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这次亮相武汉国际耳机展的一些新品听感

原标题:聊聊这次亮相武汉国际耳机展的一些新品听感

武汉很多年没有办过这么一场大型耳机展了,这次也是很罕见的能在展会上看到上午就有烧友在签到处排长队。这次因为工作原因不能逗留太久,从早上展商进场开始大概听到了下午三点多就离开了,主要针对一些新品、有更新版本的工程机进行一些听感的分享,仅供参考。本次参考设备是艾利和SR35和Canpur 622B+银鳕鱼,出现声音品质的明显问题时我会选用展台官方搭配的设备进行重新试听。文字的部分结束以后就是一些图片展示了,有需要的品牌方/经销商/烧友可以自取。还是老样子,建议大家结合前几篇展会文章一起观看,有疑问的地方换衣继续留言 or 私信。

qdc8pro之所以叫pro,是因为把studio、hifi、live三个模式给集成在一起了,其中studio模式和live模式我个人比较喜欢,尤其是解决了过去hifi模式略刺激、studio模式声音不够细腻平顺的问题。studio模式的声音我觉得是非常准确、中性的,但又有了类似4studio那种的宽松度,音乐性其实并不差,甚至低频深度做的还挺好的。live模式的极低频给的非常多、横向的层次感、低频的透明度弱化了一点,但换来了非常有氛围的中低频,有点像dmagic solo的素质加强版,听现场类的曲目非常带感,流行氛围在qdc目前的高端耳塞里独一档,而且流行人声的音色也会增加一些颗粒感和醇厚度。

今日份的种草,我已经把我的耳模数据提交了,你们应该知道我是啥意思~

米傲乐的th220plus,面板比之前的看起来在纹理和色彩上更丰富了一些,也升级了动铁单元。声音是朝着一个我挺喜欢的方向做了升级。就不单纯是那种HUFI、软绵绵的人声向了,结像清晰很多、中高频的透明度也更好,声场可以说能谈得上“立体”了。现场有两副,一副煲开的,一副新机,声音差别还挺大的,没煲开的声音脏一些、结像有锯齿感,煲开以后纯净、细腻了一些,而且人声的音色依旧是比较好听的那类,低频控也肯定会满意它的那种厚重扎实的低频表达。而且这次升级还减价,老版的699,新版的599。

Noble的Spartacus,4动铁2骨传导配置,用不算多的单元做出了旗舰级别的素质,售价还没定,估计两万的样子。干净顺滑清秀,低频深度不错,人声有颗粒感但不算厚,是那种细腻+清爽润泽型的流行塞,挺好听的,只是在他家族里我觉得不算是那种辨识度很强的东西。

Prestige版的Fokus,解决了低频过于淤积、声场扁平的问题,极低频给的很足、低频细节非常好,在tws里独一档的低频质感了算是,声音也总体更为宽松、开阔,人声依然没有太强的倾向性、稍做了一些混响修饰,可以理解为是个流行塞。定价来到了5k,以声均价的话,性价比见仁见智了。

一个突然诈尸的牌子,AAW

之前有在北京展提过他们这个新版的Canary,近期又做了一次升级(貌似是换了什么金铜合金机内线啥的),原线也赠强了。这塞子是那种全频段密度特别高的路子,动态不差但听着就是有点温吞水,挺安定的,人声够厚、甜润的同时声场还贼大。缺点就是这个密度太高了,高的有些死板,所以我很推荐直接用便宜的尾巴或者我手头sr35这种机器去推,它的密度是很经得起劣化的。硬素质在两万元内,非常能打。

很多人点名要我来听的volur,19999元。

比起前两天限量发行的nio galaxy,其实volur才是nio的正统续作,增加了一个动圈单元,全新的等压动圈结构、全新的apex模组和全新的tia单元,声音素质全面的同时解决了老nio动态不够、声场不够的问题,这次的低频动态是澎湃的、声音也宽广和凝聚,又没有galaxy那样有些硬朗,完美保留了老nio上那种极致轻盈的人声质感,毒性很强的一个续作。

