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满贯”孙杨|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2019-07-23     吃文学

长期以来有一个规律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凡是孙杨参加比赛的时候,基本上会在热搜榜出现“孙杨夺金”的内容。

无论这条热搜排在第几名,它都是名副其实的第一。

单从人气来看,孙杨和周杰伦是属于同一种存在,不靠流量靠实力,毕竟真正的王者用不着流量强撑。

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对游泳这一奥运项目的关注,是从孙杨开始的。

孙杨的哭,早已闻名。可能你觉得这是他不够成熟的表现,但是我却觉得这是中国泳坛的希望来了。

01、

最近孙杨又夺冠了,在韩国光州进行的2019年游泳世锦赛上,他夺得了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且是“四连冠”。

就在我们已经不知道是第多少次表达对大白杨的赞美时,已经被遗忘多时的霍顿,又开始私下里搞事情了。

如果说以前他的做法让人恶心,那么这次除了外界对他表示的恶心,还有他自己给自己带来的尴尬。

事情的起因无外乎是羡慕嫉妒恨,于是幼稚如霍顿,一来是拒绝和孙杨一起领奖,二来是鼓动季军也不要参与领奖。

原本他自以为如意算盘打得很妙,三个人的领奖台,两个人不在,留孙杨在台上唱独角戏,好不尴尬。

结果不成想耿直的季军,当场将他拒绝,最后只剩他一人搭台一人唱,一个大写的尬送给霍顿。

纵观往届大赛,这已经不是霍顿第一次找孙杨麻烦,尽管他的无脑行为越来越幼稚,但是孙杨的处理态度显然越来越成熟。

赛后的采访环节,孙杨义正辞严的回应:“颁奖的时候,我想这是一个非常神圣的时刻。每个人站在上边是代表自己的国家,即便你心中有千般不愿意,但是你必须站上领奖台。因为你可以对我不尊重,但是你必须要对中国尊重。”

我想任何国人在场,听到这番话,都会忍不住给孙杨掌声。

因为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掷地有声的回复,在外界毫无理由的挑衅之下,不做任人宰割的绵羊。

孙杨的回答很漂亮,他如今的格局和胸襟,恰是强者的体现。

无独有偶,在去年亚运会800米自由泳的颁奖现场,升到一半的国旗突然掉了。夺得冠军的孙杨,即刻要求组委会重升一次国旗,此举获赞无数。

这些年来无论外界对孙杨的认知是什么,都不可否认是他让游泳这件有关个人的活动,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

或许面对媒体他哭得像个孩子,但是关键时刻他又无疑是霸气的男人。

02、

小时候的孙杨还不知道游泳为何物时,就被游泳培训班的教练相中了。

他们看着眼前这个比同龄人高很多的大骨架男孩儿,认定他和游泳生来有缘。

就这样,六岁的孙杨第一次和泳池进行了一场亲密接触。

只不过这次的经历并不很愉快,一上来就被深水区吞噬的感觉,可能比打针吃药还可怕。

深水区的水深达1.8米,这对个头矮小的成年人来说,也会觉得恐惧,而幼小的孙杨,只能将游泳浮板当作减少恐惧的工具。

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和浮板一天天磨合,直到轻松将其驾驭。此时,时间已过去三年。

三年以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孙杨开启了他的冠军模式,尽管当年他只是一个小学生。

就像我们如今发出惊叹一样,他的教练们在那时同样在惊叹:他怎么能游的这么快!

除了快,让教练印象深刻的,还有孙杨的哭。

有一次参加接力比赛,孙杨作为全队的压轴。尽管他速度快,可奈何落后太多,已是回天无力。

这本不是他的过错,他却哭得比谁都伤心。他哭是因为不甘心输比赛输了,只要能得第一,他的眼里就装不下第二。

所以与其说他爱哭,不如说他想赢。

对胜利的渴望直到今天仍然是孙杨的标签,他每一次哭都和比赛有关,要么因为输,要么因为赢。

有人指责他得失心太重,或者批评他的性格过于懦弱。

但是如果你真的了解这些年为了训练,他究竟付出了多少,或许这些眼泪背后的悲喜,就不难理解了。

03、

孙杨为训练付出了多少?有一组数字足可证明。

这段话出自孙杨2015年的一条微博:

从7岁开始练,平均一天游3000米,12岁成为专业运动员,平均1天游13000米。从7岁到现在,我一共训练了至少5000天,地球一圈4万公里,这样一算,原来我已经游了地球一圈多了。

人生最难是坚持,偏偏有些人的毅力之强,令我们不禁害怕。比如孙杨,他游过的距离可能比有的人走过的路还要长。

正因如此,当他说:“世界上最厉害的技能是坚持”时,我相信这是他的肺腑之言。

就像科比那句“你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

孙杨完全可以问:“你见过凌晨5点的游泳馆吗?”

