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同嚼蜡、味如鸡肋、如此乏味!”
近日,作为“中花”唐嫣婚后接的首部大戏,也是年末播出的大制作,古装传奇爱情剧《燕云台》的开播受到许多观众关注。
该剧根据网文作家蒋胜男同名小说改编,讲述大辽铁血红颜萧燕燕,凭借敢作敢为的性格、深谋远虑的眼界,在韩德让、耶律贤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将大辽推上兴盛之路的故事。
傻白甜大女主、玛丽苏剧情、不敬业的抠图制作、大辽抗宋的歪曲历史观……播出过半,关于《燕云台》的争议纷至沓来。豆瓣上,15310位用户给《燕云台》打出了4.8的低分,甚至低于唐嫣此前饱受诟病的“傻白甜”系列剧:《爱情睡醒了》(5.7分)、《爱情真善美》(5.5分)、《夏家三千金》(5.7分),与另一部大女主古偶剧《锦绣未央》(4.8分)持平。而在知乎上,该剧获得了惨痛的3.9分,还贡献了个#大女主套路为何不能让人信服#的话题。
投资巨大、风评极差的《燕云台》,冤吗?
能谋善断的萧绰,以铁腕政治手段临朝摄政,平稳完成交接政权、亲征数百宋军,从她的经历来看,确实担得上辽朝中兴的“大女主”。
而她,正是《燕云台》里萧燕燕的角色历史原型。
荧幕上,以这位大辽“武则天”为第一视角的影视作品并不多见,在电视剧《杨家将》中更以反派面孔出现。作为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她波澜壮阔的一生,的确有值得书写的地方。
但《燕云台》里的萧燕燕,跟其他同质化的权谋大女主题材剧并无区别,从任性天真的少女时期到权倾朝野的孤独帝王的身份转换,只需要换个口红色号。首先,欣赏一下她人物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两段表演。
这是傻白甜的少女时期,因为莽撞受伤被其初恋韩德让英雄救美的剧情:
萧燕燕:我是不是很没用啊,每次都闯祸。
韩德让:你只是不懂政治的残忍和无情,像你这样的女孩子,本就不该直接去面对死亡。
这是黑化后的摄政时期,剧情未播看起来应该是姐妹反目、爱而不得的剧情:
萧燕燕:帝王孤独,我所爱者,都一一离我而去。
几十年前琼瑶剧里的经典台词,字里行间浅显的情绪表达,毫无波动的表情,品尝不出一丝值得回味的地方,借用李诚儒老师的名言:“味同嚼蜡、味如鸡肋、如此乏味!”。不过是故事换了个辽代历史背景板,加了些异域风光、草原民俗,这种噘嘴瞪眼式的古偶表演着实让人厌倦。
《甄嬛传》《如懿传》《楚乔传》《武媚娘传奇》《芈月传》《巴清传》……曾几何时,以女性第一视角、以女性成长为主线的古代“大女主戏”风行,历史上的女性政治家们轮番登场,在荧幕里戏说着历史、谈着偶像恋爱。当然,这其中也有优秀的作品,比如制作精良的《甄嬛传》就留下了许多细思极恐的细节、复杂耐看的人物关系,值得观众反复观看。但许多号称大女主题材的作品,专注于儿女情长、家长里短,绕不开男人都爱我、开局傻白甜、姐妹必反目、黑化靠色号等套路,真正称得上独立自主、运筹帷幄、操控政治、智勇双全的“大女主”少之又少。
时隔四年,从李未央到萧燕燕,不过是换了个名字,科班出身的唐嫣,像是给角色纹上了“傻白甜”的半永久记号。自然,低分、差评,这也不是唐嫣一个演员的事,毕竟从她的作品看她也没有什么事业心,更需要反省的是制作方,如今观众想看的“大女主”究竟是什么样的?不然再大的制作,也不过是往水里丢一块石头,泛起点涟漪便匆匆沉底。
打开北宋疆域图,可以看到北宋、辽、西夏等政权并立的情形。而卡在宋辽之间的一处战略要地——幽云十六州,格外显眼。
幽云十六州是指中国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和云州(今山西大同)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是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界限,更是一道天然的战略屏障。
公元947年,契丹耶律德光建辽,趁着中原乱局协助石敬瑭反(后)唐,以割让幽云十六州的条件帮助其建立后晋。
公元979年,宋太宗灭北汉后士气高昂,想一举收复极为重要的幽云十六州,却在“高粱河之役”(今北京西直门外)惨败辽军。
3年后(公元982年),辽国12岁的幼主耶律隆绪继位,承天皇后萧绰摄政。宋太宗瞅着“小皇帝老女人”不足为惧,在雍熙三年(986)再度北伐,没想到这位皇后带兵亲征,在岐沟关大败宋军,在这场战役中宋名将杨业(杨家将之一)也绝食殉国,自此之后,宋朝不再轻易北伐。
400多年后,极为重要的幽云十六州才被明太祖朱元璋“收复”,耗时一年。
介绍这一段历史背景,是来看看在网上引起争议的台词“你们韩家的职责就是要守护这幽云十六州”是否恰当。划重点“守护燕云十六州”“大辽抗宋”,从辽国的立场来看,守护疆土、对抗宋朝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古代政治讲究“正统”,这词来自儒家经典《春秋》,意思是以宗周为正,尊先王法五帝,为天下一统,即是要评判一个政权的统治合法性。不要小看这个,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发动靖难时就是声称根据《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得位后更是耗费人力物力七下西洋,一大政治任务就是去寻找下落不明的侄子朱允炆(建文帝)。三国时期刘备高喊“匡扶汉室”的口号挥兵北伐,陈胜吴广起义前,要做“天选之子”的局,这些行为就是为了宣告自己政权的合法性,是正统。
因此,剧中的这些说法,从儒家正统思想来看就有些不准确,会引起一些观众的反感。本身不是辽的燕云十六州(割据小政权送的),本身就是被侵略方的北宋,怎么守护?谁抗谁?所以,明史用的是“收复”幽云十六州。
插句题外话,微博上《燕云台》小说原著作者&电视剧编剧蒋胜男亲自下场,手撕“反对的声音”,上次她因《芈月传》侵权案与该剧导演郑晓龙闹上法庭,戏外的故事跌宕起伏、反转不断,比电视剧还好看。
当然对于一个古偶剧来看,这些立场问题、历史观问题或不是最重要的,男女主漂漂亮亮谈恋爱才是正经,历史不过是让男女主相遇、爱情受到磨难的背景板。但是今时不同往日,观众的文化素养、鉴赏水平也在提升,逻辑混乱的故事,同质化的人设,粗粝的制作标准,加上不能细究的历史背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让号称历史题材大制作的《燕云台》获得了低分。
《燕云台》被质疑抠图的片段
说实话,不冤。题材是好题材、人物是好人物,但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
可以说,历史类本是国剧的优势题材,多年来也出品了不少制作精良的作品,带领观众感悟历史、重读人物。虽然“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在进行影视创作时,还是需要尊重客观历史、重视人物的多面性,避免陷入到历史虚无主义创作中。
-END-
轮值主编:依梧
作者:Siberia
编辑:迪路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