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是我国华东地区的一个沿海省份,简称“鲁”,又称“齐鲁大地”,山东除了有壮美的山水,还有更加吸引人的沉淀了数千年的深厚文化。山东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故乡,因此,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山东省有着“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
山东人在酒文化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热情好客的山东人在酒桌上十分讲究,他们不仅酒量大,喝酒也很讲规矩,而这些规矩就是为了让客人尽兴。
山东人喝酒这么厉害,但回顾山东的酒史,你会发现山东几乎没有“国家名酒”,一问到山东有什么好酒,几乎没几个人能答上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山东真的没有好酒吗?
非也!
山东好酒还是不少的,啤酒有青岛,葡萄酒有张裕,黄酒有墨老酒和兰陵美酒,白酒有兰陵王、景芝、孔府家、泰山、扳倒井、古贝春、琅琊台、趵突泉等。
在山东还有一句老话“一城一酒”,说的就是山东的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款属于自己的白酒,而且酒质都是一绝,这样一看,山东的很多好酒处境确实很“尴尬”。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山东的几大“尴尬酒”。
1. 琅琊台
琅琊台酒历史悠久,秦汉时期琅琊台酒发展十分繁荣,到了唐宋时期就相当鼎盛,琅琊台位于黄河岸边,三面环水,风景秀丽,被称为“人间仙境”。
该酒以琅琊台下的泉水为酿造用水,采用传统的“老五甑”工艺,配以回槽多轮次发酵技术和串蒸技术,使得该酒具有“窖香浓郁、绵甜甘冽、落口爽净、回味悠长”的特点。
可惜该酒只在山东有名气,明明酒质极好,就是走不出山东省,说是一款“尴尬酒”也不为过。
2. 扳倒井酒
该酒是山东省高青县的特产白酒,属于浓香型大曲白酒,在80年代的时候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此酒开创了“二次窖泥技术”,使得扳倒井酒个性突出,集窖香、糟香、粮香、曲香、陈香于一体,诸味协调。
虽然风格独特,但现在只有老酒友喜欢,年轻人几乎都不喝这款酒,现在这款酒的名气也大不如从前,一难以走出齐鲁大地,十分“尴尬”!
3. 古贝春酒
这款酒在70年代末期十分火爆,一经推出就引起轰动,凡是去过常德的游客都会忍不住带上几瓶,别看它是光瓶酒,其实酒质和口感都是相当不错的。
如今古贝春酒涉及的产品比较多,十多个系列,几十个单品,让人眼花缭乱,使得酒友们不知如何选择,曾红极一时的它如今却走不出山东。
4. 景阳春
景阳春完美地展现了白酒与中国文化的巧妙结合,自问世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关注。该酒以高粱、小麦、大米、糯米、玉米为原料,芳香飘逸,沁人心脾。
现在一提起景阳春,就只有老一辈人知道,是山东一代人的回忆,在70年代,家家户户逢年国家必备上几瓶景阳春,但现在很多外地人都不知道这款酒,甚至有些山东本地的年轻人都没听说过这款酒,真是“尴尬”。
5. 兰陵王酒
说到这款酒,老一辈的山东人最熟悉不过了,该酒汲取3000年的传统酿造工艺,并在其基础上,融入现代酿造技术。精选小麦、高粱、玉米、大米、糯米为原料,经双轮底发酵,集谷物之精华,是酒中极品。
该酒在其辉煌时期,遍布家家户户,曾一度碾压其他白酒,成为山东最受欢迎的白酒,“尴尬”的是,兰陵王酒发展有些被动,后来被同行挤压,现在的兰陵王酒已经没有了当初的名气。
从山东的这5款“尴尬酒”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名气不是判定一款酒好坏的标准,一款好酒的没落也跟酒质没有多大的关系,最为关键的要看酒厂如何发展,如果酒厂能够抓住机遇,就能在白酒市场上走得更远,一旦错失机遇,发展被动,就会面临被淘汰。
我们回顾一下中国整个白酒发展史,类似这5款白酒的不在少数,像河南的张弓酒、河北的迎春酒和刘伶醉、四川的全兴大曲等比比皆是,就连美酒如云的贵州也不缺这样的酒,比如缘得酒和秉衡的故事,无不因为酒厂不懂主动发展,而惨遭埋没,沦为当地最为“尴尬”的白酒。
1. 缘得仿台酒
这款酒名气不大,但却大有来头,由茅台酒厂前身三大烧坊之一的荣和烧坊出品,以红缨子糯高粱和优质小麦为原料,加上赤水河水,配以“12987”酿造工艺。
以荣和的10年基酒以酒勾酒,酱香突出,窖香、焦香、花果香兼具,诸味协调,层次感丰富,酒液花果舌苔,如丝绸般顺滑舒适,香味在口腔中经久不散。
可惜酒厂只关注白酒质量,忽略了市场发展,虽然品质和口感都达到了95%的飞天茅台,但普及力度不够,一直走不出贵州省,好酒没有好待遇,你说“尴尬”不“尴尬”?
2. 秉衡的故事
该酒跟上面的缘得酒算得上是“难兄难姐”了,同属于贵州大曲坤沙酱酒,同出自茅台酒厂前身,只不过这款酒是由茅台酒厂前身三大烧坊之一的恒兴烧坊出品。
采用老茅台人传承千年的酿酒工艺,原料与工艺与茅台酒相同,因此,酿出的酒也充满“茅香”风味,初闻酒香四溢,细微微酸,生津感强,刚入口就被浓郁的酒香占满整个口腔,随后一层又一层的香味在嘴里散开,酒液入喉,像化开巧克力一样丝滑。
该酒口感极佳,可惜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甚是“尴尬”!
当然了,这些只是中国白酒中的一个缩影,其他地区也有不少这样的酒,只是没有一一列举出来而已。你们家乡都有哪些“尴尬酒”?不妨在评论区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