这台波兰FeliksAudio的Envy我非常喜欢,也买不起,仅售7W人民币。采用“搭棚”技术制做,单晶铜机内线,在输入端有Alps Rk27电位器,其次是两级前置放大器配备有CV-181电子管和高端耦合电容器,管子为直热300B。电路采用“零反馈”设计,而且驱动管采用直流电( DC)加热,有一个特殊的电路设计,将电子管加热与音频路径供电分开。XLR平衡输入使用了Symmetrical audio的Lundahl 变压器,现场搭配的东西是基于Total家的DAC作为解码。

现场搭配的Meze家的一系列耳机,众所周知都是那种潜力不算大的,此时更考验台式系统的适配性和声音审美,我后来也搭配了adx5000试了一下。声音素质上其实不用担心有低端胆机的那种涂抹感、动态疲软的问题,即便是搭配r2r解码,声音的高频信息量、线条感、框架的那种力道,也都是毫不含糊的,而且人声部分醇厚、绵密,非常敦实、伴随丰富的人声气息延展度,我觉得比之前他们经常搭配的5000XL那套在全频段的密度、流行的感染力方面都要强很多、同时也更接近一个类似晶体管耳放的素质表现。

应烧友要求来听的两个塞子,来自Elysian。

一个叫歼灭者,两万档位,声音有点吃推力,而且是那种推不开就比较难听的,sr35下的音色非常糟糕,基于现场的菊花台做个参考。推好了的歼灭者,声音有非常出色的透明度、结像、高频信息量,结像形体是比较纤薄精致的,所以有着一耳朵的开阔感,但纵深不佳,相比横向的宽大来说没有那么协调。我听下来觉得是一个中高频蛮华丽、光泽感很强的声音,清甜型的女声不错、小编制也不错,尤其是像钢琴、小提琴搭配的那种三重奏,比如K.254这种,鲜活度很不错,但大编制的框架和厚重感是撑不起来的。能理解它在国外为啥那么火,但远没有什么越级pk超旗舰的能力。

另一个DIVA的声音就比较有意思了,声音厚、密、甜,框架很饱满扎实,声场不算大、边缘也清晰一些,但还是蛮立体的,有一定的纵向延展度。一个完成度挺高的、人声很杂食的流行向调音。

EA家可能是今年我最认可的一个新品了,Fusion1,售价8299。UPOCC银镀金+纯银+纯铜混合材质,线身的配色和质感也很好,一种复古的铜色、但不发暗。声音方面给我一种在听高素质铜线的感觉,结像圆润、低频饱满、人声细腻且立体,又不失很好的空间感与透明度,我甚至觉得单论调音水平的话比他家的贵价旗舰都要好.....

除了外观都定版了的Enigma,我一直担心的是他们会做出一个声音素质特全面、但声音特无聊的东西(之前展会给我的印象就是这样),但现在的这个声音呢,总体也还是没什么表达倾向,很全面、很协调,感觉比之前的版本要松弛一些了,如果用一个武林角色形容它,颇有一种做hifi圈“扫地僧”的意思......

德海展台这边主要两个新品,是忽必烈系列的Prestige,可以理解为是Khan Prestige的正统迭代版本,而且保留了压电单元的同时增加了一颗骨传导单元。当年KP因为潜力较大、稍难推的缘故,其实在超旗舰里算是相对冷门的作品,但它华丽的高频、弦乐表现放到现在也是独一档、或者说仅次于VKRP的东西,但低频的量感总体偏少、而且动态很难推出来。而Kublai Prestige则是加强了中低频的厚度、肉感、人声情感也更好,不能说100%保留了KP的高频表现吧,但9成还是有的,因为声音加厚了的缘故,原本的那种轻盈华丽感必然有一定削弱,但总体而言,如果你不喜欢VKRP、或者大Viking那种略薄、略监听的底子,其实Kublai Prestige是一个厚声型的Noble正代旗舰型号。