大部分人还在熟睡中,他已经下水了,每天游15000至20000米是常态。

孙杨如今的高不可攀,全是他日复一日用时间和伤病积累出的结果。

小时候在游泳培训班他就比别人的训练量大,别人累了倦了,他还可以继续练。

成为职业运动员后也一样,他总是那个练得最多的身影,练到指纹被水浸泡到看不见。

孙杨的父亲和队医,都是硬气的男人。但是谈到孙杨有多拼的话题时,两个大男人都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

2017年,在祝贺儿子夺得“百金”的庆功宴上,孙爸爸至今仍然认为,里约奥运会上的金牌最为来之不易。

当时孙杨在脚伤还没有完全痊愈的情况下夺金,其中的酸楚做父亲的都看在眼里。

除了父亲,最清楚孙杨伤病的莫过于队医,他见证了这个90后男孩一次次咬牙坚持的情景。

坚持一词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以致于这个词逐渐变得寡淡无味或难以企及。

对多数人而言,因为做不到而不去想它,或者也不过只是想想而已。

04、

曾经,孙杨也被负面信息紧紧包裹。

耍大牌、无证驾驶被拘、与教练闹矛盾,各路媒体在事实之上的大肆渲染,将孙杨一下子推到风口浪尖。

那阵子有关他的热议,几乎和比赛无关。一些键盘侠趁机再次将2008年的误会,旧事重提,这件事也是至今为止被霍顿拿来嘲讽的根由。

此事还得从一种名叫曲美他嗪的抗心肌缺血药说起。

2008年孙杨被诊断出病毒性心肌炎,曲美他嗪的药性对他更有利。

当时这个药物还没有被禁,直到2014年,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才将此药划定为禁药。

粗心的中国体育总局并没有及时更改禁药名单,以致于孙杨在2014年的大赛上被查出用了违禁药品。

尽管他在第一时间澄清了此事,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在调查之后,也认可了他的说法,但是这仍然无法让所有人相信他。

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那些诋毁本就毫无缘故,它们无比锋利,刀刀毙命,让孙杨满身伤痕。

那段跌入谷底的日子,他只想把自己关起来,就像凭空消失一样。他甚至想过退役,之后像普通人那样毫无压力地游一次泳。

但是骨子里早已烙印下的坚持,让他不肯松懈,也不能放弃。

如今看来,他的坚持正确无疑。如果缺少他,世界泳坛当然不会黯淡无光,但是中国泳坛一定会。

要知道中国泳坛的金牌榜,甚至可以叫孙杨金牌榜。

他已经集齐了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男子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自由游项目全部金牌,成为自由泳史上达成游泳生涯“金满贯”的第一人。

倘若不是受到人体极限的束缚,他大概可以在赛场上,不知疲倦的一直游下去。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束缚,我们才会既希望在比赛中次次看见他,又不忍他过度损耗自己的能量。

因为他的身上,几乎已经被游泳留下来的伤痕占满了。

05、

尽管孙杨的身体比例,是一个游泳运动员梦寐以求的好身材。但是好身材不等于不费力,甚至要费更多力。

为了让身体机能发挥至最大化,他需要日夜进行魔鬼式训练。

于是他身上贴的每一块胶布,都像勋章一般,标志着成功之路从来不是轻松+愉快。

去年在澳洲训练时,澳洲的体能训练师对孙杨能够完成此次高强度训练,表示极为不易。

孙杨自己也一度说:训练太苦,被累到哭,甚至想甩手走人。

在这段集训里,除了教练之外,没有人知道他的脚趾骨折后并未痊愈,每天都是打着高分子支架下水。

对于普通人来说,伤筋动骨当然要等到痊愈。但是对于运动员来说,肌体需要日日训练,否则之前的努力将功亏一篑。

2014年孙杨做了双脚甲沟炎手术,术后为了能够赶上参加奥运会,他仍旧投入训练,结果导致双脚的大脚趾发生严重病变。

也是2014年,拇指受伤的他,继续选择忍痛参赛,并夺三枚金牌。

这些不为人知的酸楚,旁人很难得知。因为我们眼见的只是他一次次站在领奖台上,眼里闪烁着永不黯淡的光芒。

为了夺得金牌,他原本的发色被池水漂得泛黄,身上拔火罐留下的青紫色和户外训练被日光晒成“脏脏包”的皮肤,无不是为什么他能获得这么多金牌的最好的证明。

回想近几年,似乎提到孙杨的新闻,都和训练相关。曾经那个任性的大白杨,变得更加专注,更加稳定。

面对外界的质疑,他渐渐懂得最好的证明,就是实力。

就像这次应对霍顿的挑衅,他的回答干脆利落,很有大将风范。

与其浪费时间和对方打口水战,不如用一个金牌来回击。毕竟有些道理,只讲给懂礼的人。

或许就如孙杨的粉丝所说,我们能做的只有在他胜利时,为他祝贺。在他没有夺得金牌时,为他加油。

无论何种情况下,记得他曾经的付出和辉煌就足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s7KLWwB8g2yegNDQHaW.html





















马悦然,走了

201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