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袭来,十万火急!
一场人类与病毒的大撕杀、大纠缠、大格斗、大决战,在武汉打响!
每一街巷、每一角落,随处可闻呐喊声、撕杀声、格斗声!
那般激烈,那般惊险,
那般残忍,那般壮烈,
一场堪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相比的现代防疫战争,
将载入人类抗击病毒史册!
封城
1月23日上午10时,武汉封城!
上千万人的特大城市,将不再允许飞机、火车、汽车出城!
武汉上千万城市居民,将呆在家里,不能离开这座城市!
新中国七十年建国史上,这是破天荒第一次!
非典、地震、洪水……任何一次巨大打击袭来,都未曾有过此举!
为什么必须封城?
病毒来势凶猛,传播异常迅速,倘若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
武汉失守,则湖北失守;湖北失守,则全国沦陷!
在距离中华千年传统节日除夕仅仅一天之际,痛下狠手,刻不容缓,凌晨宣布,10点封城!
咬牙走出这一步,需要的是壮士断腕,
痛舍小局,才能保全大局!
堰塞
从平安无事到突然封城,短短数日,武汉从天堂跌落泥潭!
巨大反差,让千百万武汉百姓猝不及防!
打击、猛醒、慌乱、失措……从未有过如此刻骨铭心的体验!
民众稍一冷静,蜂拥前往医院,检查、诊断、测温、拍片……
当然,最好还要住院!
此时之武汉,哪有这么多医生、护士?哪有这么多病房、设施?
成千上万发热者、咳嗽者、气喘者,如潮水般涌入医院,
虽有部分得到检查、测试、住院,更有相当部分求告无门,六神无主!
或四处奔波,频频求医,
或闭门在家,灰心丧气……
一个巨大的“堰塞湖”,在武汉城区堆积,
病患日益增多,传染不断加剧……
情况,万分紧急!
驰援
中央一声令下,全国迅即响应。
除夕前夜,解放军数百医生护士,乘坐专用军机,迅速飞往武汉!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江苏、山东、四川、湖南……
院长、主任、专家、骨干……
西医、中医、急诊、重症……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中国优质医疗资源的大集结!
最好的医生,最强的骨干,最顶级的专家,最有经验的护士,
数万医务工作者,数千部队医生护士,源源不断,汇成滚滚洪流,
为了一个目标,拯救武汉!
扩容
医生护士不缺,病房成了短板。
怎么办?
举全国之力,调精兵强将,
数千建筑工人,兵分两个战场,持续不歇,昼夜施工!
10天建成火神山,15天建成雷神山……
然而,一天激增的数千病例,可以立马装满“两座山”!
此时,一个新的战略决策,解了武汉燃眉之急:
大量改建方舱医院,专门收纳轻症患者……
再出一招,扩大库容:
征用会场、宾馆、展览中心、大学校园,建立隔离病房……
病房与病毒在赛跑,看谁能跑在前面!
泄洪
医生护士,愈来愈多;
隔离病房,也已充裕。
打开堰塞湖,已具备条件。
2月13日,武汉全面泄洪,将大量临床诊断病例,明确计入当日确诊病例,
也就在这一天,疫情走势表,陡然向上升,武汉确诊病例增长达到创纪录的13000多例!
第二天,6000多例,
第三天,3000多例……
终于,淤积堰塞湖的水,渐渐释放、分流……
曙光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中央决策,非常明确!
湖北武汉,坚决落实:
——确诊病例百分之百集中治疗;
——疑似病例百分之百集中收治;
——无法排除的发热病人百分之百集中隔离;
——密切接触人员百分之百分类管理。
四个百分之百,编织成一张对新型冠状病毒严密防控的大网。
防控网愈是严密,病毒愈是无计可施。
终于,全国除湖北以外其他地区,确诊病例实现13连降、14连降,到2月23日,已有20省区市确诊病例零增长……
终于,武汉确疹病例由四位数降至三位数,每天,还在继续下降……
曙光在前,胜利在望。
没有冬天不会过去,没有春天不会到来!
思考
虽然,武汉格勒保卫战尚在激战,并未结束,
虽然,零星枪声,还不时在街巷响起。
但是,毕竟,敌退我进,大局已定。
喜欢思索的人们会问,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大战,会给我们留下哪些思考?
从总体看,
——战疫打响之前,教训多于经验;战疫打响之后,经验多于教训。
从战略看,
——前期:小事变成大事,拖延推诿,犹豫不决,深刻教训,必须吸取。
——后期:大事成功解决,全力以赴,众志成城,丰富经验,值得总结。
从战术看,
——疾控中心虽有预警系统,只能针对原有病毒,新的病毒出现,如何识别,如何报警,如何上报?亟须完善补漏,系统整体升级。
——某一地区出现疫情,何种情况须由上级拍板,何种情况可以自行解决?战机稍有延误,损失难以弥补,具体界线,定在哪里?
——疫情暴发,每个城市,哪些是一线医院?哪些是二、三线医院?哪些场所,可以迅速改建“方舱”?哪些场所,可以建成隔离室?是否有详细预案?
——此番武汉战疫,多是国有医院,市场化医院如果听凭“无形之手”发挥作用,缩在后面,不愿冒险,有何应对之策?
……
世上本没有经验,教训积累多了,也便成了经验。
武汉格勒保卫战,给我们上了深刻一课。
这一堂课,不能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