还有一个新品是奥菲斯lite版,这个型号不单独销售,而是可以用来换购你手头的各种PW线材,什么1960s、First times之类的,换购的价格不等,感兴趣的可以咨询经销商。声音方面,不是奥菲斯的那种走大声场、凶猛低频的路线,有点像是First times非屏蔽版的那种路子,总体还是宽松、中性的,比较杂食,没有做什么特殊的渲染和频段增益处理,理解为是FT非屏蔽的上位替代版就好了,而且很好搭塞子。

凯声这边有一个即将问世的新旗舰,我已经不想拿来和钛铃Plus比了,完全是吊打,而且钛铃Plus本身不是一个常规播放器能推动的东西,需要上放、上台、或者用数倍于它价格的超旗舰级的大功率播放器来推,所以我的推荐频率不如db或者阴阳师2高。新版的旗舰,我用SR35就能推出非常离谱的空间感,尤其是上下的纵向高度拉的够开、声音还够厚密、很润,即便是佩戴稍松一些都能够听到很足的信息量与获得完整的低频质感。这个塞子就好像是更加开阔的、易推的、透明度更好的阴阳师2那个风格,一个更符合便携玩家听音口味和搭配方式的Hiend级平头塞。

之前展会有点没搞清这俩型号,一个是定位高端一些的,一个是稍便宜一些的,外观的设计比较类似,颜色浅一些的是一个价位稍低一档的圈铁,应该是介于女巫和水银之间的,声音不会那么强调密度、低频口味也轻了很多,声音是比较自然甜润的那种流行ACG声儿,听着舒服,比女巫Pro这种强调中低频密度的声音还是有明显区别,更轻柔绵密、也更易于搭配,我觉得可以作为以后一两千价位重点推荐的型号。另一个据说是中高端价位的圈静铁,不过目前的声音问题蛮大的,据说是线材的问题,能量堆在中频导致不协调,就不细说了。

达音科这边的2个工程机,圈静铁的川(照片没拍到)和平板头戴的岚。川和我上次南京的时候听的一样,和深圳的版本相比,削弱了低频、增强了协调性,我当时觉得低频下潜深到影响平衡性了、如果其他的频段达不到同一级别的话会很奇怪。现在的声音虽然低频不那么极致,但总体的宽松度、尤其是器乐的音色都好了很多,是达音科家为数不多的那种听古典非常正的东西。岚呢,因为他们打算定到万元以上,所以我对它的期望值很高,目前还是没有我觉得足够能卖到万元级的水准吧,当然我指的不是素质,这个头戴的素质早就达标了,我等的是一套更能够打动我的审美倾向。

金平面的大尺寸平板耳塞,声音是往最初的那个安定细腻的版本去调的,取消了中途那种偏数码声的调音,定价就定在5k档位,很有竞争力,而且随身的机器也勉强可以推推,上个便携耳放有质的飞跃。另一张图是金平面家新版的头梁的设计,做了轻量化处理。

BQEYZ家的一个动圈+骨传导,价格好像不贵,也是一两千左右吧。调的还是挺有水平的,比较传统的那种“典型动圈” 韵味,声音丰满、醇厚、宽松、混响丰富,密度比常规的动圈明显要高,没有那种数码味儿的高频。他们自称骨传导利用率比行业某些友商高很多,主要这个事儿我无从应证,就是觉得听起来挺不错的。

这牌子虽然国内佛系的很,也冷门,但就我听过的东西而言,款款精品

飞傲这边重点听了两个东西

R9,除了主控以外,整体的音频硬件都全面升级了,9038pro的解码,耳放也升级为了8路的THX放大电路。和R7比,除了素质以外(一耳朵更澎湃的动态和更好的密度),音色也有明显进步,尤其是推塞子的厚度要好很多,不过总体还是走偏解析的路线。

