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来迟的“正统旗舰”:深度解读FAudio Mezzo和它的调音玩法

原标题:姗姗来迟的“正统旗舰”:深度解读FAudio Mezzo和它的调音玩法

如果你是一个阅读理解高手,应该能直接从标题里看出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倒不是说Mezzo在素质层面背刺ProjectY用户,而是不论从FAudio的品牌调性、还是主理人Ken自己的从业背景和听音喜好来说,Mezzo这样的产品、以及其对应的风格,更加适合那些因为Major这个爆款型号而认识、并被FAudio圈粉的用户们。据我所知,FAudio暂时搁置了推出类似“Major Pro”这样的动圈新品的计划,但我相信,虽然Mezzo并非单动圈配置、却可以满足许多人对于“进阶版Major”的期待。

距离上一次写FAudio的东西已经过去挺久了,而这个品牌给大家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两个产品,无疑是Major和ProjectY。Major可以说是一个现象级的动圈单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高端动圈市场的回归热潮,并且它同时不是一个适合拿来对比的对象,除了拥有超高的密度和震撼低频以外,在空间感、解析力等方面并没有在同价位很拔尖。Major在欧美摇滚、嘻哈、港台老歌、爵士等方面具备极佳造诣,也正是这样的个性使然,才使得它能够吸引特定的用户,成为小众圈子里的那个翘楚。而ProjectY则是一个更加“主流化”的声音,声音干净利落、通透开扬,而且是一众圈静铁产品里把静电味释放的很充分的一个,走的是大开大合的高度杂食路线。综合素质表现上,ProjectY虽然没有卖到3W档去,但其实大动态、声音密度表现,可以和许多超旗舰型号掰掰腕子。

圈铁结构为基底的Mezzo,并没有加入时下流行的静电单元,而是有一个“感测式Piezo单元”,对于这个单元,官方并没有给出详细的资料,不论是材料、还是结构上的结合,但大概能知道是用来补充高频泛音的,虽然非静电的结构、但干着类似的活儿。而基础的结构部分则是一圈二铁,虽然我知道一些“配置党”们在万元档看到这样的单元数量肯定觉得不满意,但我对于能够用最少的单元办大事的厂家是更加钦佩的,毕竟当年花八个月去写单动铁合集,就是为了消磨大家对于认为动铁【单元数量】和【声音结果】挂钩的刻板印象,同时大家也可以参考64Audio、Fitear这2个大厂的产品,他们从来都没有参与过“堆单元”的行为。

对于FAudio家产品的驱动力需求是从来不需要担心的,当年Ken给我听Major的时候直接单端头子插在iPhone6上听都效果非常好,包括即便是高频量感很足的Minor、ProjcetY,虽然听起来足够的明亮张扬,却很难推出毛糙、刮耳的感觉,而Mezzo在标准模式下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张弛有度的底子,如果你不想在前端搭配上为它花太多钱,哪怕是一个千元级小尾巴、乃至Go Blu这样的蓝牙尾巴都可以推出很好的效果来。

我说句实话,Mezzo上配备的这个可调音开关,我打一开始是完全不感冒的,甚至想一笔带过,因为如果你们翻阅我以前的评测,我从来都不会详细去写太多关于调音开关的部分,但我得承认FAudio这次算是把调音模式给玩的很明白,包括他们详情页里对于不同模式下曲风的介绍是让我看到了对于音乐类型的思考的,而不是单纯去在“频段”上写一些浅显的东西。不过,我这次可能要稍微“杠”一下官方的调音介绍,可能和其他博主的内容也会有所冲突,希望能够给你们展现一些Mezzo上部分不为人知的特色点。

标准模式下的Mezzo,依然是和Major这个类型的塞子一样,具备某一个方面的【绝对优势】,而如果考虑到综合素质的话,我不能说它在这个价位是有什么越级水平的,今年许多大厂的万元塞都做的非常优秀,包括qdc、UM这种国产中的老牌劲旅。Mezzo有几个方面倒是做的很拔尖,尤其是低频、密度、声音的动态呈现,和ProjectY相比的话,低频肉感会更足一点、更浓一些,和Major或者Dark Sky比的话,声音在保留优秀的落地感、Punch力度的同时又能够在结像清晰度和细节表现上更加符合一个综合旗舰塞的水准。

我一直很喜欢FAudio对于声场的处理,这个处理方式虽然不一定是“正确”的,但可以理解为非常适合演绎Live类型的音乐,不论是流行现场、还是爵士、古典录音,都是如此。Mezzo的声场规模本身就比较大、包括优秀的顶部空间处理,虽然纵深不如自家ProjectY做的好、也只能说是这个价位的正常水准,但它声场的四周是有明显模糊化处理的,会让你觉得较为开扬、有临场感,即便是听常规的流行或者室内乐,也会显得比“标准声场”再宽一截。

人声的部分,Mezzo的优势在于男女声平衡性做的很好,不像Major或者Dark Sky那样偏醇厚、也不像Minor或者ProjectY那样偏清丽,Mezzo在整体的人声部分有适度的明亮度的前提下,做到了一定的蓬松度、结像的部分带点所谓的羽化感,齿音控制优秀、且人声的气息很有延展度,同时也符合绝大部分初烧对于“人声贴耳”的需求。Mezzo在人声方面的打磨总体还是偏润泽、偏肉感一些、颗粒感较为细密、而非带点磁性和涩感,甜润度和醇厚感有一个不错的平衡,上一次让我在万元价位感受到如此高的人声平衡性还是在UM的MEST MKII身上,而Mezzo则是再比MEST MKII稍亮丽一些,对年轻型的女声兼顾得更好。

