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学家刘明侦:拒国外千万年薪报效祖国,助中国突破新能源瓶颈

2024-01-20   历史两张脸

原标题:女科学家刘明侦:拒国外千万年薪报效祖国,助中国突破新能源瓶颈

中国90后最年轻的科学家,24岁博士顺利毕业,25岁就已经成为大学的教授,但是却放弃国外的千万年薪的待遇,选择回到祖国发展事业,帮助中国突破新能源瓶颈,如此一位把祖国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女科学家,到底是谁呢?

她就是今天要讲的刘明侦,一位致力于国家能源开发的科学家,因为她的加入,中国能源的发展又迈进了一大步,在为祖国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刘明侦也获得了众多人的尊重。那么她到底为何选择回到祖国发展呢?回来祖国后又做出了什么值得令人骄傲的事情?今天将为大家带来她的故事。

刘明侦出生于美丽的重庆,是大多数90后中的一员,都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作为地道重庆人的刘明侦,年纪轻轻便成为了家乡的名人,同时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把中国能源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刘明侦从上小学开始,成绩一直都很优异,而且她的父母都很开明,一直在激励着她的成长,在这样轻松氛围下长大的刘明侦,骨子里就隐藏着自信,学业上的成就也让她渴望见识更大的世界。度过了充满美好回忆的小学和初中,上高中的刘明侦,心中的信念就更加坚定,她想去国外看看世界,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于是在18岁那年,她顺利考上了英国的布里斯托大学,这也成为了她人生的转折点。

上了大学后的刘明侦,一直没有忘记中国,无论如何,一定要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大家都知道,大学并不像中学那样,每天都有老师监督学习,大学的学习全靠自觉和毅力,刘明侦每天都在鞭策自己,努力学习。但是求学之路并不易,刘明侦刚到国外的时候,就像张白纸一样,什么都不懂,她独自熬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光,经过无数个日夜的摸索,才迎来了最后的胜利。一个女子能够做到如此,实在是令人佩服。

刘明侦大学时候选择的是电子工程专业,在刚到英国的时候,由于自己并没有接触过什么实质性的实验,在第一次上课就出丑了,看到周围的同学很自然地开始老师交代的功课时,她甚至连机器的开关在哪都不知道。从那一刻开始,刘明侦便下定决心一定要追赶上同学们,她把课堂的录音听了一遍又一遍,只为把每个知识点都弄懂,在之后的学习中,更是刻苦用心,不懂就问,不懂就查,剑桥图书馆里总是能看到她的身影。

刘明侦在英国的时候是一刻都不敢放松自己的,大学四年的时间里,她将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学习上,作为后来者居上的留学生,她的成绩一直都是学校里的佼佼者,不愧是天才少女。

对于理科非常感兴趣的刘明侦,在21岁的时候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了全系的第一,不但给自己争了光,还给中国人争了光,毕竟在国外的学校,一个人就有可能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大学毕业后的刘明侦,又以傲人的成绩顺利进入英国剑桥大学,成为剑桥大学里的一名光电方面的硕士研究生,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已经是十分厉害了,但是她并没有骄傲,在不断地努力下,她23岁就发表了专业论文。刘明侦一鼓作气,想学习到更多知识的她,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她在剑桥花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就拿到了牛津大学的博士生名额,这对于独自在异乡求学的刘明侦来说,是非常值得庆祝的事情,而且成为博士生的她,仅仅是20出头的小姑娘。

当时的英国,在科技和工业领域都有着十分大的名气,刘明侦也希望自己在国外的学习,可以为祖国解决能源领域的短板,毕竟在国内的发电技术还没有很成熟,发电资源浪费情况十分严重。看到这个问题的刘明侦,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国外学习的她不断研究太阳能发电技术,并且凭借自己的研究成果,将发电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让国外专家刮目相看,原来这个来自中国的小女生,竟然有如此大的潜力。

