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第二年,特殊的一年。
11月28日,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正式落下帷幕,20项大奖尽数揭晓。
从2019年首次在厦门举办开始,金鸡奖就被寄予厚望。受疫情影响,2020年电影行业遭受重创,第33届金鸡奖如约兑现一年一评,无疑给电影行业提振了士气。
本届金鸡奖在活动设置上沿袭上一届,除了颁奖典礼,影展、论坛、创投、星辰大海计划等活动也颇受关注,虽然参会人数、活动天数有所下降,但对电影行业关照的力量不变。
本届金鸡奖是恢复一年一评开局之年,评奖范围是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之间通过审查的影片。2020年受疫情影响,复工后上映的多数新片不在评选周期内,因此本届金鸡奖入围影片大多为去年的“老片子”,且和百花奖高度重合。和往年相比,分量“轻”了许多,被网友称为“小小年”。
电影《夺冠》是为数不多的新片,一举揽下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最佳摄影三项大奖,成为当晚最大赢家。《夺冠》由陈可辛执导、张冀编剧,两人此前合作的《中国合伙人》已在第29届金鸡奖拿下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三个奖项,《夺冠》是第二次获奖,接下来还有两人合作的影片《李娜》待映,能否三度获奖,令人期待。
黄晓明凭借《烈火英雄》中消防队长“江立伟”一角获得最佳男主角,这是他继《中国合伙人》后二封“影帝”;《少年的你》“陈念”一角让周冬雨连续收获七个影后,此次拿下金鸡奖后,周冬雨实现了女演员奖项“大满贯”。另外,两人在今年百花奖也获得最佳男、女主角奖项。
同样在百花奖上取得好成绩的《我和我的祖国》,在本届金鸡奖中摘得评委会特别奖。最佳男女配角分属印小天(《烈火英雄》)、袁泉(《中国机长》),最佳导演归属《白云之下》导演王瑞,最佳美术片奖颁给《哪吒之魔童降世》,最佳纪录/科教片由《掬水月在手》获得,最佳音乐奖则空缺。
值得一提的是最佳戏曲片(《贞观盛世》)、最佳儿童片(《点点星光》),这两个属于金鸡奖的特色奖项。中国第一部电影由戏曲始,戏曲片是中国电影独有的特色类型,儿童片在大部分电影节典上也不作具体划分,金鸡奖对这两个片种单独颁奖,可见奖项设置细致。
金鸡奖一如既往地对电影艺术家们致敬表彰,从第32届金鸡奖起,终身成就奖更名为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荣誉,本届这一荣誉授予了82岁的导演丁荫楠、90岁的导演赵焕章以及87岁的演员金迪。
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荣誉表彰现场
金鸡影展按照地区划分为不同单元,国产影展与国际影展参展影片“新”意浓厚。
国产片方面,《第十一回》《又见奈良》《野马分鬃》《乌海》《日光之下》《花这样红》等20余部优秀国产新片集中展映。此外,金鸡奖期间,还有多部口碑好片宣布续集新动态,《流浪地球2》定档2023年大年初一,《拆弹专家2》即将上映,《误杀2》也提上日程。
国际影展历时10天,来自以色列、埃及、日本、伊朗、马来西亚等30个国家的影片,包括《温蒂妮》《情事》《某种寂静》《纯金行动》《电影院和我父亲的死亡》等,其中多部影片是在中国内地首映。参展影片类型也颇为丰富,有埃及悬疑片《蓝象:黑暗细语》,日本爱情片《在街上》,希腊传记片《房间里的成年人》等。
港澳台影展则多了几分“老味道”,徐克导演处女作《蝶变》、李惠民执导《新龙门客栈》、许鞍华执导《胡越的故事》、于仁泰执导《救世者》等多部经典修复影片参加展映。新片发布、老片回顾,金鸡影展越来越专业。
影展还特别聚焦时代主题,推出脱贫攻坚主题展,在福建省21家影院、6所高校和20个农村放映366场,除热映影片、金鸡奖入围影片外,还有《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热土》《又是一年三月三》等多部脱贫攻坚题材影片。
今年,全新出发的金鸡奖更加关照产业发展,在挖掘新人、行业探讨等方面开展多个活动。
金鸡电影创投大会是金鸡奖的一大亮点,黄建新、刘德华、徐峥作为本次创投主评审,三位电影人都在带新人入行方面有成功经验,可以看出金鸡创投对年轻影人的期待。本次创投有30个项目入围,女导演的项目普遍受到肯定,导演王丽娜、宋丽颖和刘斯逸都获得了最具潜力导演奖,《脐带》和《好愿在人间》获得评委会推荐项目,《村庄音乐》获得最大奖评委会优胜项目。女性创作者已经是一股日渐崛起的力量,她们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创投大会主评审刘德华、黄建新、徐峥
星辰大海计划旨在在挖掘赋有潜力的青年电影演员,培养中国电影未来的新希望,今年选出40位演员,其中周冬雨、易烊千玺、王俊凯、陈飞宇、陈学冬等连续两年入选,每一位入选演员背后都有一位在电影领域取得不俗成就的推荐人,这样的设置也是继承电影行业一直以来“传帮带”的传统,但入选演员能否在电影事业上有所建树,还要看他们自己的发展。
论坛方面,有电影人们分享疫情期间感悟思考及创作经历;也有围绕电影现象、女性电影类型进行讨论,展望行业趋势;还有聚焦电影投融资,从资本角度探讨产业发展。咏梅、郭帆、大鹏、李少红、万玛才旦、田羽生、饶晓志、李霄峰、董润年、姚婷婷等创作者,傅若清、王健儿、王长田、应旭珺、顾思斌等企业家,尹鸿、陈犀禾、丁亚平、陈旭光、刘藩等专家学者,汇集金鸡奖,从各个环节、各个角度为电影交流发声。
可以看到,在“一年一评”开局之年,本届金鸡奖对于电影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愈发明显。为期4天的金鸡奖成为行业发展缩影,碰撞出的热点或将成为电影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风向标。
-END-
主编:依梧
作者:派太星
编辑:方有财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