如果说ProjectY能够给高频党们体会到直冲云霄的延展度和充沛的大动态的话,那么Mezzo则更像是内家拳的风格,招式上不会给的很直接、但暗戳戳的爆发力又很到位。它的极高频没有ProjectY更有向上延展的感觉,而是在一个正常高频的范围内把素质做到过关以后,把功夫用在了宽松度、泛音氛围的营造上,让Mezzo的高频听起来也有一些绒绒的质感。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的,自然就是不同调音模式下的表现了,可能会和你们从官方资料中自字面意思获得的感受有所不同。

全开,高增益模式(摇滚、金属、动漫)

这个模式其实是主理人Ken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模式,也非常符合当年他手机直推Major听欧美摇滚时给我留下的印象,我可以用很简单的语句去形容它——速度感强、硬朗、直白、锐利、高密度,人声口型也缩小一些、气息延展略少一点,如果你喜欢人声颗粒感更强而不是更润的那种金属嗓、欧美男声,这个模式会显得更加对味。但老实说,这里也体现了我和Ken的审美差异,我个人其实并不喜欢这样的音色表达,而且我相信绝大多数的旗舰级产品是不敢在万元价位玩这个调音的——但FAudio把这样的声音变成了Mezzo的另一幅面孔,成为了个性极强的一剂调味品。

1+3模式(古典,游戏,电影,现场)

这个模式下,虽然是把古典乐写在了第一位,但我并不认为是一个很标准的古典声,而且这个模式下最让我震撼的其实是它的低频、尤其是极低频,让我直接联想到了Empire家Legend EVO、Noble家的Viking那种极为震撼的低频打击感、极低频的下潜深度、以及非常完整的残响行程。这个模式下如果拿来听交响中的定音鼓是非常直击胸口的、但是对于大提琴的纹理细节表现并不如刚刚提到的那2个型号如此清晰,而是一种不讲道理的低频爽感、很上头。而事实上,大部分的古典乐、流行现场,都并没有太多的极低频频段可言,而现代电影工业所诞生出来的一系列OST其实是人为加进去了大量的极低频的,此时的Mezzo刚刚好就戳中了这个点,你随便打开一首Hans Zimmer所作的脍炙人口的曲目,环太平洋也好、蝙蝠侠前传系列也好,Mezzo的表现此时足以把这类曲目中极低频部分最深处的潜力给挖出来。这个模式下的古典表现并不“中正”、且只适合交响,而并不适合室内乐,满足的是用户对于体感上的感官刺激,加上这个模式下的结像锐度也有所下降、其实是一定程度上适合长期听下去的,所以官方说它适合电影、游戏,我觉得完全没毛病。

1+2模式(舞曲,嘻哈,电子)

这个模式在结像的呈现上和声音的硬朗程度是和高增益模式有些接近的,但却没有高增益模式下那么大的“火气”,是更加平顺和冷静一些的听感,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结像立体感极强,虽然那三个曲风的介绍看似和钢琴没什么关系,但我却非常喜欢这个模式演绎钢琴的声音——这是一种我在万元价位几乎没有见过的瞬态呈现,钢琴低音区的部分极其扎实和有力道,声音可能比“流畅”再稍稍铿锵、再强调锐度一点,但这样的音色放在钢琴的演绎上有一种不讲道理的好听,非常具备层次和琴键敲击力度。而如果是拿来听电子乐的话,这个模式下强调的就是强瞬态、快速的衰减,声音没有任何Delay或者额外混响的增益处理,密度会有一种被削弱了的错觉(其实更加轻盈活泼了一些),我认为FAudio对于这个模式的理解做的非常到位,靠的是音乐性理解、而非一种广义上对于素质倾向的判断。

2+3模式(流行,R&B,轻摇滚)

虽然这个模式看似是一种最适应大众口味的调音,但实际上我个人听这个模式的频率比较低,核心在于这类调音其实在HIFI圈的产品里太常见、太烂大街了,并不能够体现出FAudio他们的核心优势来。如果要说好不好听,这个模式当然我也是比较喜欢的,只是不那么出众罢了。此时的Mezzo,人声的气息延展度佳、密度也和1+2模式一样会减少一点压迫感,显得更加欢快轻盈一些,对一些清丽型的女声和年轻系的男声能够有很好的演绎,包括如果是听陶喆的歌会觉得他在转音部分的那种黏连感更加绵密一点。而他们官方总结的“轻摇滚”模式确实较为严谨,因为它的低频打击感是不那么强的,而是更有弹性、收的速度较为适中。

说个有些夸张的结论,我认为FAudio这次对于调音开关的把握颇有一种“教科书”的意味,做的十分的完满、鲜明,而且他们并没有去触碰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不难看出他们主要针对的点依然是围绕泛流行乐相关的曲风,而且不论是在措辞的严谨程度、还是调音的完成度上,都可以说完美对应自己的说辞,是一种能够逻辑自洽的、让人感受到他们尊重音乐、尊重用户的态度。我一直是更加喜欢个性鲜明的产品、而非一味地去卷素质or卷定价,Mezzo这个作品我觉得是2022年的所有万元级产品中颇为独特的存在,也是真正的能够代表FAudio调音实力、主理人Ken审美取向和专业所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