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喝酒最厉害的有“三北”,东北、苏北、大西北,而位于东北的山东省酒量全国排行第一,山东人在喝酒这方面从不认输。
我认识的一位山东大爷,他姓张,今年65岁了,酒龄30年,这30年来每天都坚持喝酒,家里人还有身边的朋友都劝他少喝点酒,但他说,“有些人滴酒不沾,还不是照样经常去医院,我喝酒30年了,身体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话说张大爷确实很少生病,不过跟其他老酒友不同的是,张大爷喝酒规矩倒是挺多,喝酒十分讲究,跟张大爷一起喝过酒的,从没见过张大爷醉过,一般都是全场的人都倒下了张大爷还精神得很。
我平时也很爱喝酒,于是便向张大爷取取经,一聊才知道,原来喝酒背后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张大爷说:“我喝过的酒比你吃过的盐还多,家里酒瓶子都可以造一栋楼了”。
张大爷还直言,自己这30年来“以身试酒”,身体无恙,哪些是好酒,哪些是劣质酒,哪些是假酒,他一看便知。跟张大爷聊了半天,白酒界的3大谎言彻悟了,看完真是长知识了,可惜这3大谎言至今还有不少人深信不疑呢。今天我把它们分享出来就是希望各位酒友们不要再被骗。
谎言一:酒花漂亮、发黄的一定是好酒
酿酒的过程中有一个环节叫作“看酒摘花”,酿酒师会通过看酒花来判断酒精度的高低。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通过观察酒花的绵密程度和消散速度来判定一款酒的好坏。然而现在是“添加剂”泛滥的时代,这个方法缺乏一定的可信度。一些不良作坊会在酒水中添加“起泡剂”,让酒花看起来又多又密,持续的时间也很长。
白酒在存放的过程中,会发生氧化、还原、酯化等反应,随着时间的增长,会产生大量的酯类物质,酒体的颜色也会变深。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酒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且,白酒在存放的过程中要求很高。总之,并非所有酒都是越陈越好,还有颜色发黄的≠老酒。
谎言二:制曲时加入中药,酒就有了药用价值
对于这个谎言,我只想说别把“噱头”当回事!
中国人十分注重养生,凡是食物中添加药材就误以为这种食物拥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这是一大误区。
白酒制曲时加入中药只不过是为了抑制杂菌的生长,让微生物得到很好地繁殖,从而增加酒的香味,制曲时加入中药跟白酒是否有药用价值毫不沾边。
谎言三:酱香型白酒可以无限期存放
很多酒友都知道白酒没有保质期,白酒中的酯化反应很慢,好一点的纯粮酒一般可以存放3、4年时间,在此期间,白酒会变得香醇可口。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白酒中的酯化反应很慢,但不代表酯化反应会一直发生,白酒存放到一定的时间之后,酯化反应会达到平衡,这时候如果继续长时间存放下去,口感会变得寡淡。
白酒没有保质期,但有适口期,白酒的最佳饮用时期在5-15年之间。
很多爱酒人士就钟爱老酒,老酒确实口感更好,陈放之后的老酒在香味上少了刺激感,还有一股迷人的陈味,酒体也会变得顺畅干净。能喝酒、会喝酒的张大爷也对老酒爱不释手,下面这两款酱酒就是张大爷常喝的酒,他建议这3款酒的适饮期最好为8年,在此期间会越陈越香。
缘得仿台酒
酒厂位于全国酱酒核心产区,正宗的贵州茅台镇产的大曲坤沙酱酒,原料用的是当地的红缨子糯高粱,很多人都说只有这种高粱才能酿造出正宗的酱酒,取赤水河水为酿造用水,采用坤沙工艺和“12987”工序,窖藏5-15年。
该酒干净无杂,没有任何刺激感,淡黄色的酒液诱人饮用,酒液黏稠如脂,有一股明显的陈香味,酱香味很足,窖香、焦香、花果蜜糖香糅合其中,各种香味协调搭配,口感上跟茅台酒很像。
五粮特曲
该酒是浓香型白酒,产自四川宜宾市,是五粮液旗下腰部核心品牌,性价比很高,在同价位的白酒中很突出。
倒酒入杯,酒液在杯中有微微的油状感,还有一点不太明显的微黄色,晃动一下,形成一圈粗壮的酒柱,窖香比较醇正,入口跟香味一样干净,有着明显的绵柔感,喝完嘴里有明显的粮食香和酸感。
云门陈酿
云门陈酿是山东青州产的一款酱酒,为了酿造出一款纯正的酱香酒,曾多次前往茅台酒厂学习,但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酿出的酒与南派酱酒有所不同。
在北派酱酒中比较突出,酿出的酒要放进天然山洞里储藏,独特的储藏方式使得云门陈酿独具特色,成为山东人酒桌上的常客。
酒液的颜色比普茅黄一点,挂杯效果明显,酱香幽雅馥郁,仔细品闻还有一丝猕猴桃的酸香为,闻着就不由自主地分泌出唾液来。入口酱香味明显,只是没有南派酱酒那么突出,内敛柔和,略有酸涩之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大家有何看法不妨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