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拥有20年夜钓经验的“钓友”告诉我:“死鱼正口、收杆就走”,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正口”是一种专业的钓鱼术语,意思是鱼钩挂到了鱼的上嘴唇,而“死鱼正口”就是钓上来一条嘴咬钩的死鱼。但是钓过鱼的人都知道,只有活鱼才能咬钩,那么为什么会有钓上死鱼这种反常的现象呢?
很多人都认为是传说中的“水猴子”干的,为的就是警告夜钓的人,快点放下鱼竿离开,否则就要有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了。那么,这种情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结合各地钓友的反馈状况,我认为具体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为什么夜钓会钓上死鱼
我们都知道,有的人运气很差,在钓鱼的时候没有鱼类上钩,只会钓上鞋子、袜子、内衣等等物件,甚至更离奇的东西也能钓到,那就更不用说是一条死鱼了。
虽然钓上死鱼的概率要比其他东西小,但万事都有巧合,加上河底的情况比较复杂,扬竿时恰巧勾住了一条死鱼,也是有可能的,只能说是运气问题,或者单纯就是概率问题,跟“水猴子”一点关系都没有。
不过,意外挂到死鱼可以理解,那正好挂到鱼的上嘴唇又该怎么解释呢?
其实很多钓鱼的地方,水质都不是很好,有的还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比如一些附近有工厂的水库,或者长时间无人清淤的黑坑池塘等等,都有这种情况。而这些被污染过的钓鱼地,鱼类的活性都很差,长时间在污水中,要么受伤、要么患病,可以说处于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
据说有些经验丰富的钓友,如果特意用鱼钩去钩鱼,一钩一个准,那么这些半死不活的鱼,一旦咬钩会怎么呢?有没有可能在被钓上来的时候就直接死掉,毕竟在濒死的鱼儿,在上钩的时候都会剧烈的挣扎,极有可能在被钓起来后,就直接咽气。
有时在钓鱼时,会遇见一些在水中受伤的鱼,这些鱼可能是在水中被攻击,导致运动能力大大降低,移动速度缓慢,但嘴巴依旧可以一张一合的咬钩,但被人钓上来后,却不会挣扎,向死鱼一般,于是让许多人以为钓上了死鱼。
我夜钓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当时钓上来的是一条鲤鱼,大概一斤重,因为不明原因受了重伤,而且无法自我恢复,伤口附近受到了感染,导致鱼尾处严重腐烂,虽然鱼没死,但几乎不怎么动了,钓上来后,也没有挣扎,跟死鱼一样。
说实话,很多钓鱼区不仅水质有问题,而且鱼类的密度实在太大,导致鱼类在水中缺氧,很多鱼类在拼命呼吸中死亡,所以鱼在死后,鱼嘴是张开的,于是鱼钩在某种机缘巧合下,就顺着水流挂在了鱼的上嘴唇上。
尤其是钓鱼者用那种特别细的线、特别小的钩,很容易就挂在了鱼的嘴上,这种死鱼钓上来也不会挣扎,于是让很多人产生于误会,以为是传说中的“水猴子”干的。其实这只是很自然的现象而已,对钓鱼者来说只是巧合罢了,夜钓的人无非是自己吓自己。
那么,为什么还有老人说钓上死鱼,要收杆回家呢
其实“死鱼正口、收杆就走”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夜钓中钓上的死鱼,很可能是因为水质太差而死掉的,就算不是死鱼,鱼体内会有很多污染物质,吃起来很不干净,容易染上疾病。
而且,水质那么差,不太可能钓到好鱼,而且鱼类应该也不是很多,钓鱼者即便继续待着,也很难有一个好收获,还不如要收杆回家,好好睡一觉,养精蓄锐,准备来日在战。
其实,很多人是不提倡夜钓这种行为的,毕竟河边在晚上是有一定风险的,尤其是不会水的旱鸭子,万一不小心失足掉到河里,连搭救的人都没有,万不能因为爱好而把命都搭进去。
比如,前阵子湖北的一位钓友,在晚上钓鱼的时候不小心溺水身亡了,原因竟然是为了用手机拍个视频,就因为自己钓到了一条打鱼,以至于过于兴奋,不小心失足跌落水中,最终一命呜呼,很是悲哀。
其实,钓鱼需要安静的,一大堆人吵吵闹闹是很难钓到鱼的,更被说钓到大鱼了。所以很多人就在夜间出门,准备一个人夜钓,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夜钓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不论在哪里,夜晚的安全系数都远远低于白天。
尤其是年纪大的钓友,一个不经意的趔趄,就可能掉入水中,存在很严重的冰安全隐患,甚至危害生命。而且还会产生过度疲劳,毕竟大部分人白天都要工作,晚上再去钓鱼,肯定非常疲惫,而且长期夜钓,极容易损害自己的视力。
最重要的还会陡增了家人的担心,毕竟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在家里老老实实地陪家人,绝对比夜钓有意义。
农村老人关于夜钓死鱼的说法,虽然很夸张,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农村老人的本意都是好的,只是希望借此提高夜钓者的警惕,用这种说法来劝人规避风险,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万一不小心出现意外,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