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苏北农民栽洋葱场面:触景生情,一道挥之不去乡亲乡情

2019-11-11     愚伯的自留地

图文:红艳

昨天下午,老表告诉我,在丰县师寨镇金庄村西南地,有不少农人在栽洋葱,场面大得不得了,在当天有一百多人,建议让我去看看。

今天一早,我们就带着相机前往,发现在田间的人并不是很多,老表说,今天人数上总体也不少,只是有一部分已经派往邻村去栽种了。于是,不由分说,我就把镜头对准了这些忙碌的人群。

生活因为憧憬而变得美丽,捕捉乡亲们田间劳作的身影,让勤劳之美绽放开花,一组图片分享给老家的朋友,从这些影子里找到家人劳作和自己曾经在乡村的影子,从而更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更加热爱生活。


秋收的忙碌,已经成为一抹背影。如今这段时间,在很多人眼里,丰县的农人们,应该处于一种相对赋闲的状态。但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在乡村,永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歇息,对于勤勉的百姓而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日日都有活干。


在一望无际的田野,在阳光照耀下,田野里氤氲着淡淡的洋葱味道。

勤劳,坚韧,豁达,是丰县乡村老人的性格。眼前的这些老人,大多已经完成了儿女结婚生子的任务。但他们整天还是围着土地忙碌,不断延伸劳动的内容,紧紧抓住稍纵即逝的每一天。她们质朴的样子,如一只闪亮的锄头一样那么深厚,坚强。


即便雇主不在场,她们也是尽心尽力。每个人将一把把洋葱捆扎好之后,放在身后……


眼前的一幕,和小时候见到的拔秧苗极为相似,她们劳动的肖像,将成为每个人永远的记忆。

在这里干活的大娘大婶们,都是来自周围的村庄,他们在这里劳动,除了包吃之外,每天还有50元的收入。

这是她们干活时的坐凳和小铲,在这里干临时工的日子,这两样东西将是她们至始至终的陪伴。

一个地方忙好后,她们就会起身离开,按照事主的吩咐到前面继续……

每年这个时节,都会相对比较干旱少雨,按照这样的状况,用不了多久,新的一轮“浇地大战”,就会上演。

这位大婶说,赚钱虽然不易,但干这个活还算可以,工作量不太大,比较可以坐着操作。

而且,大家还能有说有笑,边干活,边聊家常。

这位大姐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运送洋葱苗。


同时还要浇水,只见她熟练地将一节塑料管子接起来,在田间疾走。

平整好的田间,首先要打除草剂,而且要退着行走。

田边的小路上,几位乡邻拿着干活用的工具,朝着田中走去。

她们的工作,主要是给刚浇灌过的洋葱空地覆膜,这项活计看似简单,其实,四人需要彼此配合的默契,和一定的技巧。


靠近我的这位大娘已经七十岁了,尽管儿女都很孝顺,但勤劳的老人家依然闲不住。


覆膜之后的洋葱地,需要这样在田间打孔,这种工具省时又省力,真不孬。

打孔过的田间,撒上了一把把洋葱。

接下来,她们把洋葱苗塞进打好的孔中。

在乡村田间的小路上,一排肥料袋,都是亮眼的风景。

太阳的温度一天天减弱,于是冬天的脚步就悄然降临乡村。不论是夜晚明亮的月光和璀璨的星星,还是清晨村外开阔的田野和清新的空气,处处都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再加上乡村人的纯朴憨厚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令人陶醉、向往……


对于土生土长在农村的你我来说,田间劳作的记忆,已深深地镌刻进我的骨髓。尽管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的变迁,那拉耩子、打农药、点化肥、拔蒜台、夹园子的日子,已与我渐行渐远。但每每在闲暇隙罅,细细品来,犹觉那样的日子,有辛酸,有烦恼,但更多的,却是收获的喜悦和欢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YngWm4BMH2_cNUg0b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