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友用药方式点滴改善,血糖控制获益终生

2019-11-09     糖尿病同伴

转自《国际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最终累及各脏器系统,造成慢性损伤和功能障碍。只有遵循日常血糖治疗策略,才能实现有效控糖,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但病情的反复、并发症的多样性、长期治疗的疲惫,极易导致患者产生惰性心理,最终治疗依从性下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根据《2型糖尿病起始胰岛素后方案转换的临床指导建议》,我国患者在“1+3”短期强化治疗后的后续治疗方案通常包括口服降糖药物(OADs)治疗、OADs+胰岛素治疗、继续“1+3”强化治疗和预混胰岛素治疗。其中,预混胰岛素应用较广,但缺陷也很明显,不仅会导致低血糖风险、体重增加风险等增加,还易导致患者依从性变差。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面对这样的困难,我们是否可以找到这样一种临床治疗策略,在兼顾空腹血糖和(FPG)和餐后血糖(PPG)的同时,操作更为便捷,从而全面提升治疗依从性,最终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呢?

今天,《国际糖尿病》有幸邀请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姬秋和教授作客“GLP-1轻享·Talk Show”,为读者精彩阐述治疗依从性如何深刻影响着T2DM患者的生活和健康,我们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有效提升依从性。

糖尿病管理,治疗依从性是关键

1

姬秋和教授:目前,中国大陆的糖尿病控制率并不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从社会层面来看,糖尿病的整体知晓率很低。历次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每次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的比例约为30%~40%,这意味着大量的糖尿病患者处于长期未确诊状态。其次,从患者层面来看,出于各种原因,例如药物使用步骤复杂、经济负担重、过度依赖保健品等,都可能造成患者依从性差,最终导致糖尿病控制率较低,这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尤为常见。最后,从医生层面来看,治疗方式选择的不恰当、不合理,甚至因为担心低血糖风险而疏于治疗,也是造成我国糖尿病控制率低的原因之一。例如某些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时,直接启用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这极大增加低血糖风险。目前,关于糖尿病管理的国际指南普遍推荐,起始胰岛素治疗采取基础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方案,这既能保证血糖控制效果,也能有效降低低血糖风险。因此,过早启用预混胰岛素治疗,增加低血糖风险的同时,也造成控制率降低。

社会因素、患者因素、医生因素,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目前我国糖尿病控制率较低的局面。近年来,通过医生、患者、社会媒体等的大力宣传,我国的糖尿病控制情况处于不断改善中,控制率正得到改善,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希望呼吁更多的患者、医生、企业、社会人士和媒体等共同关注糖尿病管理这个社会性问题,努力改善我国的糖尿病控制状况。

利司那肽+基础胰岛素:

使用便捷,全面提升依从性

1

姬秋和教授:首先,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使患者、患者家属和社会都能认识到糖尿病的危害、认识到血糖控制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间的关系。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才能真正控制好血糖。其次,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在选择药物时,选择那些能够良好控制血糖,同时带来心血管获益、低血糖风险小、不会增加体重的降糖药物。对于经济负担较重的患者,如果能单纯控制好血糖也是非常好的。对于合并心力衰竭、CKD的患者,临床可提前采取干预措施是非常重要。第三,起始胰岛素治疗采用基础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方案,我认为这是很好的一种治疗策略。在此基础上,选择低血糖风险小、不增加体重的药物是进一步优化。例如在基础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合并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能够更好控制体重。这包括对食欲和胰高血糖的控制等方面,二者联合治疗形成很好互补。此外,新型GLP-1受体激动剂的诞生,带来更简单的使用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选择,这都将为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利司那肽+基础胰岛素:

安全可靠的血糖管理方案

1

Bergenstal RM等开展了一项为期24周、IIIb期、开放性、1:1随机平行分组的多中心亚组研究。研究共纳入69例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基线和研究结束时分别接受为期14天的持续血糖监测。为评估不同注射时间对患者24小时血糖情况的影响,40例患者于早餐前接受利司那肽注射治疗,29例患者主餐前接受利司那肽注射治疗。结果显示,无论早餐前还是主餐前注射,利司那肽均能有效控制全天血糖平稳(图1)

图 1 利司那肽全面降糖效果不受注射时间影响

GetGoal-L和GetGoal-L-C均为临床III期、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研究,研究对象均为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旨在评估利司那肽+基础胰岛素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最终结果显示,利司那肽联合治疗不会增加患者的症状性低血糖风险(图2)。

图 2 利司那肽+基础胰岛素 不增加患者低血糖风险

轻享Tips:

1. 基于中国人群的研究显示,利司那肽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HbA1c并提高达标率,显著降低PPG,改善全天血糖控制并减少胰岛素用量,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并带来体重减轻等获益;

2. 网络荟萃分析证实,利司那肽联合基础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与预混胰岛素相当,同时带来减重、降低低血糖风险等获益;

3.真实世界研究表明,对于基础胰岛素控制不佳的患者,利司那肽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可有效降低三餐PPG实现全天血糖平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oZsWG4BMH2_cNUg1Q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