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国疫情,爆出一大新闻:
北京朝阳区成为“全国唯一高风险地区”!
是吗,怎么可能?
很多人不相信!
上网一查,还真是:
据中国政府网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提供的“疫情风险等级查询”小程序信息显示,截至4月19日18时,北京市朝阳区为高风险地区,也是全国唯一高风险地区。而备受关注的黑龙江哈尔滨市部分区、绥芬河市,以及广州越秀区、白云区均为中风险地区
咦,咋回事嘛,啷个搞起的呢?
有点莫明其妙!
不要紧,仔细看,下面有解释:
对于朝阳区被列入高风险地区的原因,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解释说,因该区4月14日出现一起境外输入性病例,并致其3名家庭成员感染。
庞星火说,按照国家关于做好心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高风险地区的分级标准为:
一、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例。
二、14天内有聚集性疫情发生。
好嘛,既然有标准,而且,朝阳区又满足了这两条标准(不知为啥庞主任只说了一条标准),那么,“高风险地区”这顶帽子,戴在你头上就刚刚合适,一点不冤!
帽子戴在头上虽然合适,但是,有些疑问,还是没搞清楚。
疑问一:“高风险地区”,横向看,范围多宽?
此番朝阳区出事,其实也就是朝阳区的“首城国际”这么一小块地方,因为一留学生回家后感染了三位家人,四个人确诊,整个朝阳区便被划为“高风险地区”。冷静想想,所谓“高风险’,也不过是这个小区,或者再扩大一点,这个社区范围而已。
然而,一家伙扩大到整个朝阳区(全区面积470.8 平方公里呢!),这么大一片地区都算“高风险”,这范围是不是弄得太大了呢?
再说了,朝阳区常住人口300.1万,这下全成了“高风险地区”居民,从理论上说,到别的地方,比如天津河北,人家一看身份证,您是从“高风险地区”来的,好嘛,那就得检测核酸,在宾馆“隔离14天”,而且,全部自费!难道咱300万朝阳人,都得享受这个待遇?
甚至,到了西城区、东城区这些“低风险地区”,是否也需要检测核酸,需要隔离呢?
细思极恐,有点迷惑,搞不清楚。
疑问二:“高风险地区”,纵向看,时间多长?
首城国际那一家四口出事,时在4月14日,没错,可以算数。但是,“备受关注的黑龙江哈尔滨市部分区、绥芬河市,以及广州越秀区、白云区”,前些日子,疫情不是闹得比朝阳区厉害得多吗,不也有“聚集性疫情发生”吗?为什么又均为“中风险地区”呢?
这回,朝阳区终于戴上帽子,就算从昨天宣布之日算起吧,那又要等到哪一天才摘掉帽子呢?是一周,14天,还是一个月?这个时间,又要以什么为依据呢?
老詹曾在人民日报工作,俺也算是朝阳人,所以,听说一家伙给戴上了“全国唯一高风险地区”的帽子,委实吓了一跳,昨晚辗转反侧,几乎失眠!
今天清晨起来,摸摸头上,帽子还在,戴得妥妥的,虽然很服气,但是有疑问,于是,写下一点感想。
再表个态,对于划分高中低风险,分类指导,分类管理,我坚决支持,完全拥护!但是,有个小建议,这帽子到底尺寸多大,标准如何,要戴多大范围,要给多少人戴,要戴多久,什么时候可以摘掉?……这些问题,都应该制定统一标准,有个统一说法,而且,应该公诸于众,让大家心里有数。
否则,糊里糊涂就把帽子戴上了,糊里糊涂哪一天又给摘掉了,这戴帽人心中,难免就有困惑,还有些害怕,心理素质差点的人,或许会想不通,像我一样,整夜失眠。
那就得不偿失,有违有关部门划分风险区域的初衷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gl1rXEBiuFnsJQVaAv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