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季豆瓣9+,这是一场和“陌生人”的谈话

2020-11-02   文娱头版

原标题:连续三季豆瓣9+,这是一场和“陌生人”的谈话

人间戏永不散场。

作家路遥曾在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写道,“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演员的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的内心世界。”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比以往更加习惯“仰望”,却似乎忘记了围绕在身边的千千万万个你我他,才是这个社会上最传奇、最生动的个体。他们虽然“不起眼”,却用自己的故事堆叠出充满情感力量的世界。

《和陌生人说话》这档“陌生”的节目,就与这些值得关照的“陌生人”展开对话,节目由腾讯新闻出品,“真实电视女三杰”之一陈晓楠担任总策划与主持人。

《和陌生人说话》将焦点对准那些拥有特殊经历的普通人,通过温和、平等的对话, 节目观察并激发受访者内心的声音,也让观众在相似的端详中,有了审视自我的空间

而之所以说这档节目“陌生”,是因为许多人不仅没听闻过它的名字,也不知道它已经连续推出三季,更不知它在豆瓣上连续多年获得9分以上的评价 (第一季9.3分,第二季9.5分,第三季截至目前9.6分)

社会上“猎奇”之事常有,行至第三季,《和陌生人说话》带来了更多令人唏嘘的故事和话题——

上过春晚的“大衣哥”朱之文,同乡村民为了蹭他热度,不断侵犯着他的隐私与生活。但他只调侃自己专门练过笑肌,合影一天也不累,还说“ 来者便是客”。

遭遇“杀猪盘”的北漂女孩赵静 (化名),曾以为在网络世界找到真爱,却被网络诈骗骗走所有积蓄。为了复仇,她苦心经营让骗子爱上自己,最终亲手将他送进监狱。

医术高超的兽医尹铁垣,曾亲手“结束”自己宠物的生命,面对指责也从不后悔。爱“怼人”的他直言自己需要心理疏导,还说“ 给宠物治病,也是给背后的人治病”。

患有脑瘫的拳击手汪强,上学时饱受同学欺凌。为了反击,他在父亲指导下开始学拳,结果一路打上职业拳坛。如今父亲重病,退役五年的他想再次披挂,一切“ 为了爸爸”。

这些人,都是生活中可能与每个人擦身而过的“小人物”,但他们身上又发生着跌宕离奇,甚至足以拍成电影的故事。节目也通过他们,关注到社会上的许多陌生群体,听起来就让人感到好奇。

但《和陌生人说话》不局限于对人物的猎奇,也不进行居高临下的道德评判,而是通过寻求公众话语和个人话语之间的共鸣点,引发观众的思考与启示,使节目内核更加坚实,可以常做常新。

像连去厕所也被拍,多年来毫无隐私的大衣哥说,“有时我都想,要是不那么出名就好了,甚至算不出名也没关系。”但他也坦然承认自己需要这样的“关照”: 人们越拍他,他的热度就越高,演出机会也更多

通过对话,节目既探讨离奇的现实,展现人情关怀,也带有理性的客观,挖掘人性的“一体两面”。让被贴上标签的人,因此更加鲜活起来。而这种对人性与现实的尊重,也使受访者们敢于面对并诉说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让观众产生共鸣。

例如面对“杀猪盘”,人们的第一反应总是“我不可能这么傻”“网恋不靠谱”“太假了”。但节目中,赵静坦言了自己“甘于”走入骗局的原因,委实令人同情——

“最近觉得很累,想找人聊天,但现实圈子中,接触不到合适的人,找不到朋友。”

“正好那天是一个冬天,我生病了,家里没有暖气,就一下子觉得很孤独。”

“来到大城市,见过形形色色的人,记住的人反而越来越少。”

当成功“复仇”后,她又陷入满足与自责的矛盾中——

“以前的我17岁,现在的我70岁。我被剥夺了信任他人的能力。”

“他当初用感情骗了我,而我又用感情把他骗回来,那我和他是不是同一种人?”

“我的痛苦,最终居然只能向害了我的人倾诉。回头来看,这根本就谈不上什么胜利。”

陈晓楠曾将这样的对话形式称为“自画像”式访谈: 只需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然后静静等待受访者画下自己的“自画像”,就能拥有串联每个普通人内心共情的力量。

在加强对话深度的同时,《和陌生人说话》第三季也深入受访者的生活,通过捕捉他们平凡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形成一种特殊的叙事节奏和情感脉搏。

节目中,“功成名就”的大衣哥一边与领导们合影,一边请记者小心脚下的菜地——“ 那个别......孙会长好,你好你好......别踩着我们的菜,老师,种得不容易。

“大衣嫂”通过直播每天都能获得不错的收入,却一直用着早已裂屏的旧手机。

为了给患有尿毒症的父亲复健,汪强每天要花几个小时为父亲按摩,就像小时候父亲每天给他按摩头部一样。镜头也在此时,对准了汪强因练拳而磨破的手指……

更立体的人物群像、更犀利的社会话题、更全面的人性关怀……正是这些细微处的不断探索、进步,才让《和陌生人说话》第三季能够再次冲击观众的泪点。

有人将《和陌生人说话》称作简版的《冷暖人生》。

作为陈晓楠在凤凰卫视坚守了14年的招牌栏目,《冷暖人生》载誉无数,节目中轻松亲切、从容大方的主持氛围和风格,也成为陈晓楠独有的个人标签。

离开凤凰卫视后,陈晓楠又陆续主持了一系列颇受好评的新节目,如《见字如面》《一本好书》等,但似乎没有比“和陌生人说话”更令她热衷、沉醉的事情。

陈晓楠说,“ 每个生命个体都值得被尊重,每一段真诚的声音都值得被倾听。采访的那一刻,我不是一个记者,只是一个在他们人生路上偶然相逢,愿意坐下来听听的人。”

于是,她将节目的镜头再次对准了无数普通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也让观众有了窥探生活背面,重新审视自我和周遭世界的窗口。

只是,选择背向人声嘈杂之处,探寻社会上每一个安静而陌生的角落,仿佛让《和陌生人说话》成为一档注定“红”不起来的节目。

但这也成就了它:过目只需半小时,忘记却需要很久。

轮值主编:依梧

作者:任拾

编辑:月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