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都笑掉!2023年新型上门“服务”:强制枪毙! 您收到了吗?

2023-05-26     厦门吃货王

原标题:头都笑掉!2023年新型上门“服务”:强制枪毙! 您收到了吗?

2023年听过最逗的一句话

“亲,你的毙了么外卖即将上门”

bi

le

ma

wai

mai

这又是哪来的网络梗?

原来是由多名网友收到

一条上门“服务”短信

得来的新网络词

只不过这个“服务”有点特别...

2023年新型上门“服务”

“枪决通知”,您收到了吗?

最近

有多名网友收到

“强制枪毙”诈骗短信

这则“离谱”的短信是这样写的:

因您信货诈骗缺席出庭

已通过“天网”定位具体位置

现已通知当地执法部门

和司法人员携带枪支带队

执行上门强制枪毙

……

网友表示相当委屈

“我也没干啥啊,整这出,怪吓人的”

此短信一出

在网上掀起“惊涛骇浪”

网友无情的嘲笑声

直接把#枪决通知短信#

话题冲到了热搜第一

网友辣评:

您这服务乖贴心的

网友在线回:怼人呢?

回复:暂缓执行通知

网友:没必要来了,头都笑掉了

估计网友的笑声太大

导致惊动了@平安北京

一句“无语死了”再度引爆热搜

对此

@平安北京 表示:

“就这,能说点什么?

无语死了……

真的无语死了…… ”

“平安北京”还直接亮出了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切记!勿以娱乐

乱发诈骗短信内容

有眼尖的网友发现

怎么还写出了“信货(huo)”

不应该是信贷(dai)吗?

于是有网友猜测

可能写“信贷”会被标记为诈骗信息

所以故意打错

有网友称:

别乱发着玩,会被判定垃圾信息来源

到时候被禁止发短信就凉了

小爱君也再次提醒下

网络玩梗笑笑就好

别把这些诈骗短信当笑话乱发给朋友

到时候被判定骚扰、垃圾短信等

就不是玩梗搞笑那么简单啦

近一个月内的诈骗新套路

精心设局,防不胜防

有网友提醒

虽然很多人都觉得

这样的短信很离谱、很搞笑

但这些短信恰恰是瞄准了目标人群

还是有人会上当受骗

不过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

精心设计的骗局

缺乏足够辨识力的话

还是很容易上当受骗

如AI诈骗:

“好友”突然打来视频

10分钟被骗走430万元

4月20日11时40分左右,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的好友突然通过微信视频联系到他,两人经过短暂聊天后,好友告诉郭先生,自己的朋友在外地投标,需要430万元保证金,且需要公对公账户过账,所以想要借用郭先生公司的账户走一下账。

好友向郭先生要了银行卡号,声称已经把钱打到郭先生的账户上,还把银行转账底单的截图通过微信发给了郭先生。基于视频聊天信任的前提下,郭先生没有核实钱是否到账,于11时49分先后分两笔把430万元给对方打了过去。

钱款转账后,郭先生给好友微信发了一条消息,称事情已经办妥。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好友回过来的消息竟然是一个问号。

郭先生拨打好友电话,对方说没有这回事,他这才意识到竟然遇上了“高端”骗局,对方通过智能AI换脸技术,佯装成好友对他实施了诈骗。

“从头到尾都没有和我提借钱的事情,就说会先把钱给我打过来,再让我给他朋友账户转过去,而且当时是给我打了视频的,我在视频中也确认了面孔和声音,所以才放松了戒备”,郭先生说。

朋友圈出租诈骗:

近日,支付宝开放平台接到多位用户反馈,在朋友圈等处看到号称通过 “朋友圈出租”做推广任务的赚钱活动,这些活动打着 “蚂蚁推广”或“支付宝推广”等旗号。

对此,支付宝官方辟谣:此类活动均为诈骗,请勿信。

支付宝没有“蚂蚁推广”“支付宝推广”等项目,也没有“朋友圈出租”等赚钱活动。此类活动均为诈骗。

扫描二维码进入的网站是诈骗团伙模仿微信、支付宝等风格伪造的,步步点击可能导致信息泄露或资产损失。你想赚点小钱,但骗子想赚你的大钱。请勿扫描、跳转。

支付宝表示,正开放平台正联合相关机构全链路打击黑灰产。保障用户和支付宝的合法权益。如果在朋友圈或微信群看到有人张贴、散发此类广告,可提醒亲友勿上当受骗。

还有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诈骗:

多地警方发布通知:

检查孩子的手机

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信公众号5月16日发布消息称,密聊软件因其加密通讯的私密性强,尤其是“阅后即焚”的功能,为犯罪分子销毁犯罪证据提供了便利,使密聊软件成为“灰色地带”。

5月17日,太原公安向社会发布预警提醒:近期,境外电信网络诈骗嫌疑人利用境外手机聊天软件,大肆诱导未成年人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的帮助犯罪,危害极大!如果发现孩子已经安装,要高度重视,告知其危害,并带孩子到最近的公安机关查清孩子是否有从事违法犯罪情况。

上述骗局都是一个月内的新套路

骗子冲KPI的手段让人防不胜防

所以大家在日常使用手机时

一定要提高警惕

不要乱点来历不明的链接

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

可拨打96110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线

咨询或报警!

▍整合来源:中国新闻网、@平安北京、湖北经视、都市快报、北京日报、人民日报以及网络,编辑:陈狐狸

▍所有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法务支持:瞿燕飞律师/王欣律师 福建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

先看后赞,人生灿烂!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d97ffc553f55c27d366c4cf8ad163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