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遇冷,曾经的人口大省“坐不住了”!国家喊你来生孩子!

2022-06-27     吴格恩聊历史

原标题:二胎政策遇冷,曾经的人口大省“坐不住了”!国家喊你来生孩子!

文:津木

繁衍生息,对于每一个物种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虽然说人类以万物灵长自居,但出生和死亡,对于人类来说同样重要。人口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基石,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有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出生率却越来越低,很多国家都很无奈,不得不想办法提高生育率。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非常快,但从出生率来看,我国出生率也连续多年下降,由于二孩政策的开放,几年来出现了回升,但远未达到预期。随着那些想要第二胎的人生完了二胎,现在出生率又开始下降。

虽然生二胎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是我国放开二胎政策的这几年来,我国每年的新生儿出生率并没有上升,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趋势。2018年,中国的生育率是1.635,排在第164位,即使是欧美发达国家,生育率也很低,但仍然超过中国,而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还是世界的工厂,劳动力非常重要,生育率降低,就会打破人口红利,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大。为此,全国不少省市都加入到催生大军之中。

今年以来,北京、河北、山西、广东、四川等省都出台了鼓励多生孩子的政策。据悉,北京、四川先后调整生育保险医疗费用支付标准,进一步保障参保职工基本医疗需求。

据悉,计划生育部门认为1.8是最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生育率,但目前来看,中国能达到的最乐观的生育率是1.4,实际上两个标准相差甚远。此外,专家估计,要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民族的正常繁衍,生育率必须提高到2.1以上,但这在当前形势下可能是无稽之谈。上一次全国计划生育运动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因此,生育率大大降低。将生育率提高到2.1可能比计划生育运动实行起来更困难。

现在,曾经是人口第一大省的河南也加入了“催生”的队伍。6月3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八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其中,《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提倡一对夫妻(包括再婚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我国历来是人口大国,河南更是常年位列前三的人口大省。为什么官方还何要“催生”呢?事实上,我国虽然是人口大国,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新生儿数量急剧减少,加之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意识到这一问题,我国开始提倡“二胎”政策。然而,近年来,我国新生儿数量并没有增加,反而持续下降。这样子国家能不急吗?

对河南来说,不仅是要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还要面临人口流失问题。早在2010年,就有1390万人从河南流入到其他省份,河南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个外流人口超过1000万的省份。然而如今,河南人口流失数量依然在增加,越来越多的当地人转移到外省工作和定居。相比之下,2017年出生率为12.95%,2018年为11.72%,2022年为11.02%。出生率的下降和严重的人口流失使河南成为全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这样官方不得不开始“催生”。

但即便如此,许多年轻人还是选择晚婚晚育甚至不生孩子,或者干脆不结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经济压力大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由于以前计划生育的影响,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虽然独生子女在少年时期能享受更好的待遇,但他们结婚后却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同时赡养至少四位老人。而一旦孩子出生,从衣食住行到教育学习,都会是一笔不菲的开销。许多年轻人根本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生孩子。

第二,生活压力大

如果夫妻俩有了孩子,除了要付出金钱之外,还要对孩子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由于过高的房价和各种各样的生活成本,他们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工作上,但是一旦他们有了孩子,他们只会在压力之上加上一副沉重的枷锁,被生活压到喘不过气来。

虽然官方的“催生”早已开始,但生还是不生孩子的决定权还是由老百姓自己说了算,“催生令”能否奏效还不清楚。但与其“催生”,倒不如想想如何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把房价降下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年轻人心甘情愿的生孩子。

如今的情况提高出生率已经是迫在眉睫,而人们和国家相配合才是成功的关键。国家相继推出补贴政策,协助二孩政策的实施,其主要方向是减轻人们的经济负担,而且对子女教育也会有一些新的政策,这是一个国家所能做的,而人们要对生育有着正确的观念,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育问题,从两方面的相互配合是提高生育率的关键。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dafee281a2a5f56cc324bd05bcbe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