主要收支!的确如此。
“总有理”型家长,一方面不接受老师的有偿补课,另一方面又花大价钱请老师补课,这样矛盾拧巴,出于怕吃亏的心理:
既然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不让老师有偿补课,老师要是还执迷不悟,给孩子有偿补课的话,就吃亏上当了;
为孩子找老师补课,也有“怕自己吃亏”的心理有作祟,别人都补,自己孩子不补,怕落下。
因此,不惜花高价找老师补课。
怎么做,都有理,怎么做,自己都对,是这个类型家长最突出的心理特征。
网报,北京丰台的一家餐厅,一个妈妈把蓝色的碗用来接孩子的尿,然后,直接倒进装食物的碗中,被发现后说,“反正碗也是要洗的”!
看完报道,瞬间明白,熊孩子为什么越来越多,只因,熊家长层出不穷,必然养出熊孩子。行为不当,被人指出,不反思,不纠偏,只狡辩:
反正也要洗,为啥不用家里的碗接尿?
反正也要洗马桶,为啥不用来洗菜做饭?
反正也当妈,为啥不做个好榜样?
心理学上说,每个人都走不出自己的童年。孩子童年时,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影响将是终生的。
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现在乃至将来,讲究的都是合作共赢。
自私自利的妈妈,绝对教不出大气有爱的孩子。自私狭隘,谁愿意走近,谈什么合作,哪会共赢?
这个时代,真是“拼爹”、“拼娘”的时代,拼的不是金钱,不是地位,而是父母的格局、修养。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决定了孩子走多远,飞多高!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更多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