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的蔓延令人痛心。截至北京时间3月2日中午12点,欧洲累计2202例确诊病例,累计死亡36人,治愈123人。其中,德国是欧洲目前累计确诊数量第三多的国家,累计确诊130例,治愈14例,暂无死亡病例。
新冠疫情的蔓延引发了人们对于医疗体制的关注。德国是世界闻名的医疗大国。在德国,看病就医、医疗保险等都有较为完善的体制和较为优质的服务。
欧洲新冠疫情发病情况(图源:丁香医生)
在德国,看病就医的第一步就是要注册医疗保险。德国法律规定,在德国居住的所有人,不论是否拥有德国国籍,都必须拥有医疗保险。在申请德国签证的时候,也需要提供保险证明。
德国采取双轨制医保,即“法定医疗保险”(GKV)和“私人医疗保险”(PKV)两套保险体制并行。既可以投保法定医保,也可以投保私立医保,还可以相互转换。相比之下,法定医保收费低廉,涵盖了免费体检、洗牙、戒烟、心理咨询等基本服务,对于在校学生、老年群体等而言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而私人医保收费较高,服务更为全面优质,可以帮助病患自由选择医院,为病患提供单人病房。法定医保通常是由保险公司直接和医疗机构对接费用结算问题,受保人无需介入。(牙科检查等个别特殊项目需要受保人先垫付费用等待保险,具体可以参考保险公司的报销要求)私人医保则是先自己付款,然后将账单交给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结算报销或由医疗机构找到保险公司结算。
受保人需要在首次投保后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到保险公司登记相关信息,登记审核通过的可以获得专属的医保卡。保险公司会对申请医疗保险者的银行账户进行每月的扣费,医保费用根据保险公司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保险公司会定期向受保人在德国的固定住址寄送纸质账单。有了医保卡之后,就可以预约看病啦!
不同公司的医保卡(图源:网络)
和中国医院的挂号接诊不同,德国的医生一般采用预约制度。德国人看病往往都是先去离家较近的私人诊所(Praxis)。一方面,这样方便了患者和医生保持联络,为长期、定期的全科检查提供便利;另一方面,私人诊所完成了小毛小病的诊治,也就自然地分担了大型医院(Klinikum/Krankenhaus)的诊疗压力,节约了医疗成本和医护资源。诊所的开门时间不定,通常周三下午和周末都不营业。患者可以根据诊所的开门时间、地理位置、治疗范围等进行选择,提前预约私人诊所的全科医生(Allgemeinmediziner或Hausarzt)或专科医生(Facharzt),并在私人诊所获得初步的治疗。全科医生不能提供相应治疗的,则会转诊到专科医生。如果仍需要进一步治疗的,也会转诊到大型医院。
紧急呼叫网站(图源:116117.de)
如果病情非常紧急,来不及预约怎么办呢?在德国,患者如遇危重病情,可以直接拨打112专线。接线员会派出救护车送病人到附近的医院抢救。目前,116和117紧急医疗服务专线已经并列于112专线,全天候提供紧急医疗服务。如果诊所没有开门,或者患病程度没有紧急到需要通过派遣救护车将病患送往诊所或急救中心,患者可以通过电话获得专业建议。
德国病假单(图源:网络)
2020年起,德国卫生部将展开数字化攻势。《数字供应法》(DVG)允许医生在线对患者通过视频咨询问诊,为患者在手机应用程序上记录处方。该法案预计将于2021年全面铺开。届时,拥有法定健康保险的人将可以从其健康保险提供者那里收到他们的电子病历(ePA)。同时,传统的“三联病假条”(一联交给雇主,一联交给保险公司,一联由雇员本人保留)也将成为历史。从2021年起,病假条只能以电子方式开具,公司应向病假员工要求出具电子病假证明。当然,这一改革举措受到了不小的争议。除了高昂的改革成本之外,如何帮助不能熟练使用电子产品的老年群体经受住这次改革也是重要的讨论话题。
在德国,完善的医保制度和优质的医护服务帮助患者解决了因病致贫等诸多问题。除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德国还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巨大的投资潜力和宜人的居住环境,快来德国居住和工作吧!
想了解更多德国移民咨询,欢迎关注WX相约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