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市长,如果组织上决定你转岗,担任同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面对这种情况,为什么通常情况下,大家都会认为,这名市长被重用了?
从市长到市委书记,在级别上来说,有没有差别呢?在地级市这一级,一般而言,不管是市委书记还是市长,大家都是同级别的领导干部,都是正厅级。实际上,不仅仅市委书记和市长是正厅级,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市政协主席,也都仅仅是正厅级。为什么从正厅级干部到正厅级干部,从正厅级岗位到正厅级岗位,甚至在有些地方,市委和市政府大家都在一个大院办公,这样的一个人事调令,会被认为是重用呢?
原因就在于,从市长到市委书记,带来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
首先,从市长到市委书记,第一个改变,是排名的变化。过去,你是市长,在四大班子领导中,你排在第二,而排名第一的永远是书记。成为书记之后,意味着不管你出席市这一级的任何活动,只要没有上级领导在场,你的座位或站位,一定都是“C位”。在体制内,谁在“C位”,谁就更重要。因此,从市长到市委书记,作为领导干部的存在感更强了。
其次,从市长到市委书记,第二个改变,是权力的变化。同级别的领导干部,权力的大小,是不一样的。虽然说,市长和市委书记都是正厅级,而且,看起来,市长领导的市政府,主管的发改、财政、交通、建设、卫生、应急等各个部门,权力和民生工作更贴近。但是,作为市委书记,在四大班子领导中,属于是班长,是市委常委会最后一个发言表态说了算的一把手。尤其是市内的人事权,是在市委书记手上的。因此,成为市委书记之后,权力更大。
再次,从市长到市委书记,第三个改变,是仕途的空间。体制内,大多数人都想力求上进,真正佛系的干部是很少的。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上进的机会。成为市委书记,下一步,才有机会成为副省级干部。甚至,一部分市委书记还可以在省委常委班子换届时有机会进入省委常委之列,但是,市长一般不可能成为省委常委。因此,看干部的发展,要立足长远而不是眼前。从眼前来看,虽然这一调动级别没有变化,但从长远来看,干部的成长空间更大了。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