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民模仿《咏鹅》作出《咏鸡》,仅靠18个字,获国家级文学奖

2024-07-17   历史两张脸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前言

我们国家是一个有5000年的文化历史的国度,悠久的历史底蕴让这里了流传了很多的文化瑰宝,诗歌就是其中之一,在许多的历史朝代中曾经诞生过非常多的诗人。在古代的时候,无论地位高低,贫富贵贱。都喜欢吟诗作词,并且有时还会进行吟诗比赛,也是在这种环境之中,历史上才出现了诸多有名的诗人以及诗句。

01

骆宾王是我国著名的唐代诗人,在他七岁的时候就曾写出过一首古诗叫做《咏鹅》,仅用18个字就将鹅的全部形态表达的淋漓尽致,正如同《三垣笔记·崇祯补遗》所描述的一般:"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也让这首古诗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了小学生必读的一首古诗。因为其简单且易理解的词语也成了很多小朋友可以脱口而出的一首诗。

然而曾经有一个农民模仿着《咏鹅》写出了一首名为《咏鸡》的18字古诗,并且不仅没有得到众人的嘲笑,甚至还获得了国家的的文学奖,还因此获得了1万块钱的奖金。这个人就是危勇,一个靠海而生的渔夫。不过危勇出身虽然平庸,却从小对于古诗非常喜欢,甚至有时候趁着闲暇之余还会做出一两句古诗出来。骆宾王的《咏鹅》是他喜欢的古诗里的其中之一,他对骆宾王在7岁时就可以写出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深表敬佩。

02

而骆宾王之所以能够在7岁之时便将这一首诗写出来,得益于他经常观察鹅的形态以及生活规律。而危勇做出首诗过程其实和骆宾王有着相同的经历。危勇曾经在工作之余养过几只鸡。每次闲来无事的时候就也会一直盯着鸡看,所以当骆宾王的《咏鹅》在他脑海中出现的时候,《咏鸡》便在他心中形成了一个雏形,后来有一次他灵感突现,在观察鸡的同时便写出了这首诗,其内容为:"鸡,鸡,鸡,尖嘴对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

就是靠着18个字,危勇便将鸡的形态以及生活作息表达了出来,之后他将这首诗发到了网上,当时众多网友看到这首诗的时候纷纷称赞起来,同时这首诗也让危勇获得了第2届的农民文学奖,并且他还凭借这个奖项获得了上万元的奖金。许多人得知此事以后,一时间带动了很多人的创作热情,甚至当时还出现了《咏猪》《泳狗》的诗句,然而最终却没有一个就能够像危勇一样将动物用短短的18字描述的活灵活现。

03

出名后的危勇骆宾王一样,成了许多人以及媒体的关注对象,不仅如此,在农村如果有人可以获得国家的奖金,那就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当时他的家人为了可以更好地将他做出的诗句保留下来,专门给他定制了一个本子,里面都是一些他在闲暇之余写出来的诗句。因为这次的获奖,让危勇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如此一来,他便不用为了生计而每日奔波出海捕鱼,他的爱好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让他有了更加充沛的时间用来创作诗句。

一首古诗的好坏不在于作者本人的出身以及社会地位,而在于他所创作出来的古诗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含义,所以即便是一个农民创作出来的,然而当他将自己的所想所悟注入了这首诗里面,那么他的诗依然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危勇也给我们做了一个更好的例子,他用自己的热情与时间,最终写出来《咏鸡》这首诗,并且最后也获得了大众对于这首诗的认可,同时也是对他的认可。

结语

伴随如今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便利,因此这个社会也变得越来越浮躁,很少有人会愿意静下心来补充一下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危勇的事迹告诉了我们。对事件保持着那颗热爱之心,最终才能获得成功。如今我们生活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之中,曾经古代的那种饮酒斗诗的氛围变得越来越少,也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些精神层次上的东西。

当时网上就有诸多针对危勇的这种行为,说他不务正业在做一些无聊之事。不过这些言语也遭到了诸多网友的讨伐,这也证明危勇所做的诗句是有很多人认可的,毕竟很少有人能够在如此浮躁的社会之中依然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希望诸位可以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之中可以静下心享受片刻的宁静让自己的精神得到有效的补充。

参考文献:

《三垣笔记·崇祯补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