K11是很惊喜的东西,我原以为是减了k5pro的厚度、增加了宽度,没想到实物就比巴掌大一些,而且声音还是那种挺有氛围的路线,声场不大,但推头戴和耳塞都有不错的适配性。

zephone这边我重点听了一下两根“魔术线”,其实就是调味线,4.4转4.4的那种,二者的声音风格有所不同,工作人员表示一根是偏声场、一根是偏人声。

所谓偏声场的那根呢,声音透明度比另一根好,声场确实比较立体,纵深保留很充分,但你要说是否比我的原线更大,我倒是没有听出来,毕竟我银鳕鱼的这根线本身声场就很大。但偏声场只是它和另一根方便区分的特性,本质上这是一根富有模拟味的调音线,醇厚、安定,声音会抹上一层很舒服的颗粒感和油润感。另一根则是拉近了声场和结像、混响很多一点,更符合流行党们对人声“贴脸”的需求,音色也同样复古模拟,总体还是很有意思的。

两根的价格都是880元,是那种不劣化基础素质的前提下带来音色改变的路子,不差钱的话可以玩玩看。

慧音韵的一个胆/石混合便携耳放,虽然用的是常规12AT7电子管,但采用了独有的电子管差分胆石混合功率放大电路,最终的声音只有一种工作模式。这个设计的好处是电子管不是做普通缓冲放大,是全程参与整个功率放大信号的处理过程,另外电子管差分信号电压叠加,可以使电子管不发烫,可以做内置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面。

这个胆放在我看来就是把胆味儿贯彻到底的那种,你能想象的所有电子管的音色优势它都150%地发挥出来了,温暖、柔顺、流畅、细腻,而且这牌子的前身是fetsoar,也就是做f1和zf9的那家,大推力这个关键词依然是继承了。它可以很从容地推飞各种旗舰耳塞、甚至是适配部分平板大耳,而且没有那种小马拉大车的感觉。现场搭配的对录线什么的没有精心搭配,我也没有用上便携机器里最好的lo口来推,总体而言以4999这个价格来衡量的话,它的声价比非常夸张。需要劝退的是那些追求极致纯净、喜欢结像偏小和速度感强的声音的用户,它的声音是昏黄的、偏抒情的,不会给到你很强的精致感、瞬态表现也没有脱离传统胆机的质感,但对于那些从捆绑时代一步步玩过来的用户来说,这台机器的声音应该有不小的杀伤力

旷世的两个新品首次开放试听,我都很期待。首先是这个尾巴,有usb和蓝牙双模,蓝牙没来得及听,usb模式的声音我相当满意了,很接近一个中高端播放器的底子、甚至更好,感觉电源管理的部分做的特别到位,大动态的时候很从容、给人的感觉是富有余量的。风格上,没有m15那么偏中频,总体素质很全面、音色和QP2R有相似之处,人声有清甜感但不以突出人声、牺牲层次的方式来实现,在整个旷世家族体系里很中正的那挂,种草了。就是价格或者稍贵一些,来到了5k档。

cma18的声音,驱动力我很满意,搭配d8k黑金,推的框架很不错了,如果是基于我印象中的cma12/15来对比的话,增强的是两端、声场,削弱的是那种刻意加厚的中频。但这次的电源依旧挺糟糕的,不太敢下确切的结论。

在烁耳这边听了两个东西

一个是进一步提升的s15,价格可能在2k左右,好推了、声场加强了,基本上要啥有啥的同时低频深度和总体透明度、结像都非常好。我给他们的反馈是,音色总体还是有些无趣,这个价位可能用户更需要有意思的产品,不过它的素质确实没啥好挑剔的了,典型的小身材大能量。

图2是一个工程机,圈静铁结构的,售价可能在大几千,听完我没有给出任何改进意见,素质强悍、音色宽松平顺、音乐性优秀的东西,明年才会上市,今天只是第一次亮相。

乾龙盛这边的“叠叠乐”,在参展前一天,陈总特地发了个朋友圈表示这次有很大的进展,但到了展会时,因为现场的电源问题,他聊起来直叹气,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能理解。不过即便是他对这套现场的表现并不满意,但如果和我之前听过的版本相比,尤其是在推HD820时,这套声音的柔顺度有大幅度的增加,更润、更安定,削弱了一些高频的攻击性和锯齿感,轻盈且细腻,声音是更从容的。抛开素质是否发挥不谈,其实我个人很喜欢目前的审美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