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立冬了。
虽然,杭州的天气还挺暖,
不过随着二十四节气中
第一个带“冬”字的节气的到来,
冬天也开始向我们招手了。
目前,
我国已有“半壁江山”进入了冬季。
截至11月5日,我国东北地区大部、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北部、山西大部以及河北北部等地都已被冬天揽入了“怀抱”。今年,北方省会级城市入冬进程普遍较常年偏早,像是太原10月17日就已经入冬,比常年提早约4天,而北京也在11月3日开启了入冬的进程。
此外,秋天的前锋继续向南推进至华南北部,而福建厦门、广东广州、广西梧州以及海南岛一带,还是一派夏日风光。
浙江平均入冬的时间一般在11月下旬。眼下,应该也算是进入深秋了,但是我省的气温却没有深秋的感觉。
11月7日,立冬。图片来自@断桥里尔
昨天,浙江全省最高气温在22-26℃之间,可丝毫没给“立冬”面子。
而杭州昨天的最高气温接近25℃,成为了近6年最暖“立冬”。
昨天一早就有网友在说: 今日是立冬节气,气温却像夏天,穿条短袖就可以了!
看看6日浙江各地最高气温,一眼望去的确非常温暖。
难道今年是一个“假立冬”吗?并不是。
很多人看到“立冬”,就忍不住瑟瑟发抖,感觉冬天已经来了。微博上,甚至有网友已经开始期待杭州下雪了:
大家对“立冬”的期待值似乎过于超前了,虽说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但是降温的“狠角色”还没出场呢,好想替后面的“大雪”“冬至”等等说一句:我不要面子的啊?!
一般来说,杭州入冬时间在11月末到12月初之间。
而从数据中看,过去5年,杭州“立冬”当天平均气温均在10℃以上,其中,4年超过15℃;最高气温均在16℃以上,有两年甚至超过20℃;最低气温也在11℃之上。
过去5年(2015-2019年)“立冬”当天杭州的气温资料
所以,杭州“立冬”不冷,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当然,今年立冬这么暖,还是稍微有点不寻常的。一方面是因为阳光好,另一方面则是冷空气最近太弱了。
今天起,又有新一股弱冷空气到来,气温会有所下降,但是不至于很猛烈。
明天起一直到下周六,杭州的最高气温在19-21℃之间,最低气温大约也就是10-12℃。
所以下周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
而在雨水方面,接下来依旧没有太明显的降雨。浙江省气象台说,由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强,而且南海还有台风在兴风作浪,导致冷暖气流都呈“虚弱”状态,不仅难以碰撞出雨水,连降温也不太给力。
一直到下周五,我省基本上依旧是好天气,在连日的好天气之下,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高,请加强林区火源管理,注意用火安全,同时还得勤补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延伸阅读】
立冬怎么吃?南北大不同
立冬时气候寒冷,宜多食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来御寒。此类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可益肾壮阳、温中暖下、补气生血,御寒效果较好。
御寒食物的选择,南北也是大不同。
立冬时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肉等。
长江以南地区虽已立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得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为宜,如鸡、鸭、鱼类。
地处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主。
另外, 怕冷有时与缺少钙和铁有关。我们可以通过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来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
含钙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沙丁鱼、虾等。
含铁的食物则主要为动物血、蛋黄、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
其中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还能促进甲状腺素分泌,产生热量,故立冬时也宜食。
立冬这一天, 北方的习俗是吃饺子,南方的习俗是吃麻油鸡和姜母鸭。杭州不算是北方,但也不是“那么南”的南方,所以立冬这个日子,饺子和麻油鸡好像都不是必备菜。
不过对于老杭州人来说,立冬来临后, 家家户户就开始做酱鸭、酱肉、鱼干等酱货,留到冬天吃。
为什么立冬要做酱货?这是有由来的。
因为古时候物资短缺,到了冬天,一方面没有什么新鲜的食物可以吃;二来没有冰箱,秋天储存下来的食物也难以保存很久。
立冬宜做这些事
立冬之后如何养生?杭州市卫健委给出了这些意见。
睡眠养生
早睡可养人体阳气,晚起能养人体阴气,但晚起并非赖床不起,而应以太阳升起的时间为度。所以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穿衣养生
立冬后天气渐冷,衣着应注意薄厚适度。
另外,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宜多到户外晒太阳。常晒太阳可 起到壮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还能缓解情绪抑郁。
运动养生
立冬时运动应以 静态运动为主,不适宜太激烈的运动。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佳,避免出大汗而使阳气外泄。
室外锻炼时,要选择向阳、避风、安全的场地,若碰到大风、大寒、大雾天,应停止室外锻炼。
来源:时报记者 张鹏 部分内容综合都市快报、杭州发布
编辑:十二
转载须申请授权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