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影后咏梅:不要去追逐欲望,它会把你带入深渊

2019-11-27     吃文学

意料之中,咏梅斩获金鸡影后。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今年才牢牢记住谁是咏梅。她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女人可真淡定。我记得那时她刚在柏林获奖,国际影后的光环加身,自然会让她成为国内媒体蜂拥采访的焦点。

媒体面前,闪光灯下,她更像一个拿奖拿到手软,早已见惯大场面的“女魔王”,举手投足间写满平和。她说话时,柔缓的语调就像一条悠悠流向远方的小河,日出时分,阳光普照,水面闪闪烁烁,一股温暖令人只想找个角落坐下来,不由自主的让眼波随河水一道远行。能够获奖,她欣然欢喜。只是这份快感在近五十载人生里,犹如一缕烟,它出现在她生命的某个时刻,却并非能主宰多数时间。于是它渐渐消散,她也由之而去。

01、她与它彼此成就

咏梅遇见《地久天长》,用咏梅的话说,是她成为电影人的开始。而《地久天长》遇见咏梅,则是剧本成为电影的尾声。从始至终,原本无关的两者渐生关联,彼此成就。她将它形容为“反哺”,耕耘过后见收获。而它若有回响,也必会同她以知己相称。她懂得它表层之下的深意,亦能准确表现这深意。

挖掘出深意,是咏梅擅于思考的体现。儿时在父亲的影响下,她对哲学的亲睐较之同龄人更多。她喜欢诗歌,尤其偏爱木心。她也读小说,在鼓楼西剧场举办的朗读会上,一袭黑衣的咏梅,朗诵了阿城的《遍地风流》。

文学形如港湾,容孤寂在此安歇。至于哲学,那是为思考者准备的殿堂。思考不可太深,一深便可能触摸暗礁,纠缠在深渊底无可自拔。思考又需要深度,遇事才可自觉的多分析一层。这就意味着咏梅将自己融入哲学里,她要随时准备好自救和自渡。

她坦言,父亲对她精神世界构成的意义比母亲大,母亲是从日常生活中给她营造爱,父亲则是她灵魂的向导。她的名字咏梅,源于父亲对《卜算子·咏梅》词的痴爱。“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词间意境究竟有几分和咏梅过往的独自等待相映衬,想必只有她的手边书能知晓。而从“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词句里,确有她莞尔一笑,遗世独立的痕迹。

02、文静是她,叛逆也是她

也许会有喜欢她的影迷为她担心,突然爆红以后,她那颗宁静的心该何去何从。假如你知道她早已将手机设置成多年呼叫转移模式的事实,也就不必再忧心忡忡。

那是在《中国式离婚》走入观众视野以后,咏梅的邀约逐渐多起来。机会面前,她既心动,又惧怕。乘风而上的时刻,何不借力翱翔。然而青天之外,亦存青天,何处是终结。咏梅心下徘徊,前面是坦途或是荆棘,她难以辨识。

纠缠良久,她想起父亲的话,过度的欲望会将你带入深渊。回想起多年前,父亲得知一些年轻人在追逐物欲之下,误入歧途。他恨铁不成钢,不忍他们就此沦落。咏梅无法忘记父亲当时的连声责备,怒火中烧。

哪怕仅有一丝希望,他也渴望能凭借一己微弱之力,来拯救这些迷途的羔羊。父亲的叹息回荡耳畔,这无声胜有声的一叹,恰如一盆冷水,令咏梅清醒。身上的湿漉不要紧,紧要的是灵魂的苏醒。

她即刻将所有来电拒之“门”外,拒之的方法是设置呼叫转移。各种找上“门”来的机会,见电话这招行不通,又开始陆续发短信。咏梅也仅是偶尔回复,多数情况下她仍旧以自己的生活为主,任凭谁也休想扰乱这节奏。

许是从那时起,吃了闭门羹的人意识到,外表文静娴雅的咏梅,骨子里却很“我行我素”。对此她不否认,乖巧是她,叛逆也是她。

遥想青葱年华,咏梅和同学之间似乎总是“隔”着什么,至于到底是什么,少女时期的她并不清楚。她只记得自己喜欢想东想西,喜欢问这问那,因而孤独之感便如影随形,兼具寂寞与丰盛。

如今想来,这道致使间隔产生的鸿沟里,是思想在“作祟”。它使咏梅先于同龄人发问,强于同龄人深思,也就注定感到无人可陪伴。幸而独处的时光,她总能充分利用。即使到如今,她的生活依然如诗如画。

尽管满足于当下的状态,但是她并不赞同以此作为鼓励别人的例子。因为咏梅喜欢的生活,别人觉得再不堪,在她都是值得过下去的。同理,别人不情愿这样生活,又何苦寻找所谓的榜样充当干扰。不如每个人都追求向往的生活,每个人都应该活得更像自己。

03、“我不急,你也别急”

在《地久天长》之前,影迷们催她快些开张,她回道:“我不急,你也别急。”她不急,是真的不急,不是无人问津下的故作不急。她不急,因为最好的还没到。她秉持心里的主张,要选就选不后悔的角色。

等待中的咏梅,回归最真实的生活。生活是她的老师,它朴实无华,却内含营养。通过多日的观察和思考,咏梅变得不像是演员。她不是在演谁,她就是剧中人。

为能贴近真实,她拒绝出演和实际年龄不符合的角色,原因很简单,那已是不可追的往事。她演一部戏,既为输出,也为输入。输出是面向观众,输入是面对自己。

假如观众或自己有一方不买账,就意味着情感的浪费,她不允许真情感流失,就像父亲不允许她用打字机写信,认为那不如手写情深。无论旁人认可与否,这就是父亲的情感主张。而在情感主张方面,他们父女俩从来有着极高的准则。

我想影迷们大可不必为她担心,如果她这么容易动摇,也就不会等来《地久天长》。如今命运让她等到它,她也为之做到最出色,那么随之而来的将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句号。她要开始新一段的书写了,我们无需着急,慢慢等她一笔笔写下就是了。

但是我们要知道,任何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总有精彩段落和普通段落,读到精彩之处,自然会流连忘返。而在精彩过后,如果是简单的过渡段呢?倘若是一位有经验的读者,往往不会感到失落,反而会耐心读下去,因为只要没看到“完”字,高潮随时可能会再来。

所以急什么,她不急,我们也不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hDhrm4BMH2_cNUg9q4l.html





















马悦然,走了

201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