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保改革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广大网友都加入了讨论的行列。医保自设立之初一直在不断进行变革,改革措施也是经过仔细研究才出台,之前的每次都受到支持,唯独这一次百姓对新的改革措施不满,不少人称这属于医保“毁约”。
眼见网友的讨论声越来越大,人民日报作为官方媒体,重磅发文称个人账户的钱不属于个人,此话一出争议声就更大了,朋友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一、医保
医药健康一直是关系民生的重点,在医保设立之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时常出现,很多家庭老人生病甚至不敢去医院,为此耽误了治疗时机,不幸丧命。这也是为何当时国家的平均寿命不高的原因之一,好在随着国家经济的强盛,开始出台医保政策。
如今,大部分的药物都纳入了医保报销的序列,国家的医保基金承担大部分费用,居民个人只承担一小部分。此前某特殊病的治疗药物一针要70万左右,很多家庭都承担不起,耽误了孩子的治疗,但该药物纳入医保后,个人承担部分仅为3万元,拯救了不少患儿。
医保设有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每月缴纳的医保费用按照比例划转部分到个人账户,用于百姓日常拿药或者支付门诊费用,剩下的划分至统筹账户,大家共同取用。
自去年开始,不少人发现也个人医保账户内划转的钱少了,有的甚至已经停止发钱,这是怎么回事?有网友猜测,是因为三年抗疫将医保账户内的钱消耗一空了,医保基金池内已经所剩无几,无力承担个人账户内的费用。
网友的猜测并不准确,至于为何个人账户内减少,是因为个人账户被统筹基金所取代,未来将不会再往个人账户内转钱,而是改为门诊统一报销。这一改革措施引发网友的不满,主要原因是在医保设立之初,就已经明确了个人账户存在,此次突然变更,可以视为医保局毁约。
人民日报也赶来发文称,个人账户内的钱并不属于个人,也是属于集体,都是医保基金池的一部分,个人账户只是个人能使用的限额而已。日报还表示,改革就是要让有需要的人受益,要算大账,算远账,很显然大家还是不买账。
二、医保改革
今天就让我们来算算远账,此次改革后门诊费用可以报销,而不是过去只能在限额内使用个人账户支付,多出的部分需要自掏腰包,这对于慢性病或者老年人是有利的。这个群体需要经常性光顾药店,过去的个人账户有限,大部分费用还是要自己支付,治疗成本高。
而改革后,大部分费用由医保直接报销,自己承担的部分就少很多。但也有年轻人表示这对他们不利,年轻人不怎么生病,拿药的情况少,却跟其他人缴费一样,享受的待遇不同,这不公平,这就要谈起医保设立的初衷。
医保无论是个人账户还是统筹账户,目的都是为了支付医药费,在百姓生病时提供救济。但也有很多不法分子打起了医保的算盘,诓骗他人用个人账户的钱购买高额保健品或者价格虚高的中药,以此来牟利,这是对医保基金的浪费。
国家此次进行改革,也是为了防止上述情况再次出现。另外,此次改革后,部分处方药也可以在药店直接购买,避免了挂号排队的麻烦。尤其是对于慢性病而言,每次拿药数量有限,所以之前可能需要经常性跑医院耽误时间,现在去附近的药店就能解决。
至于年轻人抱怨的问题,也有道理,确实在一定层面对年轻人不利,但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每个家庭也都有老人,所以整体上考虑并没有什么不公。并且,年轻人的医保个人账户内的钱也多半是给老年人买药,直接从制度上为老年人考虑效果也一样。
三、小结
综上所述,大家其实并不用对此过多抱怨,医保本就是公益性的活动,是国家为了造福百姓所设立的制度。从历次改革来看,改革是国家参照现实不断改进医保措施,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为民服务,效果也有目共睹。
另外,目前改革正在试点阶段,所以有不足也可以理解,相信国家会根据试点结果不断改进措施,我们要相信国家。对此,读者朋友们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