很快,24岁的刘明侦博士毕业,在她毕业的时候,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都有很多著名的科研机构向她抛出了橄榄枝,有些机构为了留下她,还不惜开出年薪千万的待遇,令人十分震惊,如此优秀的人才,全世界都在渴求。但是刘明侦并没有被国外的优越条件所迷惑,她还是坚持自己曾经定下的目标,学成后一定要回到祖国的怀抱,回馈国家的养育之恩,于是她拒绝了所有的向她抛出橄榄枝的机构,毅然决然回到了祖国。

刘明侦的选择是正确的,而且她和很多前辈一样,她对于祖国的爱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当她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回归祖国的时候,那一刻的刘明侦就是中国的英雄。

刘明侦回国后,自然也成为了国人的焦点,毕竟如此一位优秀的人才,正是国家所缺少的。由于刘明侦有国外留学的经验,很多中国的高校也纷纷向她招手,期望她成为其中的一员,里面不乏清华大学等名校。可刘明侦并没有选择它们,而是选择了距离家乡重庆很近的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因为那里有国内顶尖的电子器件引用研究单位,这与她所学的专业十分吻合,也能够帮助她将自己的学业成果发挥出来。说起刘明侦的专业,她在国外留学期间,选择研究电气工程和光能领域,为的就是在未来帮助中国合理使用可再生资源,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刘明侦的目标性是很强的,而且对于自己选择有着明确的方向。

很快,刘明侦便成为了四川电子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那时候的她仅仅只有25岁,相对于很多人来说,大学刚毕业两三年,可她就已经站在了学业的顶峰。凭借自己的实力,28岁的刘明侦成为了该校能源学院的副院长。刘明侦的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18岁出国深造,24岁学成归来,28岁成为最年轻的副院长,所有美好的代名词用在她身上都不够,可见她有多么的优秀。

为什么说刘明侦帮中国突破了能源的瓶颈呢?我们知道21世纪各个国家都提出了能源战略,中国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对于能源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而且中国有超过50%的煤炭资源是非常难采的,优质的煤炭资源已经开发得七七八八,如果再不寻求新的出路,很快便面临能源短缺的问题,这不仅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更严重的会让中国滞后于其他国家。

面对种种困难险阻,刘明侦结合自己在英国所学的专业知识,于是就想用太阳能来代替煤炭发电,这不仅可以起到节能的作用,又可以减轻煤炭对于环境的污染。刘明侦的想法很完美,但是要怎么实现它,却是一个难题。

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刘明侦发现,相对于成本极高的硅基材料太阳能电池来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成本要低很多,并且可以很好的转焕太阳能,但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并没有在现实中使用过。但对于有着超高行动力的刘明侦来说,既然发现了这种方法,便要不顾一切去实现它,接下来的时间,刘明侦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实验室中,不断和团队讨论,研究。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23岁的刘明侦在世界科学杂志《自然》刊上,发表了关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论文,能够在这本科学顶尖杂志上发表论文,可见刘明侦当时的研究成果有多轰动。毕竟在这一领域上,世界上多个国家虽然一直在研究,但是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发展,而作为中国90后的刘明侦,却能够发现其中的奥秘,抢先一步研究出来了,给中国在世界上挣足了面子。刘明侦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于世界在电力方面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一项成果对于中国来说,可以大规模提升太阳能的使用率,解决中国能源紧缺的问题,这也是刘明侦选择回国的原因。

对于刘明侦的成就,不仅仅是她的运气,更是实力,世界上并没有什么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当初刘明侦没有坚持下来,又或者她抵抗不住国外的诱惑,又怎么会成为现在的巾帼英雄呢?

如今的刘明侦,已经是不折不扣的世界顶尖科学家了,作为一名有志之士,她提高了中国能源领域的科技水平。我们也需要更多像她这样的人才,为祖国效力,不断壮大祖国的发展。

因此,希望大家在实现梦想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只有坚持心中的信念,才能在乘风破浪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的价值,你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对自己对国家最好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