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基金董事长离任,曾收监管警示函,公司净利润曾连亏7年

2023-12-25     德林社

原标题:南华基金董事长离任,曾收监管警示函,公司净利润曾连亏7年

文/刘振涛

又有公募公司高管变动了!

12月23日,南华基金发布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涉及到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

根据公告内容,公司董事长张哲因个人原因已于2023年12月21日卸任离职, 公司总经理朱坚工作变动,卸任总经理转任公司董事长,副总经理曾媛升任公司总经理。

张哲是南华基金的第3任董事长。2022年8月24日,南华基金发布公告称,上届董事会成员叶柯不再担任公司董事及董事长职务,张哲成为公司新任董事长。截至张哲卸任离职,他共计担任南华基金董事长1年又4个月时间。

朱坚是南华基金的第3任总经理,从2018年12月3日开始任职总经理,截至离任,他担任总经理5年时间。

新任总经理曾媛2019年9月加入南华基金,并于当年11月开始担任公司副总经理。

张哲和朱坚都曾在南华基金控股股东南华期货任职,张哲在2003年3月开始便就职于南华期货,曾任南华期货副总经理、财富管理业务总部总经理;朱坚曾任南华期货总经理助理。

曾媛的经历与张哲、朱坚不同,她是公募市场的老将,此前曾在华泰柏瑞基金、圆信永丰基金等多家公募公司就职,进入南华基金前,曾任职信达澳银基金(现信达澳亚基金)销售总监。

我们观察发现,就在张哲离任南华基金董事长前一个月,曾收到监管部门下发的警示函。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11月6日,浙江证监局对南华期货下发了三份监管措施,其中就涉及南华基金前董事长张哲。

监管内容显示,南华期货在2022年8月19日至8月25日,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中,存在未按会计准则要求将个别资产管理计划实质持有的部分债券资产,纳入非法人产品表内进行会计核算,导致相关资产管理计划的总资产与净资产的比例连续多个交易日超过200%等违规行为。

张哲作为分管南华期货资产管理业务的副总经理,对于开展业务期间的违规行为负有直接主管责任,因此对其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2023年12月13日,南华期货发布公告称,董事会通过了关于解聘高级管理人员的议案,解聘了张哲的副总经理职位。

综合来看,张哲目前已经不是南华基金以及控股股东南华期货的高管了。

作为基金管理人,南华基金是公募市场第一家期货公司控股设立的公募基金公司,公司成立于2016年11月,距今成立7年时间。截至2023年9月30日末,南华基金公募管理规模为214.72亿元,规模在全市场排第104位。

南华基金目前旗下有15只基金(多种份额合并计算)在运作,多数为债券型基金,权益类产品(股票型和混合型)数量少,规模也较小。

Wind数据显示,南华基金旗下股票型产品仅2只,规模为0.41亿元;混合型产品仅3只,规模为10.78亿元;债券型基金10只,规模达203.53亿元,占总规模的94.7%。

由于南华基金公募规模相对较小,并且权益类产品规模占比小,仅11亿左右,南华基金收取的管理费相对较少。

Wind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南华基金收取的管理费用分别为1232.13万元、2020.72万元、3532.86万元。

虽然南华基金收取的管理费用在增长,但是与同等规模的其他基金公司相比,要少很多。比如,摩根士丹利基金的公募管理规模为211.62亿元,wind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摩根士丹利基金收取的管理费分别为2.20亿元、3.16亿元、2.23亿元。

规模相差不大,收取管理费却差距甚大,原因在于摩根士丹利基金的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比较大。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末,摩根士丹利基金股票基金规模为10.23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为79.01亿元,二者合计为89.24亿元,占总规模比达42.17%。

经历过前期公募基金降费率后,债券型基金管理收费比率大部分在0.3%/年-0.4%/年之间;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管理费率普遍从最高的1.5%/年降至不高于1.2%/年。相比之下,权益类产品收取管理费率较高。

南华基金公募规模90%以上都是债券型基金,因此其管理费用相对收取较少。管理费用是公募基金收入的主要来源,管理费用收取相对较少,公司的经营情况会受到影响。

Wind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2年整年度,南华基金净利润连续7年亏损,合计亏损达1.03亿元。直到2023年上半年,南华基金才扭亏为盈,实现盈利60.42万元。

如今,南华基金董事长和总经理都发生变更,即将进入新的管理时期,在新董事长和总经理的管理下,南华基金能否持续提升业绩,我们将保持关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71ea3ba9830997af6e88442c7f94965.html